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首页 > 全社会生物多样性 > 综合动态

“我海”刷新记录,邛海流域鸟类种数破三百大关

媒体:原创  作者:邛海湿地
专业号:邛海湿地 2024/2/1 10:16:10

鸟类是全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担负着种子及营养物的输送,参与系统内能量流动和无机物质循环,对所食猎物有密度制约作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此外,鸟类对人类而言,鸟类给人类带来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利益是难以估量的。由于西昌独特的气候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邛海成为我国南方候鸟的重要栖息地之一,每年有大量的鸟在邛海湿地过冬。邛海,不仅是人们体验自然风情的好去处,更是鸟类栖息嬉戏的天堂。随着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湿地生态环境逐步得以修复,湿地鸟类的种群和数量也在年年攀升。

1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紫水鸡 , 摄影:杨军

为保护邛海湿地,有这样一群人长年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他们或用镜头记录鸟精灵,或用影像宣传鸟类保护,或用行动制止破坏鸟类生境的行为……他们既是“爱好者”,又是“调查员”,已然成为邛海湿地水畔林间的“精灵守护者”。他们便是来自四川高原湿地生态与环保应用技术重点实验(西昌学院)、四川邛海湿地保护省级长期科研基地、西昌市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中心、西昌市第二小学、西昌爱鸟协会的团队成员和百余位观鸟爱好者联合组成的“雀雀欢”爱鸟护鸟志愿团队。他们时而一起邀约拍摄,时而群里热烈交流,一起守护着邛海湿地中的“自然精灵”们。热爱自然的他们为邛海湿地的鸟类保护做出很多有益的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科研+爱好”“专业+兴趣”的邛海湿地鸟类多样性监测体系。
2

为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越冬水鸟种群数量、分布、保护现状及主要威胁因素,科学评估邛海湿地鸟类保护成效,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一部署和安排,2024年1月5-15日,西昌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中心邀请西昌学院和西昌爱鸟协会共同开展了“2024年全国越冬水鸟同步监测”。
3

4
5
6

调查队由西昌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中心杨军、李国祥、董文婧、方媛,西昌学院动物科学学院亓东明、赵金刚,西昌市爱鸟协会胡一平、傅定一等组成,分水路和陆路按28个监测点位同时对邛海越冬水鸟开展监测,并使用《陆生野生动物监测》APP对水鸟种类、数量、栖息地状况、受干扰及受威胁情况等信息进行实时填报。经内业汇总统计,从种类来看,本次监测到越冬水鸟37种,监测到国家二级保护越冬水鸟4种:紫水鸡、黑颈䴙䴘、普通鵟、白胸翡翠。从数量来看,共监测到越冬水鸟6745只。其中,白骨顶数量最多,2686只,占39.8%;红嘴鸥次之,771只,占11.4%。据初步分析,邛海湿地近5年鸟类种类和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经由整理、核实、汇总邛海爱鸟护鸟志愿团队的专家、摄影家、爱好者们的记录数据,结合本轮水鸟同步监测的结果,截止2024年1月底,邛海流域鸟类达301种,鸟类物种记录首次突破300种。这301种鸟类分属18目69科,包括林鸟205种、水鸟9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5种,分别是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彩鹮、白尾海雕、黄胸鹀,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达45种。邛海湿地冬侯鸟种类达100种,分属12目19科。

经2023年度监测,邛海流域新增鸟类5种:黄胸鹀、领角鸮、大鵟、家麻雀、白额燕鸥,其中国家Ι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黄胸鹀),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领角鸮、大鵟)。

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五种“新鸟”吧!

1)黄胸鹀Emberiza aureola

保护级别:国家Ι级

分类体系:雀形目、鹀科、鹀属


72023年新监测到国家Ι级重点保护鸟类--黄胸鹀 , 摄影:傅定一

形态特征:黄胸鹀属小型鸟类,雄鸟额、头顶、颏、喉黑色,头顶和上体栗色或栗红色;尾黑褐色,外侧两对尾羽具长的楔状白斑;两翅黑褐色,翅上具一窄的白色横带和一宽的白色翅斑。下体鲜黄色,胸有一深栗色横带。 雌鸟上体棕褐色或黄褐色、具粗著的黑褐色中央纵纹,腰和尾上覆羽栗红色,两翅和尾黑褐色,中覆羽具宽阔的白色端斑,大覆羽具窄的灰褐色端斑亦形成两道淡色翅斑,眉纹皮黄白色。下体淡黄色,胸无横带,两胁具栗褐色纵纹。 雌鸟及亚成体顶纹沙色,两侧冠纹略深;眉纹皮黄色较明显;背部颜色和纵文教雄鸟的略浅;肩上的白斑和翅斑较雄鸟的灰暗,下体黄色较黯淡。 无论雌雄,腰和尾上覆羽都为栗红色;外测两对尾羽外测具楔状斑。飞行时翼上的白色斑块明显可见,配合体色,是辨识的主要特征。上喙灰色,下喙粉褐色;脚是淡褐色。

