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首页 > 物种资讯 > 动物资讯

结识新朋友——红头长尾山雀

媒体:原创  作者:“复叶槭”自然札记   专业号:“复叶槭”自然札记 2024-12-01

🌿🌻自然札记🌱239

            结识新朋友——红头长尾山雀
IMG_20241201_104918       我明显地察觉到:金水公园这群黑尾蜡嘴雀和我生气了。
IMG_20241130_095733       这两天再来到白蜡树下,我拍了几张黑尾蜡嘴雀后,就不由地在手机摄像头里观察它们头部黑色部分是否越过眼线、蜡黄色的喙端是否是黑色,再不像以前见到它们欣悦无比,不停拍照。

昨天它们是在白蜡树和茶条槭树梢上来回躲闪我,看我一直追随不歇,倒也在白蜡树上多停留了一会儿。

但今晨,它们与我的“友谊小船”彻底翻了,只要望见它们,它们就远飞而去,并不暂时去栖落在邻近的白蜡树或不远处的茶条槭树上。

小家伙们挺倔,再遇它们一定不要先看会不会是黑头蜡嘴雀。
IMG_20241130_102150       昨日在城区金水公园又遇大山雀。习性确实活泼大胆,行动敏捷,从七叶树到白蜡树,再到油松、茶条槭树枝上,不歇气地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上。小小鸟在树枝间飞快穿梭跳跃,边飞边叫。

大山雀,雀形目山雀科山雀属的中小型鸟类。因山雀科鸟类体长7-20cm,而大山雀长14cm,体长长于其它山雀,故叫大山雀。
IMG_20241130_102340_edit_1941418441890
IMG_20241201_194119       头部大部分为亮黑色,脸颊及颈后侧白色,背部灰色染绿色,两翼黑色具蓝灰色羽缘,并有1道显著的白色横斑,尾蓝灰外侧尾羽白色,胸腹部灰白色,喉部至臀部中央有1条显著的黑色纵纹。
IMG_20241130_102147       主要栖息于低山和山麓地带的次生阔叶林、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冬季多下到山麓和邻近平原地带的森林、疏林灌丛以及园林绿地、果园等处觅食、栖息。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

11.27.在秦岭北麓浅山初见大山雀,3天后,11.30.我们有缘再遇。
IMG_20241201_220500       昨天在金水公园准备离开时,还重逢了北红尾鸲qú。去冬在渭南师范校园广场上、今夏在西1路北段法桐树下两次遇见过,算并不熟悉的小伙伴。
IMG_20241130_122455
IMG_20241130_122451      北红尾鸲,雀形目鹟科红尾鸲属鸟类。体长约15cm。体色为黑色和橘红色相间。雄鸟头顶及后颈灰白色,下体橘红色,头侧、喉部、背部及两翼黑色,具明显的大块白色翼斑,中央尾羽黑褐色。雌鸟体色为褐色,具小的白色翼斑,中央尾羽深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IMG_20241130_122500_edit_74431185840725       栖息于森林、平原、丘陵地带的林区、林缘、农田和小区绿地和城市公园等生境。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主要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果实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
IMG_20241201_104901       今早在城区西2路与国道310的东南角绿地结识了新朋友——红头长尾山雀。它们一小群10只左右,也是在栾树、女贞以及枯干的银杏枝桠间不停跳跃,但羽色鲜艳,目光追逐它们,比追逐大山雀容易多了。

红头长尾山雀,雀形目长尾山雀科长尾山雀属鸟类。体长约10cm。额、头顶、后颈均为栗红色;背蓝灰色;喉部中央具黑色块斑;胸部较宽的横带和两胁栗红色;翅和尾黑褐色。
IMG_20241201_104904
IMG_20241201_105434      多栖息于森林和灌丛间,喜结群活动。以食昆虫为主,也兼食植物种子和浆果等。

2007年出版的《中国陕西鸟类图志》记载:红头长尾山雀“省内见于太白、汉中、佛坪、西乡、宁陕等地”,大多资料也称其分布于中国秦岭以南的广大地区。去年8月,我市大荔县林业局编印的《湿地“小精灵”》鸟类摄影画册已收有此鸟,就是说,比渭南城区(临渭区)更北的地方已有红头长尾山雀的记录。
IMG_20241201_221429

 

阅读 693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