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札记🌱166
⛵自然界里有言志的植物,有抒怀的动物,也有现实的人生写意
开始关注飞鸟时,总气愤它们异常警觉地躲离对它们格外友善的我。慢慢地,我感到它们认识了我,见到我不再慌忙。现在,我竟有时抱怨起有些鸟儿,在我拍照满意后仍在树的枝桠上栖留过久——不再拍照对不住它们对我的信任,继续拍,又耽搁我奔向未知的新鲜。
时已入秋,早春的珠颈斑鸠依然天天可见,初夏的那群栖息繁衍的乌鸫好像迁徙走了许久未睹踪影,师院校园里盛夏出现那两只戴胜只要去了总会重逢,前几日那只红尾伯劳雌鸟这几天没再遇见,或许它知道我口袋没给它装点面包失望地躲避了我。
它不知道,我最近记起了唐菖蒲(鸢尾科唐菖蒲属多年生草本),到各公园,到城中村的街头巷里菜地,但总也寻觅不见。但我确实怠慢了那只红尾伯劳。
唐菖蒲是世界四大切花(月季、香石竹、菊花、唐菖蒲)之一,这四种切花的产量和销量在世界上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学植物分类时,我在长大的塔城见过唐菖蒲,是在一锡伯族同学家的院落里,烈日下水红色的一长串花朵鲜嫩淑傲,葳蕤挺拔,当时我说叫什样锦,因为我留存一张高中时收藏的这花的明信片,但同学说叫“霸王鞭”,我不得不承认这名字是挺形象,而且颇有诗意——楚霸王既有虞美人的牵绊,又执这般一条怕寒怕涝喜酸性土的“花鞭”,注定无面目见江东父老。
不过,唐菖蒲叶剑形花若兰,确实有一个别名叫剑兰。其基生叶剑形,互生,排成二列,草绿色。花茎自叶丛中抽出。穗状花序顶生,每穗着花8-20朵。我觉得这柔弱的花初秋也开花,虽比不得深秋的菊花,花名挟裏些飒飒西风,也不是太牵强。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中国花卉协会《2023全国花卉产销形势分析报告》指出:“近10年来,我国鲜切花生产稳中有增,主要产区有云南、江苏、浙江、广东等,尤其是主产区云南鲜切花生产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目前市场上鲜切花种类仍以玫瑰、康乃馨、百合、洋桔梗、非洲菊为主,以绣球、菊花、跳舞兰、金鱼草等为辅,满天星、情人草、勿忘我、黄莺等配花在市场也占有一定比例。〞
这原产非洲热带和地中海地区的鲜花,本来就主要在西欧各国、北美栽培,中国种植不多,而关中,土壤还是偏碱性,也许没有引种栽植。
功不唐捐。
在寻找唐菖蒲的日子里,我遇到了豆科决明属的一年生半灌木状草本决明。它长在院墙外的一小丛与唐菖蒲叶片相似的马蔺花间,第一眼我误以为是花生,没几天再瞅,长高了,它的叶片生机勃发,每天上下班路上禁不住停下脚步都欣赏几眼,有一天太阳西下,斜阳里我惊讶地发现它对生的叶片闭合在一块,我知道的还有同是豆科植物的合欢、含羞草,它们晚上也睡眠,也许次日清晨植株更加蓬勃昂扬。
为什么呢?忆及青春?还是在意昔日同学说我“现在似乎很闲适〞?