生活习性: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开阔平原地带的灌丛、草甸、草地和林缘地带,尤其喜欢溪流、湖泊和沼泽附近的灌丛、草地,也栖息于有稀疏柳树、桦树、杨树的灌丛草地和田间、地头,不喜欢茂密的森林,是典型的河谷草甸灌丛草地鸟类。繁殖期间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则喜成群。繁殖季节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部分小型无脊椎动物和草子、种子和果实等植物性食物。迁徙期间主要以谷子、稻谷、高粱、麦粒等农作物为食,也吃部分草子和植物果实与种子。

分布范围:繁殖区: 欧亚:北部,东部;非繁殖区: 远东

注:黄胸鹀外表十分美丽,在广东一带,常在禾田抽穗扬花时节集群活动于田野之间,因此被称作“禾花雀”。在迁徙和越冬期间,主要以各种谷物和草籽为食,时常聚集为成百上千甚至数万只的超大群体在田间觅食,因此历来被视作破坏农业生产的“害鸟”。特别是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为了保护粮食,同时补充宝贵的肉质食物,在广东等地形成了每年秋季大量捕食黄胸鹀的地方风俗。据估计,在20世纪80年代,黄胸鹀的种群数量多达数亿只。因此,在2004年以前,黄胸鹀一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无危。然而,2015年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保护生物学》的一项研究表明,1980—2013年间,全球黄胸鹀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了84.3%—94.7%,许多传统繁殖地已经绝迹多年。我国的监测数据也揭示出相似的结果,1999—2019年间,迁徙途经秦皇岛鸟类环志站的黄胸鹀累计下降了97.7%。随后短短十余年,由2004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列为近危,到2017年直接被列为极危,保护级别经历了近危、易危、濒危到极危“四级跳”。2021年,我国将其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从灭绝边缘到曙光重现,相信黄胸鹀将逐渐回归。

(2)大鵟Buteo hemilasius

保护级别:国家II级

分类体系:鹰形目、鹰科、鵟属


8 

2023年新监测到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大鵟 , 摄影:傅定一

形态特征:大鵟体长57-71厘米,体重1320-2100克。它的体色变化较大,分暗型、淡型两种色型。暗型上体暗褐色,肩和翼上覆羽缘淡褐色,头和颈部羽色稍淡,羽缘棕黄色,眉纹黑色,尾淡褐色,具6条淡褐色和白色横斑,羽干及羽缘白色,翅暗褐色,飞羽内翈基部白色,次级飞羽及内侧覆羽具暗色横斑,内翈边缘白色并具暗色点斑,翅下飞羽基部白色,形成白斑。下体淡棕色,具暗色羽干纹及横纹。覆腿羽暗褐色;淡型头顶、后颈几为纯白色,具暗色羽干纹。眼先灰黑色,耳羽暗褐,背、肩、腹暗褐色,具棕白色纵纹的羽缘。尾羽淡褐色,羽干纹及外侧尾羽内翈近白色,具8-9条暗褐色横斑,尾上覆羽淡棕色,具暗褐色横斑,飞羽的斑纹与暗型的相似,但羽色较暗型为淡。下体白色淡棕,胸侧、下腹及两胁具褐色斑,尾下腹羽白色,覆腿羽暗褐色。大鵟虹膜黄褐色,嘴黑褐色,腊膜绿黄色,跗跖和趾黄褐色,爪黑色。

生活习性:主要为留鸟,部分迁徙。春季多于三月末四月初到达繁殖地,秋季多在10月末至11月中旬离开繁殖地。在中国的繁殖种群主要为留鸟,部分迁往繁殖地南部越冬。大鵟平时白天活动。常单独或小群活动,飞翔时两翼鼓动较慢,常在天气暖和的时候在空中作圈状翱翔。主要以啮齿动物,蛙、蜥蜴、野兔、蛇、黄鼠、鼠兔、旱獭、雉鸡、石鸡、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

分布范围:繁殖区: 欧亚:亚洲中部,中南部至西伯利亚东南部和中国东北部;非繁殖区: 远东北部

注:由于大量使用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特别是人为捕猎和毒杀雉鸡、石鸡,导致大鵟捕食中毒鸟类造成第二次中毒而使数量锐减。近10年来,种群数量减少估计在20%以上。全国物种数量规模估计为约100-10,000对繁殖对,约50-1,000对迁徙个体,中国小于50只越冬个体(2009年)。

