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保护动态

应对气候变化(碳达峰碳中和)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主题论坛 成功举办

媒体:原创  作者:世界自然基金会
专业号:世界自然基金会 2021/10/18 10:04:01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生态文明平行论坛之“应对气候变化(碳达峰碳中和)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主题论坛于10月14日在昆明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论坛由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世界自然基金会、CGTN智库承办,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大自然保护协会、宝丰碳中和研究院协办,由开场致辞、主旨报告、成果发布及对话交流等多个精彩环节组成。

202110161.jpg

论坛现场

在开场致辞环节,云南省副省长崔茂虎、《生物多样性公约》副执行秘书大卫·库珀、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英国国务大臣(太平洋和环境事务主管)扎克·戈德史密斯、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政、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与能源项目总监曼努埃尔·普尔加·比达尔分别致辞,本环节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主持人田薇主持。

202110162.jpg

田薇主持嘉宾致辞环节

云南省副省长崔茂虎受王予波省长委托,在现场致辞中代表云南省人民政府及全省各族人民向本次论坛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对到场领导、嘉宾及参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崔茂虎介绍了云南省丰富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以及作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地位,介绍了云南各民族人民在长期与自然相依存的发展过程当中,形成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观。他表示,近年来云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云南将全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和逐步完善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云南力量。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大家集思广益、协商合作、达成更多共识,形成更多成果,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110163.jpg

崔茂虎副省长致辞

《生物多样性公约》副执行秘书大卫·库珀现场致辞,明确表示保护生物多样性、缓解气候变化和应对健康危机将是未来我们将面临的挑战。库珀强调,气候变化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个主要驱动因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有效缓解气候变化至关重要、需要建立气候变化应对与自然保护地建设之间的联系、必须注意缓解气候变化的方式不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负面影响、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有共同诱因,以上五点原因导致种种挑战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库珀先生号召大家通力合作,合力应对挑战,形成生态系统韧性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持,进而气候变化得到缓解的良性循环。

202110164.jpg

大卫·库珀致辞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以视频的方式祝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生态文明平行论坛主题论坛的召开,并针对全球生态保护和气候治理进程分享了他的看法。他强调,当前,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已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是最重要的战略举措之一。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提醒我们,应对全球性挑战,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系统观念,要将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政策行动融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就业、保障健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之中,实现协同增效,促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全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两个多边进程呈现加强协同、相互促进的趋势。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研讨,汇集新理念、探索新路径、提出新举措,为推进全球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202110165.jpg

解振华特使线上致辞

英国国务大臣(太平洋和环境事务主管)扎克·戈德史密斯在致辞中肯定了中方围绕自然保护与修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方面的积极成果,并重点分享了英国作为COP26主席国围绕自然做出的相关举措。他指出,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双重危机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作为COP26的主席国,英国一直将自然置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位置。英国将国际气候融资翻倍,并将其中至少30亿英镑投资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建立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转型提供支持的国家联盟,并成立有关森林、农业商品贸易的对话;敦促多边开发银行对其整个投资组合进行自然评估等等举措。他表示,期待与中国和其他国家合作达成《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共同为在2030年之前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曲线的目标而努力。

202110166.jpg

扎克·戈德史密斯线上致辞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政在现场致辞中代表联合承办和协办单位欢迎与会各方,介绍了清华大学倡议发起的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为了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议题实现协同增效,即将于10月25日开始组织全球青年零碳未来峰会,来自6大洲、9个国家的15所世界一流大学将在一周时间内跨18个时区组织30多场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全球青年提供交流的平台,助力全球青年成长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中坚力量。

202110167.jpg

李政代表承办方和协办方致辞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与能源项目总监曼努埃尔·普尔加·比达尔(Manuel Pulgar-Vidal)在发言中谈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对于解决气候和自然危机的重要作用。他指出,自然的解决方案是一个关键概念,因为它可以让我们应对与健康、水、粮食安全、灾害风险管理和气候变化相关的社会挑战。但我们需要注意运用可持续的方式干预自然,以确保生物多样性净收益和生态系统完整性。同时,他强调要采取关键行动的重要性,例如要进一步明确NBS的含义并采取扩大融资等措施。

