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系列推文通过展示全国生态教育中的优秀范例,传播绿色人文信仰,推进建立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荒漠奇遇记
上海辰山植物园是集科研、科普和观赏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园区收集了来自71个国家的各类特色植物14625种,分属于250个科,1690个属。作为国内知名的科普教育基地,辰山充分履行植物园的公众科普服务功能,以广大青少年为重点科普对象,面向中小学生研发系列科普课程,全面发挥研学实践作用。
上海辰山植物园
本次课以“植物如何适应荒漠环境”为题,通过例举世界和我国主要的荒漠类型,归纳全球荒漠的分布规律,并指出我国主要的荒漠分布,增加对祖国自然地理的了解。
近距离对荒漠植物形态结构进行观察、描述、比较,识别若干种常见荒漠植物,探讨荒漠植物与环境相互适应的关系,通过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相关生物学现象进行解释说明。
实践课展示
01
以设问的形式引出课程主题。“同学们去过荒漠吗?荒漠中生长植物吗?荒漠植物是怎样适应荒漠条件?”
向同学介绍荒漠的类型、特征、我国的荒漠分布、荒漠植物,引出植物对荒漠环境适应的小组研学课题。
02
实践观察。组织同学前往辰山植物园窥探究竟。同学分组观察馆内植物,列举荒漠植物的种类及令大家印象深刻的植物,并举例说明荒漠植物适应荒漠气候所产生的独特的结构特征。结合科普展板的阅读和小组园区探索,说明人类和荒漠植物的关系。
各小组开展研学交流,记录并归纳荒漠中植物形态结构上的共有的特点,讨论这些特点与环境的适应关系。
最后引发思考:荒漠是否需要保护?荒漠与荒漠化有何区别?引导学生讨论和作答。
总结
本次课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们直观的观察具有代表性的荒漠植物,向同学讲授荒漠植物适应环境的结构和特征变化。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荒漠和荒漠化对人的影响,建立植物和环境、植物和人的关系,树立爱护自然,守护环境的生态环保的理念。
优秀案例来源
上海辰山植物园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