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保护动态

五一劳动节特辑│这一场拾荒的修行

媒体:原创  作者:绿化基金会
专业号:绿化基金会 2021/5/7 17:41:46

河流、植物与土地,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血、肉和骨,其中最重要的是血液,如果血液出问题了,人就很难活下去了。

在加阳东云心里,从夏日乎寺门前流过的黄河之水,就像是祖国母亲的血液一样。母亲的“血液”中怎么能有垃圾呢?

图片

01 夏日乎,缘起

与自然保护的不期而遇,似是命中注定

图片

甘德县岗龙乡班玛仁拓位于青海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园区内,蔚蓝的天空、绚烂的阳光、活泼的岩羊和摇曳的野花,让这里宛若人间仙境般纯粹。

图片

班玛仁拓神山的圣洁巍峨、黄河源头神水的蜿蜒俊秀,为坐落在这里的夏日乎寺罩上了一层神秘、庄严的面纱。

图片

作为青藏高原上唯一一个1942年以来一直食素、坚持守斋的寺院,对万物的慈悲和自然的敬畏深刻在骨血之中,夏日乎寺住持——加阳东云活佛与自然保护的不期而遇,就像是命中注定。

图片

2011年的一天,喜欢摄影的加阳东云活佛去黄河对岸采风,在惊叹于这熟知但依然绝美的风物时,他突然注意到了一些不同的东西——就在寺院前面,黄河的河流里和河岸边都出现了很多垃圾,黄河的水流也变小了。

图片

“不应该!”“班玛仁拓神山怎么能被垃圾污染呢?”“黄河上游的垃圾如果不清理,下游的水不就都脏了吗?”彼时这位年轻的僧人只是这样简单地想着,于是带着寺里的僧侣和牧民们开始捡垃圾,没想到,这一捡就是10年。

02 拾荒路,崎岖

这件艰苦的事,却仿佛与生俱来的职责

图片

“垃圾是什么?” 以游牧生活模式为主的青藏高原地区,牧人的衣食住行用品几乎都取自于牲畜和身边的环境,衣服是用牛羊毛皮制成,生火的燃料是牛粪,食物是牦牛奶、酥油和牛羊肉,居住的黑帐篷是用牦牛毛做的,因此,在过去很长时间里,牧人们很少产生不可降解的生活垃圾。

图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的物品逐渐进入了藏区,塑料制品等不可降解的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缺乏对现今垃圾的科学认识,牧民们还是会习惯性地将垃圾随手丢弃,加之旅游开放后,游客增多造成的垃圾污染也越来越多,母亲河源头逐渐不堪重负

“最开始没想那么多,只是想把垃圾清理干净。”加阳东云的眼眸清澈异常。然而随着捡拾的垃圾越来越多,堆放和清运都成了问题。“最开始我们采用了焚烧的方法,但随着烧垃圾的黑烟升起,我立刻觉得做错了。”活佛笑着谈起往事,眉目间有些许自责和遗憾。“不能清理了地上的垃圾,却污染了纯净的空气呀!”

图片

那时,在这片海拔3800米的高原上,根本没有“垃圾处理站”,垃圾从黄河岸边肩背手扛,一袋袋收集起来,隔一段时间找货车清运一次,所有的费用,都是加阳东云自筹的,他不止一次变卖了自己的家具,用筹来的钱支付垃圾清运费。

图片

捡拾垃圾的路途,不是崎岖不平的浅滩,就是布满岩石的山路,甚至还要下到河水中捞取漂流的垃圾,全程只能步行,而大规模组织捡拾活动通常安排在秋冬季

图片

“夏季有很多昆虫、小动物,如果夏季去大规模捡拾垃圾,会打扰到这些小生灵。”活佛的言语如此朴实、简单。

图片

他似乎从未考虑过,在高原凛冽的风雪中执着地走上几十公里,打湿衣衫、冻僵手脚,只为清理河岸的垃圾,这样一件艰苦的事情,却仿佛是他与生俱来的职责。

03 修行者,坚守

将心里的垃圾处理好,外面就不会有垃圾

图片

从黄河上游冲下来的垃圾,大多是牧民的生活垃圾:破旧的衣帽鞋履、塑料制品,这些年甚至开始出现建筑垃圾。加阳东云带着自愿加入的师傅和牧民们徒步捡拾垃圾,在黄河两岸70公里的范围内,已经坚守了10年。这10年间,有上千吨垃圾被他们用双手清理干净。