202110168.jpg

曼努埃尔·普尔加·比达尔线上致辞

在主旨发言环节,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平台(IPBES)执行秘书安妮·拉瑞高德瑞、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湿地公约》科技委员会主席、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院长雷光春、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全球总裁詹妮弗·莫里斯、英国剑桥大学弗兰克·拉姆齐经济学讲席教授帕萨·达斯古普塔、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副秘书长程志强分别发言。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卢伦燕主持本环节。

202110169.jpg

卢伦燕主持主旨报告环节

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平台(IPBES)执行秘书安妮·拉瑞高德瑞做了题为《IPBES:为生物多样性政策和行动提供科学参考》的主旨报告。她指出,报告的主要结论表明大自然正在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恶化。据估计,全球共有800万种动植物,其中100万种正面临灭绝的威胁。她强调,报告通过大量证据证明了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各方应积极采取行动,通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来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减排、恢复具有韧性的生物圈和生物多样性等措施来应对挑战,并始终将解决公平问题以及消除贫困作为先决条件。

2021101610.jpg

安妮·拉瑞高德线上发表主旨报告

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做了题为《双碳目标下的应对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的主旨报告。王毅强调本届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要为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新的战略框架和雄心目标。他表示,全球可持续发展正进入碳中和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引领的新时期,而中国在其中起到引领作用并注入新动力。在历史新起点,应秉持“自上而下顶层设计、自下而上试点探索”的执政理念,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全面绿色转型是核心,降碳是根本,碳汇及负排放是补充;要从人类与自然的双重角度出发,提出实现目标的系统解决方案。王毅强调了形成“1+N”的顶层设计与制定碳中和长期战略对于双碳目标愿景实现的引领作用,并进一步介绍了实现碳中和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愿景的重点任务,即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和自然保护地体系,例如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可以实现成本的降低和可持续性的提高。此外,还应当构建可持续的贸易、投资与国际合作体系。

2021101611.jpg

王毅发表主旨报告

《湿地公约》科技委员会主席、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院长雷光春在题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旨报告中指出,湿地退化导致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占全球年排放量11%。湿地生态系统的全球关联性、生态系统整体性是构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目前,全球湿地生态系统更加脆弱,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生态功能持续减退。我们需要运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来保护和可持续管理湿地,恢复河流空间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2021101612.jpg

雷光春发表主旨报告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全球总裁詹妮弗·莫里斯做了题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对碳中和目标的贡献》的主旨发言,莫里斯强调,大自然在实现碳中和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TNC相关研究表明,采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每年可以减少110亿吨的排放,相当于在全球范围内停止燃烧石油。同时,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需要获得创新的资金来源,2016年,TNC与塞舌尔合作推出 “蓝色债券”融资工具,为当地海洋保护提供新的资金来源。通过此类主权债务重组或债务减免,提供贷款的政府可以释放大量财政空间,可加强高负债国家的气候和保护行动,中国在这方面可以为世界做出表率。

2021101613.jpg

詹妮弗·莫里斯线上发表主旨报告

从经济学角度看生物多样性保护,英国剑桥大学弗兰克·拉姆齐经济学讲席教授帕萨·达斯古普塔指出经济要植根于大自然,而不是游离在外。他指出,我们首先需要解决自身对自然的需求,与大自然为我们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能力之间的不平衡。供给方面,各界要对管理良好的生态保护和恢复项目进行大规模投资,以提高自然资产存量的数量和质量。需求方面,各方需采取行动减少全球生态足迹,重构消费和生产模式,并考虑全供应链中对自然的影响和依赖。他强调,人们应该更新衡量经济成功的标准,更需要转变制度,比如推动建立一个全球机构来保护和监管公共资源和相关产品,产生的收入反过来可作用于保护热带雨林等其他重要的生态系统。