(3)领鸺鹠Otus lettia

保护级别:国家II级

分类体系:鸮形目、鸱鸮科、角鸮属
领角鸮--国家二级

2023年新监测到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领角鸮 , 摄影:傅定一

形态特征:体长23-25厘米,翼长158-188毫米。尾长75-102毫米,体重100-170克。雌性通常比雄性更大更重。面部圆盘呈暗黄色,带有一些暗淡的同心圆斑。上体呈斑驳浅黄褐色,有斑点和雀斑,带有黑色和浅黄色,以及浅灰黄色(灰褐色变种)或棕褐黄色(红褐色变种)。肩胛处有淡黄色的羽毛,在翅膀上形成一条模糊的条纹。后颈上有两个浅色的领子。下体呈浅棕色,带有小箭头状轴状条纹。该物种的脚趾基部有羽毛,呈肉灰色至暗橄榄色,带有黄白色的脚垫。爪子的颜色与脚趾相同。虹膜为深棕色至橙棕色。喙呈角质状绿色,尖端较浅。下颌呈淡黄色。

生活习性:领角鸮栖息于森林、灌木丛、次生森林,以及开阔的乡村和城镇周围的树林和竹林。栖息高度从平原至海拔约2400米的山地。通常夜行性,白天多躲藏在浓密的树林间,繁殖季叫声哀婉。捕猎能力杰出,主要捕食小型鸟类、鼠类、蜥蜴及昆虫等。繁殖期为3~6月份。通常营巢于天然树洞内,或利用啄木鸟和喜鹊废弃的旧巢。每窝产卵2~6枚,白色卵圆形,雌雄亲鸟轮流孵卵。

分布范围: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南、华中及华南部分地区;俄罗斯、朝鲜半岛、日本及南亚和东南亚各国等亦有分布。领角鸮在中国华南为留鸟,在东北至陕西南部为夏候鸟。

(4)家麻雀Passer domesticus

分类体系:雀形目、雀科 、麻雀属家麻雀

2023年新监测鸟类--家麻雀 , 摄影:傅定一

形态特征:雄鸟额、头顶和后颈灰色,后颈有时混杂有栗色,眼先、眼周、嘴基黑色,眼后有一栗色带,脸颊、耳羽白色。背栗红色或棕栗色具黑色纵纹。腰和短和尾上覆羽灰色,长的尾上覆羽和尾羽暗褐色,尾羽具淡棕色羽缘。翅上小覆羽栗色或棕栗色,中覆羽基部黑色或灰黑色,端部白色,小翼羽和大覆羽黑褐色具栗红或肉桂色羽缘和羽端,有时羽端淡棕色至近白色。初级飞羽黑褐或暗褐色、具淡棕色羽缘。颏、喉至上胸中央黑色,其余下体白色或白色微沾棕,体侧有时沾淡达褐色。 雌鸟头部或喉部都没有黑色块,头部也没有灰色,上半部有蓝色的条纹。头顶和腰灰褐色,背淡红褐色或土红褐色具黑色纵纹,具一土黄白色或淡土黄色眉纹,两翅和尾暗褐色,翅具淡棕色羽缘。颏、喉、胸淡灰色或灰白色、微沾黄褐色,胸和体侧灰色较暗浓,腹至尾下覆羽淡灰或灰白色。

生活习性:家麻雀主要栖息在人类居住环境,无论山地、平原、丘陵、草原、沼泽和农田,还是城镇和乡村,在有人类集居的地方,多有分布。栖息地海拔高度300-2500米,在西藏地区甚至可达4300米。到村镇和居民点附近的农田、河谷、果园、岩石草坡、房前屋后和路边树上活动和觅食。 冬季常迁到山脚和平原等等低海拔的地区,有季节性垂直迁移现象。性喜结群,除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呈小群。属杂食性鸟类,主要以植物性食物和昆虫为食。

分布范围:欧亚,远东,非洲:广泛分布,引入全球

(5)白额燕鸥Sterna albifrons

分类体系:鸻形目、鸥科、燕鸥属


11   2023年新监测鸟类--白额燕鸥 , 摄影:薛敏

形态特征:白额燕鸥成鸟夏羽:自上嘴基沿眼先上方达眼和头顶前部的额为白色,头顶至枕及后颈均黑色;背、肩、腰淡灰色,尾上覆羽和尾羽白色;眼先及穿眼纹黑色,在眼后与头及枕部的黑色相联;眼以下头侧、颈侧白色;翼上覆羽灰色,与背同色;第1-2枚初级飞羽黑褐色,第1枚的羽干白色,内翈羽缘有宽阔的楔形白斑,至羽端逐渐消失,第2-3枚初级飞羽羽干淡褐色,第3-5枚初级飞羽银灰色,内翈先段稍沾黑灰,羽缘白色,其余飞羽灰色;颏、喉及整个下体包括腋羽和翼下覆羽全为白色。 成鸟冬羽:与夏羽相似,头顶白色向后方扩大,黑色变淡变窄向后退缩。 幼鸟:头顶部褐白斑驳,后枕黑褐色,上体灰色,因各羽具有褐色羽缘或大片褐色而使上体缀有褐色横斑和皮黄色或白色羽缘,尾较短,白色,端部褐色。

