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道富平小沟有棵古茶叶树后,我一直按捺不住一睹奇树古韵的急切。
向富平同行打听,几位也算几乎跑遍富平沟沟峁峁的“老林业”竟然也从未见过。不过,他们打听到此树就在金粟山脚下的美原镇金粟村小沟自然村。金粟山,我并不陌生,山归金粟国有林场,上过很多次,也看过几回榔榆古树,但30余年不知道山下还有棵茶叶树古树。
下午,正巧有机会来看石川河湿地,踏查过湿地野生动植物,叮咛过保护好野大豆这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和不破坏繁多的三有鸟类的栖息水面,便与富平同行又一次奔向金粟山。尽管他们提前打听了,到了山脚下,我们还是由金粟行政村干部带路,拐进小沟自然村,又问了村头收拾柴火堆的老妇人,“哦,那棵老茶树,在那边沟畔楞上,现在已没人采叶子泡水喝了。”
看到那棵古树的第一眼,有一种悲怆苍凉的感觉撞击我的心灵:不知怎么她就伫立在硷畔间几百年了,主干已经衰败树皮粗犷剥离,整个树冠干涩野性,一些藤蔓爬满枝梢,台田里紧邻古树还种着的花椒枝刺混杂进古树枝,如果不是几枝残存着绿叶的树枝,在冬天太阳下显得青翠醒目,嫩枝上芽苞丰满富有生命力,没有人知道她依然顽强地生活在大地上……
花、果未见残留,叶披针形似柳叶,纸质,互生,在枝梢又呈簇生状。叶脉明显,中脉上面平,下面明显凸起。鳞芽着枝状态如杏、李,芽苞互生,幼枝红褐色,有明显枝刺,叶子可泡茶喝,落叶小乔木。生长在干旱瘠薄碱性土壤上。非常绿树,生境非酸性土壤,叶非革质叶面不光亮,可以肯定不是茶树。这是我对这株古树的全部描述了。
根据“枝梢叶簇生,有枝刺,幼枝红褐色,鳞芽互生”特征,我初判是与枣树近缘的鼠李科植物,在网上搜索,发现山西绛县“茶叶树”为柳叶鼠李的报道。
柳叶鼠李,别名茶叶树、黑格兰、碎叶刺、窄叶鼠李、黑疙瘩、红木鼠李、黑格铃等,鼠李科鼠李属落叶灌木,稀乔木,高达2米。幼枝红褐色或红紫色,平滑无毛,小枝互生,顶端具针刺。叶纸质,互生或在短枝上簇生,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3-8厘米,宽3-10毫米,顶端锐尖或钝,基部楔形,边缘有疏细锯齿,两面无毛,侧脉每边4-6条,不明显,中脉上面平,下面明显凸起;叶柄长3-15毫米,无毛或有微毛;托叶钻状,早落。资料称,花期5月,果期6-7月。
柳叶鼠李产青海、甘肃、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北部。生于干旱沙丘、荒坡或乱石中或山坡灌丛中。内蒙古包头、鄂尔多斯、山西古交市报道有古树分布,生长在鄂尔多斯的柳叶鼠李古树树龄400年。此植物叶有浓香味,在陕西、山西民间用以代茶。
可以断定,富平金粟山脚下的茶叶树古树是鼠李科鼠李属柳叶鼠李。然而,不知是树老了,还是冬叶香味散尽,用手揉搓叶子却没有浓香袭人。当地林业部门十多年前记载胸围1m,树龄150年。我感到应再作考证,拍照完返回时,堆柴垛的老妇人还在,问她“老人家,您听说这树长了多少年了?”“说不清哩,老几辈辈都说用这树的叶子沏茶呢!谁知道呢。”
富平古称频阳,缘于县治设在县境内最高山峰频山(海拔1439米)以南,故址就在这个古树周边(今美原镇古城村),金粟山位于频山以东。《史记》记载有:“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
王翦生前的封地、死后的祠庙均在美原。原,指宽阔平坦的地方,而沟,为两山(或两塬)之间的凹部。王翦随侍秦始皇开疆扩土,伐楚出关前,他连续五次向秦王求赐美田以示不会拥兵自立,平定楚国统一六国南征百越后,没有再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急流勇退,回归故里。
冬天的落日易使人伤感怀古,告别小沟村,我突然遐想:也许2200多年前,金粟山生长有桂花(桂花别名金粟),沟岔长满柳叶鼠李,统一中国皈依土地的游子春耕良田夏饮乡茶秋赏桂花冬啖橙柿,比陶渊明早600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有山有林有名将有古树,美原值得再访,待5月鼠李开花时。
2023.1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