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保护动态

植物所科研人员揭示稻米裂纹抗性和整精米率的分子基础

媒体:原创  作者:中国植物学会   专业号:中国植物学会 2023-09-28

整精米率是水稻的重要品质性状,也涉及水稻的经济产量。整精米率性状由遗传控制,受灌浆、收获及收获后期高温高湿等环境因子影响,整精米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稻米成熟阶段产生的裂纹,导致加工过程稻米断裂,可造成高达30%的水稻产量损失。全球气候变化给水稻生产带来新的挑战,研究模型预测在水稻种植季节气温异常升高1℃可引起稻整精米率降低7%左右。因此,揭示稻米裂纹抗性和整精米率的调控因子,通过设计育种培育耐裂纹稻米新品种对于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稻米裂纹抗性和整精米率的分子基础尚缺乏了解。

中科院植物所王台研究组利用基因组重测序的水稻种质资源材料,系统评价了这些资源材料的稻米裂纹抗性,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揭示了决定稻米裂纹抗性和整精米率的重要QTL位点FED1,发现FED1是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I的编码基因Waxy/Wx。Wx基因的等位变异wx,Wxb,Wxa和Wxin赋予稻米不同的裂纹抗性,其中无效突变wx的稻米裂纹抗性最高,Wx表达量较低的等位变异Wxb的稻米裂纹抗性次之,而Wx表达量高的等位基因Wxa和Wxin则导致稻米裂纹抗性显著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直链淀粉通过影响淀粉粒无定形生长环与半结晶生长环宽度比值和稻米腹部垩白,进而影响淀粉粒吸水膨胀率,从而决定稻米裂纹抗性。垩白则通过促进水分渗透,增加了吸水膨胀淀粉粒的数量。该研究为水稻设计育种过程Wx遗传变异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撑,为深入解析稻米裂纹抗性的遗传调控网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该研究成果于2022年9月2日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期刊上。植物所邓祝云副研究员和已毕业博士生刘玉霞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王台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这项研究得到了中科院先导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jxb/erac330

Wx遗传变异近等基因系的稻米裂纹粒率(A)、整精米率(B)和胚乳淀粉粒生长环结构(C)的比较

阅读 237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