物种库
 
首页 > 物种资讯 > 植物资讯

小小苔藓如何在岩溶洞穴中大展身手?

媒体:生物多样性杂志  作者:刘润、张朝晖等
专业号:袁帅 2020/2/23 6:53:19

岩溶洞穴是一类特殊的自然景观,极具观赏和游览价值。近年来,岩溶洞穴资源被不断开发,人类活动的频繁加剧了洞穴环境的恶化。其中,重金属污染是洞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不仅会危害环境,而且会积累在人体中,阻碍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Toth et al,2016)。因此,对洞穴环境污染情况进行监测迫在眉睫。

在岩溶洞穴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绿色小型植物傲立于岩面上,生机勃勃。这些绿色精灵就是苔藓,它们向光而生,为昏暗的洞穴环境增添了生命的色彩。不仅如此,作为自然界的“拓荒者”苔藓对环境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常常作为环境监测的生物指标(Giordano et al,2013;Foan et al,2015)在一些植物覆盖率低、污染严重的区域如矿区(龙朝波和张朝晖,2016)、石漠化地区(申家琛等,2017)、道路(Mazur et al,2013)等环境中也常用苔藓植物作为生态监测材料。近期发表在《生物多样性》2018年第12期的《岩溶洞穴苔藓群落特征及其对重金属污染的指示意义研究:以贵州织金洞为例》一文介绍了苔藓在岩溶洞穴中的群落特征以及与洞穴环境污染之间的相互关系。

研究结果发现洞内苔藓群落指标随着重金属污染含量的上升总体呈下降趋势。所测定的重金属中基质Hg含量与苔藓群落指标的拟合程度最好,与其对应的苔藓群落指标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 < 0.05),说明苔藓群落特征能够很好地反映洞内Hg污染的变化趋势。RDA排序结果分析表明:洞穴苔藓群落为适应低光度环境会表现出向光性运动、喜钙生基质、耐重金属等生理特征。蛇苔(Conocephalum conicum)植物体内的Hg含量与其基质Hg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P < 0.05),说明蛇苔受基质Hg污染影响较大。在今后的治理过程中,可以考虑将蛇苔作为洞内环境的生物监测材料之一。

阅读 754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