生活习性:栖居于海边沙滩、湖泊、河流、水库、水塘、沼泽等内陆水域附近的草丛、苇丛及灌木丛中,以及沿海海岸、岛屿、河口和沿海沼泽与水塘等成、淡水水体中,近海无人岛礁等处。白额燕鸥在中国台湾部分为留鸟,在大陆为夏候鸟,春季于4-5月迁来,秋季于9-10月迁走。 常成群结队活动,与其他燕鸥混群 以鱼虾、水生昆虫、水生无脊椎动物为主食。

分布范围:为中国常见的夏季繁殖鸟。从东北至西南及华南沿海和海南以及内陆沿海的大部分地区均有繁殖。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

鸟类保护的重要意义

1、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整个生态系统考虑,由于鸟类的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处于生态锥体的不同营养水平上,其间的食物链的关系极其复杂,在能量流动方面占有重要位置,从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有效的控制害虫。鸟类啄食害虫的本领超出我们的想像。全世界共有鸟类9700种,60%以上以取食昆虫为主,其它种类在繁殖期也多以昆虫育雏。研究资料表明,一窝家燕每年夏天可吃掉6.5万只蝗虫,一只雨燕每年夏天取食25万只蚊子,一对灰喜鹊每年可消灭松毛虫2万条,一只百灵鸟每年食虫3万条,啄木鸟每个冬天可将其活动区内80%的树干中的蛀虫掏出来。

3、植物花粉及种子的传播者。我国南方的食蜂鸟、太阳鸟、啄花鸟、绣眼鸟、鹎和鹦鹉等鸟类专以花蜜为食,它们穿飞于花丛之间,在啄吸花蜜时就起到传播花粉的作用。以植物种子为食的鸟类,特别是北方普遍分面的鸫、鳾、松鸦和星鸦等,对于许多树种的扩散有贡献,是自然界的“植树造林”能手。

4、给人类美学和娱乐方面的享受。鸟类是自然界的天然艺术品,即使最有本领的艺术家,也难如实调出鸟类羽毛的五彩缤纷,也难谱出其婉转的歌声。去野外观赏鸟类,聆听鸟儿的欢唱,对于缓解工作压力、陶冶我们的情操,都有非常好的效果。正是因为莺歌燕舞,才使我们生活的星球焕发着勃勃生机,我们的生活才如此多姿多彩。

科普图书推荐《邛海及其流域观鸟图鉴》
13

《邛海及其流域观鸟图鉴》(作者系攀枝花学院彭徐、西昌学院亓东明、西昌市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中心杨军等)是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高原湿地生态与环保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多年研究邛海及其流域鸟类成果的总结,于2020年11月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2023年获四川省优秀科普作品三等奖。本书可作为广大观鸟爱好者、大中小学师生进行观鸟和研究等活动的工具书,也可作为科研人员、湿地公园保护者、野生动物保护者重要的参考书。该书对进一步推动群众性观鸟活动的开展和爱鸟护鸟知识的普及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四川省高原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发展起到了推动和示范作用。

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保护鸟类倡议

对于西昌来说,邛海是一颗高原明珠,也是这座城市最为宝贵的财富。得益于“修复一片湿地,救活一个湖,造福一方百姓”的治理理念,邛海湿地鸟类物种丰富、数量繁多,共同维持着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值此爱鸟周活动之际,我们呼吁:同在地球上,共享大自然,让我们共同保护好鸟类!

1、做守法市民,自觉遵守野生鸟类保护法律法规,不破坏鸟类栖息地、不乱捕滥杀鸟类。

2、做文明市民,自觉保护鸟类,坚决抵制、拒食野生鸟类,不参与、不购买野生鸟类及其制品。

3、做热心市民,自觉同各类破坏野生鸟类资源违法行为作斗争,坚决制止各类破坏野生鸟类资源违法行为,积极向主管部门举报破坏野生鸟类资源的人和事。

4、做爱心市民,发现伤残野生鸟类不得擅自救护、饲养、放生或作其他处理,应当主动向相关部门汇报,为保护野生鸟类资源贡献力量。

鸟类对于维系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鸟类和我们一样是地球母亲的孩子,保护好鸟类就是保护好我们自己。让我们共同保护鸟类,让人类在大自然愉快前行,让鸟儿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阅读 2360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