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咖啡成为越来越多人必不可少的饮品,但是咖啡的消费其实暗藏着环境破坏的隐患。2月22日,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和路易达孚主办,北京根与芽承办的“咖啡、雨林、保护与社区力量”主题沙龙在北京屋顶9号咖啡厅举办。作为“城市自然之路”项目的收官活动,该场活动吸引了40余人参加,为项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路易达孚—城市自然之路”环保公益项目收官活动在北京举办
咖啡豆是全球第三大消费饮料,仅次于水和茶,几乎在所有地方都有很高的需求。在中国,咖啡的消费量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咖啡消费背后所隐藏的环境问题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如何去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是这场活动重点讨论的话题。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徐光、秘书长刘春龙、房志及王振刚副秘书长和路易达孚北亚区副总裁兼公共事务总经理孙咏华出席了本次活动。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秘书长刘春龙致辞
刘春龙秘书长和孙咏华副总裁先后致辞。刘春龙秘书长向大家介绍了“路易达孚—城市自然之路”项目情况,讲述了咖啡豆是如何从非洲传播到欧洲的故事,并表示热带雨林的保护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咖啡为名,向公众传达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十分重要。
路易达孚北亚区副总裁兼公共事务总经理孙咏华致辞
孙咏华副总裁表示路易达孚作为全球生豆咖啡的最大供应商之一,也始终关注推动可持续发展,并表示路易达孚已承诺在2025年底前从其供应链中消除森林砍伐和原生植被破坏。
环保主题分享
活动特别邀请了咖啡业中的环保人士Stuart先生(禹思浪)和北京根与芽总干事钱蕾女士做主题分享。在讲座中,两位嘉宾分享了世界上咖啡的分类、产地、历史与传说故事,咖啡生产与环境的关系,阐述了非可持续性的咖啡种植会带来的毁林、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等问题。这让很多人开始关注和支持公平贸易咖啡、有机咖啡,通过消费这些产品去保护环境和当地人。在这些保护的行动中,有不可忽视的力量,就是当地女性和社区的力量。两位嘉宾介绍了有代表性的女性合作社,比如危地马拉巴里兰农民协会、秘鲁里约马拉尼翁河流域咖啡生产商协会等合作社,在提升当地人生计和环境保护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活动现场观众认真听讲
嘉宾们的分享给现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人表示,通过这场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去反思自身消费与环境保护的紧密关系。
活动参与人员合影
今年是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成立三十周年,本场活动也是喜迎建会三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获得我会干部职工积极响应。结合活动内容,工会特地开展了职工活动,组织大家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其中。本次活动既丰富了我会职工业余生活,缓解日常工作压力,也增加了知识积累,助益环保公益工作开展,获得大家好评。
现场观众获得纪念礼品
“路易达孚—城市自然之路”环保公益项目发起于2021年,通过开展“城市自然课堂”和“城市自然探索”两种形式的主题活动,使公众在课堂讲座、讨论交流、与自然亲密接触中实现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并能真正地落实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行动。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项目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和东莞五个城市组织了10场活动,有近300人在线下参加了活动;同时通过开放直播的方式,有3万余人通过线上平台参与了活动。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