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鸟儿,也许有人会记得有一部非常伟大的名为《迁徙的鸟》的记录片。据说拍摄这部高分纪录片动用了17个世界上最优秀的飞行员和两个科学考察队,影片一上映就引起轰动,短短三个星期内就有250多万法国人为它走进影院。
导演雅克·贝汉用“鸟的迁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一种对于回归的承诺”这句话带我们踏上了鸟与梦飞行之旅。迁徙,也许是这个星球上最恢宏、最动人心弦的生存和生命延续故事。
候鸟的迁徙,全世界重要线路约有8条,其中经过我国主要有3条,与东部沿海各地密切相关的是“东亚-澳大利亚迁徙线”,它跨越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连接东亚和澳大利亚大陆,是最重要的一条迁徙路线。
温州湾湿地正是这条重要迁徙路线上的重要节点,宛如高速主干线上关键位置的加油站。
温州湾滩涂湿地有着漫长曲折的陆地海岸线和岛屿岸线,遍布水塘和各种水生植被,形成了各种湿地生态系统,蕴育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正是滩涂丰富的底栖动物吸引数以万计的迁徙候鸟或越冬鸟类年复一年在此“加油”或者停留。温州灵昆岛东滩湿地、乐清湾和温州湾滩涂湿地也因此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
所谓底栖动物,指的是主要生活在水体底部的无脊椎动物,包括各种沙蚕、虾、蟹、螺、蚶、蛤、牡蛎等,这些让人类光看名字就直流口水的美食,也是水鸟们的主要食物。
在众多经过的水鸟中,有一种吃饭时自带勺子的小鸟尤为珍惜,没错,它们自带勺子(或者更确切的说是铲子),它们的学名叫做勺嘴鹬。
勺嘴鹬是一种在俄罗斯东北部冻土层地带上繁殖、并在东南亚的湿地越冬的小型涉禽,体型大小大概与麻雀相近(15厘米),其外表最独特的地方就是它那汤匙形状的嘴,观鸟人喜欢称呼它为“勺子”。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涉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鸟类之一。
勺嘴鹬到底有多珍稀呢?据研究人员迄今为止最准确的估计(2014年),这个星球上可繁殖的勺嘴鹬总量大概只有210 - 228对。
温州湾是浙江省内第一个发现勺嘴鹬的地方,也是浙江野外拍到第一张清晰勺嘴鹬照片的地方,也是目前已知的确切的最北越冬地。
2007年11月25日下午3点多,温州最早的观鸟人之一蔡喆在瓯江口永强一侧的滩涂上发现勺嘴鹬,并在距离它100多米远的地方拍下它的身影,这使温州成为浙江省内第一个有勺嘴鹬照片记录的地方。
之后的多年,国内资深观鸟人董文晓(网名“白饭”)在温州湾多次记录到勺嘴鹬,也确认了勺嘴鹬的最北越冬地。
2012至2014年期间,大约每年清明节前后,我在永强的滩涂多次拍到清晰的勺嘴鹬照片。
但从那以后直到现在,温州湾再也没有勺嘴鹬的确切目击记录。
勺嘴鹬迁徙或越冬季节活动的地方,都是沿海的滩涂,它们用特殊的餐具取食其中的丰富的底栖动物。如今,原来发现勺嘴鹬的地方,早已因围垦而变成干地,原来有着丰富底栖动物的滩涂现在充斥的是杂草,即便勺嘴鹬们化身巨人,用自带的铲子掘地三尺,也无法找到能进食的东西,因为失去每天潮汐的滋养,这个地方已经难以找到适合的底栖动物了。一块已经失去大部分功能的“湿地”,是无法挽留候鸟的停栖的。
这群鸥停栖和翱翔的地方也是勺嘴鹬栖息觅食的地方
曾经勺嘴鹬出现的地方,因围垦失去潮汐功能后的近日场景
底栖动物是滩涂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在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处于中间环节和关键位置,一方面作为捕食者摄食浮游生物、微生物和动植物尸体等,另一方面又被许多湿地鸟类所取食,维系着湿地食物网的稳定。
滩涂湿地具有强大的环境净化和污染物过滤作用,和其它湿地一起被科学家们称为“自然之肾”,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对温州沿海水域的水质及渔业的安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失去的底栖动物,根本不是建一个湿地公园就能解决的。
虽然如此,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如果我们停止盲目的扩张,科学、合理的划定开发区和保护区。当新的淤积慢慢形成,也许很多年以后,我们还有机会在温州湾相见。
自然的力量是强大的,自然其实不需要人类去保护它们,只要停止对它的破坏,它自己迟早能恢复最大的生机,亡羊补牢,温州湾仍然大有希望。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