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首页 > 物种资讯 > 动物资讯

本土的“ya li shan da”鹦鹉

媒体:腾讯新闻  作者:腾讯新闻
专业号:短尾鹦鹉 2021/9/23 10:47:12

鹦鹉有蝴蝶般的漂亮,孩子般的乖巧,小狗般的调皮,同时还是探究动物行为学的最佳样本。

在鸟类当中,我对鹦鹉的喜爱是很明确的:从大陆1991版的《中国动物志·鸟纲·鹦形目》、港台版的《世界鹦鹉图鉴》,到英文版的《全世界的鹦鹉》(Parrot of the World),哪怕这些书的单价在当时可以抵得上我的好几个月工资,我从不错过入手的机会。

中鹦鹉毒最深的时候,我自己甚至写了一本《养只鹦鹉做伴儿》,十多年过去了,前阵子在网上依然能看到这本书,令我有点意外。

多年前写的一本小册子

那时候人们养鹦鹉还没有太严格的法律限制

最吸引我的是鹦鹉表现出的那种智力天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一下关于啄羊鹦鹉智力的报道,以及艾琳·佩普伯格在其回忆录《我和亚历克斯》(艾琳博士建立了一个名叫“鸟类认知实验”的计划,这个计划的缩写就是ALEX,所以艾琳当时就给那只新买来的非洲灰鹦鹉起名为“亚历克斯”。)中提到的那只全世界最有名的灰鹦鹉的故事。当然,我的那本小册子也谈了一些鹦鹉的趣味行为,如果各位看官还能找得到的话可以考虑入手一本,便于吐槽哦!

号称最会说话的灰鹦鹉目前已经升格为“公约”附录一物种

受到严格保护

今天我只谈谈国内的本土鹦鹉。

世界上共有约350种鹦鹉,而我国《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只记录7种!分别是大紫胸鹦鹉、绯胸鹦鹉、红领绿鹦鹉、花头鹦鹉、灰头鹦鹉、长尾鹦鹉和短尾鹦鹉。近年称国内还有葵花凤头鹦鹉分布记录,算进去总共才寥寥8种!

严格说起来,在国内分布比较明确稳定的也就是大紫胸鹦鹉、绯胸鹦鹉和灰头鹦鹉这3种,其它的都有从国外引进后流落在野外的外来户嫌疑,作为一个鸟种数在全球领先的国度,我国本土鹦鹉的种数只占百分之一,也算是一件很奇葩的事情。

有人说鹦鹉基本上是属于南半球的物种,对于有较强飞行能力的鸟来说,这样的分布局限不能仅仅从地域自然条件的限制来解释,必然还存在某些人为因素的关系。

我国的鹦鹉记载历史几乎跟文明史一样久远,《礼记·曲礼上》就记载“婴母能言,不离飞鸟”,这里的婴母指的就是鹦鹉,有解释称它们说话的时候词汇不断重复,样子就像教婴儿说话的母亲一样,后来在“婴母”两字右边都加上鸟字偏旁作为这类鸟的专有名词,再后来就变成“鹦鹉”了。

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是很朴素(或者说是很迷信)的,一种能说人类语言的生灵,足以让笃信神灵巫术的人们痴迷。在跟周边国家交往比较正常的朝代,如西汉、南北朝、唐朝和宋朝,鹦鹉均作为重要的异域贡品,如武则天和杨贵妃都饲养过雪白的鹦鹉(推测是白凤头或葵花凤头鹦鹉,这样的种类从来就没有任何国产记录,只能是海外贡品)。达官贵人莫不以得到一只鹦鹉为幸。

在这种情形下,作为高档稀缺资源的鹦鹉没有像犀牛和高鼻羚羊那样被杀绝,还真要感激它们分布地的蛮荒和具备飞行的能力。它们喜欢群居,目标明显,在树洞里做窝容易束手就擒。除了可以捉来献给官府的马屁孝敬之外,还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鹦鹉的利嘴可以破坏别的鸟难以破坏的作物(例如板栗),因而也给农林造成更大的损失。

“1984年3月在昆明见每只养过的大紫胸鹦鹉连框架售价一百多元(以当时的物价消费水平,一般工人每月工资也就二、三十块),可见这项资源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当然这种鸟对农林业也有损害,可以采取化害为益的措施以增加国民经济收入。”——摘自1991版《中国动物志·鸟纲》第84页

架养的大紫胸鹦鹉

大家可以注意到官方当时的概念依然是鼓励“化害为益”,捉鸟变成一举两得的好事。在大型本土鹦鹉分布的川西、藏东南和滇西北是国内相对比较贫困的地区,那时候的一百多元就意味着家人好几个月甚至大半年的生计,鹦鹉面临的生存压力可想而知有多大!