“世上的垃圾总共可以分为三种:现实的垃圾,内心的无知愚昧和贪嗔痴。佛家强调通过修行来洁净自我,内心的纷杂靠自我修行净化,而现实的污秽要靠身体力行来剔除,这两者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先有心里的垃圾,才会有外面的垃圾。将心里的垃圾处理好,外面就不会有垃圾。”

图片

加阳东云活佛说道:“现在有些人做事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和其他生命,自私的欲望使人无法和其他人、和自己身边的环境和睦相处。嗔恨心就是内心的一种垃圾。因此,在清理垃圾的过程中,我们也要进行内心的修行,通过清理外在的环境,将内心的嗔恨心变成慈悲心等美好的事物。”

图片

就是这样一份纯洁的初心,支撑着这条崎岖的拾荒路,变成一份坚守,亦是一场修行。

图片

10年间,越来越多人参与到这场修行中:当地牧民、僧人,学生和老人。

图片

每年2-3次大规模组织捡拾垃圾的活动,每次都有数百人参与。

在这些完全义务劳动、不计回报的拾荒人群中,加阳东云看到了年轻的藏人母亲,怀中用布包裹着尚未满月的婴孩,手中牵着蹒跚学步的幼子,还认真地将捡起的垃圾放入背后鼓鼓囊囊的麻袋中;还有已经耄耋之年的老僧,拖着不太麻利的腿脚,颤颤巍巍地一次次弯腰捡起垃圾。说到这里,活佛的眼眶有些湿润,内心的感动与震撼,使他更加笃定自己的选择。

04 为信念,同行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最大的福报

图片

从最开始简单地想把垃圾清理干净,默默无闻地为这块土地做点事情,到成立协会、系统地开展保护工作,直至奔走呼吁、扩大宣传,这十年间,加阳东云活佛也经历了内心的历练和成长。

图片

“我不喜欢宣传,好像为了做给别人看一样。”在采访过程中,活佛不止一次说出这样的话,但他同样知道,如果没有宣导和教育,没有传播的力量,这场拾荒路会越走越艰难。

图片

在藏区进行宣传,让牧民知道垃圾的危害,学习垃圾处理甚至分类处理知识,是最近几年,除了组织捡垃圾以外,加阳东云投入最多时间和精力的事情。

图片

2013年10月,甘德县班玛仁拓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在加阳东云活佛的号召下正式注册成立。从2014年起,协会通过设立环保宣传牌、分发环保常识卡、颁发环保奖状、开展环保教育宣讲等方式向班玛仁拓当地群众传播有关垃圾污染、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各方面的环境知识,并向其讲述生命平等、护生爱生、神山圣水等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保护理念,希望增加人们对周围环境的了解和关心,以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图片

在他们日复一日的努力下,牧民的生活习惯和垃圾处理意识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捡垃圾只是治标,教会牧民正确处理垃圾,争取不乱扔垃圾才是治本。”加阳东云说。如果有一天,黄河两岸都捡不到垃圾了,那才是这份事业的真正成功。

图片

10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政府的关心、群众的参与,都让加阳东云深感欣慰。2016年,政府帮助他们盖起了一间垃圾分类房,他们对捡来的垃圾进行分拣,以便更好开展下一步的回收和填埋工作。牧民们对垃圾的态度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图片

从前,黄河源班玛仁拓的垃圾散乱分布在各个区域,现在统一回收起来放在一个地方,乍一看好像觉得垃圾更多了,但加阳东云活佛觉得,这实际上是一种进步。

图片

同时,以捡垃圾为始,协会的保护行动还逐渐扩大到了野生动植物监测、环境保护教育等方面,志愿者们冬日定期为野生动物投饲,经过数年努力,野生岩羊数量不断稳定增长,并间接带动了雪豹种群数量的恢复。

图片

盘羊、马鹿、水鹿、黑颈鹤等珍稀野生动物也频繁出没,班玛仁拓神山愈发生机勃勃。

图片

这一场

拾荒的修行

神秘美丽的三江源头,圣洁庄严的班玛仁拓,加阳东云和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们,正在为母亲河源头的洁净不辞艰辛、奔走忙碌。

十年光阴荏苒,他们在孤独中坚守,未来任重道远,期待有你同行。

这一场拾荒的修行,与母亲河的重逢才刚刚开始。

阅读 2629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