2021101614.jpg

帕萨·达斯古普塔线上发表主旨报告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副秘书长程志强发表题为《积极推动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的主旨报告,阐述生物多样性与能源电力革命之间的联系,指出化石能源的生产消费作为全球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的最主要人为排放源,是导致气候危机和生物多样性危机的重要原因,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因此成为推动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的关键。为寻求无污染、零排放、高效率的新型能源发展方式,实施能源电力革命迫在眉睫,转型方向为清洁化、电气化、互联化,加快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重要支撑。

2021101615.jpg

程志强发表主旨报告

在成果发布环节,清华大学研究生代表、水利系博士陈星安和苏世民书院研究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艾娃·薇茨现场连线,从“成为更好的行动者”、“成为更好的分享者”、“成为更好的研究者”、“成为更好的倡导者”四个方面发出《碳中和目标下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生物多样性青年宣言》,宣言指出,建设人与自然共同体建设是青年义不容辞的使命。作为实现零碳未来的中坚力量,青年将从自身做起,积极采取行动,动员各方参与,推动科研创新,促进国际合作,努力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力量!

中美青年代表宣读宣言

实现碳中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需要代际传承的努力。论坛现场还展示了深圳大美青少年发展中心为本次大会收集的全国少年儿童的画作,描绘了迈向碳中和·孩子眼中的和谐美丽世界。

2021101619.jpg

王彬彬主持成果发布与对话交流

2021101620.jpg

“迈向碳中和·孩子眼中的世界”绘画作品发布

在主题为“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前言展望”的对话环节中,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三所盟校的代表、加州伯克利大学劳泽自然资源学院院长戴维·阿克利、牛津大学马丁学院自然解决方案倡议创始主任和生物多样性和社会项目联合负责人娜塔丽·塞登、斯坦陵布什大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系教授盖·米奇利通过视频分享了各自对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观点。

加州伯克利大学劳泽自然资源学院院长戴维·阿克利表示,实现到2030年保护30%的陆地和海洋的承诺依赖于三点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自然用地、工作用地与城市公园,支持基于自然的气候危机解决方案及推进公平性和利益的平等获取。阿克利院长强调,当生态系统发生变化时,人们仅作为旁观者是不够的,应当参与到变化过程中,做出适当的干预,以避免未来生态系统功能持续退化。

2021101621.jpg

戴维·阿克利线上分享观点

牛津大学的娜塔丽·塞登教授强调大自然是生命支持系统,生物多样性减少和气候变化有相同的诱因,也能通过相同的办法来解决。为了制定出强效而有韧性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以应对气候危机,塞登教授提出经济脱碳转型的迫切行动不容延误、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不只是森林、强调当地社区的参与等四项指导性原则。

2021101622.jpg

娜塔丽·塞登线上分享观点

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的盖·米奇利教授表示,在南非,大量灌木和树木遭到侵蚀,稀树草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进一步导致生物物种、水文、畜牧等受到影响。野火对于稀树草原植被的形成和维持有重要作用,但是米奇利教授团队开展的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根系强壮性影响的实验发现,更高的碳浓度将使植物根系更强壮,能够抵御野火,进而发展成为封闭系统,从而破坏了原有的自然机制。

2021101623.jpg

盖·米奇利线上分享观点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中英气候风险评估项目第二专家组组长巢清尘、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政策总监李琳、清华大学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能源战略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伟起现场参与了对话。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执行秘书长王彬彬主持了青年宣言成果发布和本环节对话。

李海生指出,全球亟需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其中,尤其要健全责任体系、政策体系、行动体系、科技体系等四个体系建设,为目标有效落实、双碳责任细化、行动有法可依、碳监管透明化提供保障,助力各方同频共振、共同行动。同时,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要与现有制度高度衔接,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 “四个一体化”建设,加强“双碳”战略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让碳减排真正地成为发展“主流”。