国内传统的养鸟方式都是单只笼养,饲养鹦鹉则是单只用脚链在栖架上,这样就彻底断绝了家养鸟类配对繁育后代的可能,无法用人工繁育的方式来补偿捉鸟给生态造成的损失。

后来国外的虎皮鹦鹉、鸡尾鹦鹉和牡丹鹦鹉被引进国内动物园,并逐渐流向民间,这些小型的鹦鹉引发了民间人工繁育的热潮,援引《中国绿色时报》1998年1月15日的一篇报道:

本报讯一对牡丹鹦鹉开价1.8万元?这个令人咋舌的价格信息是从北京牡丹鹦鹉的最大集散地――官园鸟市获得的,在那里连花色最为普通的牡丹鹦鹉也要400元。

……自1997年初,牡丹鹦鹉开始出现供需失衡,价格扶摇直上。于是,京城出现了养牡丹鹦鹉、卖牡丹鹦鹉的“火爆”局面。

业内人士指出,牡丹鹦鹉市场火爆背后有炒买炒卖问题。1997年6月,北京邮市狂跌,上百万元资金转入鸟市,短短几天内,牡丹鹦鹉的价格上升数倍、数十倍,吸引了更多人投资炒作。

有识之士认为,时下的牡丹鹦鹉价格已不是牡丹鹦鹉的真实价格,而且已达到了顶峰,想要以此为致富投资项目的人应警惕,“背后黑手”可能会随时撤资。一旦形成撤资之势,那么,牡丹鹦鹉的市价将会同邮市一样狂泻。

当年被爆炒的桃脸牡丹鹦鹉

在泡沫破裂后留下了无数后代

致使如今成为不用保护的大路货

在暴利诱惑之下,几种小型鹦鹉数量在几年内急剧扩张,紧接着的是毫无悬念的价格暴跌,几种小鹦鹉都跌到“白菜价”,作为笼养鸟最大消费国的中国,国内鹦鹉保有情况必然影响到“CITES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规定调整,2017年“CITES”规定将鹦形目中的桃脸牡丹鹦鹉、虎皮鹦鹉、鸡尾鹦鹉、红领绿鹦鹉列入非保护类物种名单,其余均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物种。

这种棕头牡丹鹦鹉在原产地非洲作为农业害鸟被大量捕捉售卖

因人工饲养繁育更加粗放

如今实际数量已经超过桃脸牡丹鹦鹉

比较令人困惑的是,前三种的鹦鹉在国内确实是泛滥了,牡丹鹦鹉中棕头牡丹的笼养数量其实也很多,单列桃脸牡丹估计拜当年国内的炒作后遗症造成的名气所赐,但红领绿鹦鹉虽说国外分布较广,它们的野外数量其实很有限(中国罕见),我觉得更有理由代替这个位置的应该是人工饲养难度相对更低、数量更多,目前民间保有量远超红领绿鹦鹉的亚历山大鹦鹉。

个人猜想,或许是有的专家把红领绿鹦鹉和亚历山大鹦鹉这两种搞混了,两者在外形上看起来还是有几分相似的,都是红嘴绿羽毛,雄鸟都有个镶红边的黑项圈,细看的差别在于红领绿鹦鹉的羽毛鲜亮,焰红的嘴较细,体型苗条;亚历山大鹦鹉的羽毛则是无光泽的粉绿,粗壮的红嘴是颜色较污的亚光,体型较壮。

国内有分布记录的红领绿鹦鹉

国内无分布记录的亚历山大鹦鹉

跟上图比较可以看出两者的相似性和差别

“亚历山大(压力山大)”这个名字借用来描述中国的本土鹦鹉的境况倒是很贴切,盘点一下,国产鹦鹉的生存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养大型鹦鹉的做法基本都是单只架养,它们没有繁育的机会,因此不可持续;

繁育容易的小鹦鹉(虎皮、牡丹、鸡尾鹦鹉)走的是低端路线,不能实质性减轻人们追求高档鹦鹉(包括本土种类)的压力;

人们在观念上依然偏爱会说话的大型鹦鹉种类,居高价格刺激盗猎和走私野生个体;

来自传统医药的压力。很多《××本草》、《×药辞典》上依然记载煮食鹦鹉有“养阴润肺”的作用,虽然禁食野生动物的规定堵住了某些地方的人们将它们做成肉脯的后门,但“药用”这道堂而皇之大开的大门会填进去多少鹦鹉以及其它野生动物(包括我以前提到的穿山甲)的生命,我还真不太敢说……谁敢保证鹦鹉今后不会被贴上“推荐使用的传统配方”的标签而用来辅助治疗某些疫病呢?

近年来很多国外引进的鹦鹉已经成功实现了商品化的人工繁育

但依然没有在根本上减轻本土野生鹦鹉的生存压力

因为野外捕捉几乎是零成本的(脑残无视法律成本)

相信很多跟我一样喜欢观鸟的朋友都希望有朝一日在无危的动物名录中能真实出现中国本土的鹦鹉物种。我对于目前红领绿鹦鹉被列入国际非保护的名录表示不服,坚持认为那是一种误入,极其不情愿它们在无需保护的旗号下悲惨消失。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才是真正的ya li shan da(压力山大)鹦鹉。

阅读 2813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