巢清尘总结了所参与的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第三期中英气候风险评估项目的两个特点,一是第二阶段的方法论到第三阶段的基于实证的研究,二是从全球、国家尺度到区域尺度,如中国地区关注了粤港澳、长江经济带。关于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巢老师总结为关联耦合、协同增效。气候变化主要通过栖息地的丧失,栖息地的破碎化和栖息地的退化影响生物多样性。关于协同增效,巢老师提到了三点认识,一是可持续农业和森林管理,既可以实现固碳减排,也具有气候适应性;二是NbS作为一种保护、恢复、管理的综合性手段,既能防灾减灾,也能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三是未来5-10年非常关键,要做好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协同增效。

李琳梳理了关于基于自然解决方案(NbS)的一些争议,主要包括NbS的概念与生物多样性有所冲突、一些原住民认为这是把自然资产变现的过程、NbS与基于生态系统解决方案存在竞争关系、一些国家认为NbS是碳殖民主义。李琳总监认为,如果希望把能够把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纳入到生物多样性框架中,需要设立单独目标、将其作为框架前言或背景、写入决议草案、或者依靠本次COP15大会决定。

李伟起介绍了成都城市发展的特色——公园城市,指出城市发展经历了原始部落、传统城市和现代城市三个阶段,现代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其对应的文明是生态文明。现代城市的主要特征是主动与自然协同,在公园里建设城市,其内涵是在自然种嵌入城市基础设施,融入城市功能,把城市生产生活与自然生态相结合。成都市目前进行的绿道建设、草地、森林,湖泊以及湿地的修复,通过碳汇天府的方法测算,能够产生4200吨碳汇。同时,绿道把生活社区、医院、商场以及公交车站等基础设施串联起来,退车进人,能够降低900万吨的碳排放量。另外,在公园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也会吸引更多动物的到来。

2021101624.jpg

NbS前沿展望对话交流现场

在主题为“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企业创新”的对话环节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主持人田薇与宜家贸易服务(中国)有限公司东亚和俄罗斯东部地区木材供应和林业地区经理台雯、可口可乐大中华及蒙古区副总裁张建弢、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创始人李振国、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主任杨培丹、欧莱雅北亚及中国副总裁兰珍珍、法国兴业银行中国区总裁及CEO穆裕格、中国肉类协会副会长高观展开精彩对话。

2021101625.jpg

企业创新对话交流现场

各位代表首先分享了所属机构在趣味科普、恢复生态物种等方面的成功案例及经验。杨培丹指出,企业对气候变化的系统性影响缺乏了解,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尚存不足。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联合数家环保组织和纺织行业,发起“6.5世界环境日” 生物多样性主题环保产品设计比赛,借用与气候变化高度相关的濒危动植物为设计灵感,采用回收塑料瓶(PET)进行获奖产品的生产。该比赛不仅成功吸引到世界各地设计者的参与,更成功唤起人们对一系列濒危物种的认识,如雪豹、珊瑚、伊犁鼠兔、伯乐树和红树林植物秋茄等。

高观强调,实现“保证肉类正常生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二者之间的平衡是中国肉类协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多位优秀科研人员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恢复中国本土畜禽品种,这一趋势即“产-保平衡”最佳的诠释。以云岭牛选育课题组为例,该组历经三十余年科技攻关,终于培育出育肥和繁殖性能优良的肉牛新品种—云岭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家培育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4个肉牛新品种,并于2014年获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颁发的畜禽新品种证书。云岭牛的培育成功,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保平衡”的典型范例。

在回顾过往成功案例的同时,发言嘉宾还总结经验,提出了数种协同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创新模式。张建弢提出 “黄金三角”组合,强调只有政府、企业、民间机构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和贡献,才能有效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他以可口可乐公司参与的多项湿地生态修复案例为背景,指出在可口可乐与WWF联合实施 “长江美丽家园”等项目时,除系统组织系列课程,直接投入培训志愿者,协助WWF进行活动讲解之外;还积极寻求与当地政府及管理机构的配合。在修复长江上游湿地生态时,可口可乐公司以云桥村天然湿地为基础,撬动了政府投资的云桥二期、三期修复工程,通过人工干预与水生植物的自然扩散生长,形成了集水源涵养,净化功能和观赏性为一体的“生态屏障”,恢复了部分云桥湿地的修复功能,如今这一区域已成为成都平原最自然的湿地生态系统。

兰珍珍指出,欧莱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并不局限于自身的改变及努力,还通过联合多方合作伙伴,开发出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引起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全面关注。除“欧莱雅,为明天”保护生物多样性承诺中对欧莱雅自身生产行为规范之外,欧莱雅还积极联合中华环保基金会、BottleDream瓶行宇宙、上海自然博物馆等多行业合作,通过设立基金会、发放调查问卷、打造大型互动游戏等方式,全方位全息将生物多样性理念传播给公众。

台雯表示,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是项目持续发挥影响力的重要保障。20 年来,宜家与合作伙伴一起在马来西亚婆罗洲恢复了约 18,500 公顷的热带雨林,该地区现已获得马来西亚最高的保护地位。在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加速丧失的背景下,该项目以20年播种种子相关的数据为依托,带来了碳储存、生态系统完整性、水质等方面的重要经验。该项目同时证明,再生雨林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是非常有可能的。随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需要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宜家希望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参与播种种子项目的学习。

李振国表示,光伏产业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其实息息相关。光伏板之下的巨大空间可以用来畜牧养殖, 也能种植防风固沙的植物,在节能减排的同时起到了荒漠绿化的作用,有助于恢复当地生态环境,这样养殖出的牛羊味道也十分鲜美。

穆裕格提到,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未来拥有巨大的市场,也催生了庞大的融资需求。法国兴业银行希望从金融集团的角度,探索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多种方式。

结合以上嘉宾贡献的精彩案例,主持人田薇指出,消费品是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媒介,消费者可以通过购买消费品直接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过程;没有任何一个项目可以由企业独立完成,在生物多样性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多方合作尤为重要。田薇希望更多受益于以上案例的一线员工可以亲临现场,与大家分享更多来自一线的故事。

两场对话结束后,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研究部主任、副研究员杨秀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综合报告》中文版摘要和《全球案例报告》英文版。

综合报告通过回顾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提出与发展,报告从认知维度和协同效应层面深入且全面地剖析了其对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意义与内涵。基于全球最新科学研究进展,报告针对我国的林、农、草、湿等部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减源增汇潜力展开了系统性分析,对全球NbS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探索其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综合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报告还收录了诸多全球优秀实践案例,为社会各界学习和研究NbS在重点领域的应用价值提供参考,为全球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最终,报告对于推动和实施基于自然的应对气候变化解决方案,发挥其对减源增汇和提高气候韧性的作用,助力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创新思路以及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2021101626.jpg

杨秀发布系列报告

全球案例报告中文版已经于今年7月在贵阳国际生态文明论坛发布,本次发布的英文版报告旨在通过国内外案例的介绍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论坛现场还启动了2022年度应对气候变化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全球案例征集。

随着各环节的顺利推进,本次“应对气候变化(碳达峰碳中和)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主题论坛成功落下帷幕。论坛围绕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一主题,从政策战略顶层设计、到学术视角科学依据,再到企业商界社会支持,多维度深入探讨了如何在气候危机背景下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如何协同实现碳中和目标。论坛成功发布了包括青年宣言、应对气候变化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系列报告在内的多项成果,并且成功组织了两场内容丰富的对话交流活动,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从协同视角为本届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贡献了力量。

2021101627.jpg

论坛顺利落幕

1111111111111

阅读 6365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