以少年时的思维揣摩,闲适好像是个贬义词。我认真地查词典:闲适,是一种心情和生活状态,意味着清闲安适,与悠闲、安闲、逍遥等词义相近,与失落、奔波、烦忧等词义相反。
我一直不向往悠闲的生活,我也已不再是会感到失落、烦扰的年纪,但我习惯了奔波,所以根深蒂固地艳羡飞鸟,所以我在意形容我闲适。
我得再见到唐菖蒲,对比一下人生启航时与现在即将泊岸时对“霸王鞭”的感受。
我唐朝的乡党白居易《与元九(元稹)书》中写道:“至于讽谕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澹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
与查索到的译文不同,我理解:“合”,意交锋,如合刃、合兵;“迂”,意曲折、含蓄。是讲:至于那些讽谕诗,思想激切而言语朴实直率,闲适诗心思淡泊,文辞迂缓曲折。以质朴对决含蓄,人们不喜爱也是应该的。
我乡党的讽谕诗,表达的是造福天下的志向;闲适诗,侧重表达自我修养的心态。其代表作应该分别是《卖炭翁》和《长恨歌》。
正是:言志兼济,抒情独善。
而我,贱若草芥,半个世纪的追梦求索中,本性像不能生长在碱性土壤里的唐菖蒲,磕绊中也学会了像决明应激光照,休养好自己。少年时喜欢文学热爱花卉,工作闲暇,我告诉自己成长没有止境,不再喷薄诗歌的激情,却积淀有植物的一点点知识和人生的一点点感悟,写了百十篇记录大自然的札记,怎么就成了闲适?……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年轻时认真读过毛泽东《矛盾论》的我,怎么就能够闲适?……
告别造林,转向野生动植物保护岗位的两年多时间,年过半百的我逼迫自己又开始学习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知识,我总给孩子讲不懈怠不放弃,所以我坚持不懈地寻找和纪录着我所能遇见、认知的大自然的物种。这使得我邂逅了很多美感和神奇,特别是鸟类,为我徐徐展开大自然更为灵秀更为瑰丽、我曾没有想象过的丰富多彩的画卷。
我曾看过一段视频,为动物也可歌可泣的伟大母爱而热泪盈眶:一只小羚羊在过河时被鳄鱼盯上,但它的妈妈拼命冲过来用自己身体挡住了鳄鱼,庇护住小羚羊,自己却被鳄鱼吞食。我学习鸟类知识,看了不少亲鸟共同喂养雏鸟的画面。我自己也观察到乌鸫鸟阻拦孩子不让吃林下投喂的米粒而驱赶它们去草地捕虫的行为。
昨天早晨我又偶尔观察并拍到一对白头鹎的爱情。
白头鹎,也叫白头翁,雀形目鹎科小型鸟类,为鸣禽。略带羽冠,额、冠羽前部黑色,自眼至冠羽后部白色,颊部至颈侧和颈背黑色,耳羽白色并带有多少不一的淡褐色,背部和两翼覆羽橄榄绿色,尾羽及飞羽黑色并具橄榄绿色羽缘,喉部白色,胸部具1条不明显的淡灰色横带,腹部灰白色。虹膜深褐色,嘴和脚黑色。
生活栖息于低海拔的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区的林地、灌丛、农田、果园、城市公园和小区绿地等环境。
繁殖期成对活动,其余时间常集群活动。主要以各类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以及果实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繁殖期为4-8月。营巢于灌木或树上,以干草根茎、细枝、树叶等筑碗状或深杯状巢,内垫以细草茎等。1年繁殖1窝或2窝,每窝产卵3-5枚。孵化期为11-12天。晚成鸟。
晚成鸟是说雏鸟须留在巢内由亲鸟喂养长大。
昨天我看到的是一对白头鹎,因为两只尾巴不同,雄鸟尾长尖削些,雌鸟尾短宽厚点。雌鸟喙上衔着虫子,静默无声,它先栖落枯枝,然后那只雄鸟飞来掩身枝叶间,雌鸟先望向雄鸟,雄鸟鸣叫几声后也安静下来,相互对望了一下后,雌鸟望向别处,雄鸟紧随其目光,望向不远处的竹丛。它们似乎闹矛盾了,过了一阵,它们一同望向前方,转而又都望向竹丛。
我静静地观望着,遐想它们的寂静。有观鸟者说,如果鸟巢跟前有人,出外寻枝觅食的鸟儿每次往返时,雄鸟总是张扬地从空中掠过,在高枝上不停地跳跃、鸣叫,吸引人们视线,而雌鸟却嘴衔筑巢用的草茎或喂养孩子的食物,悄无声息地低飞潜入窝巢。或许是它们看见了我,担心我会发现窝巢,所以争论要不要赶紧喂雏。它们是怎么走在一起的?两只鸟似乎都倔强,许久栖落着,没有声音,也没有飞走。
求偶期,雄鸟多依靠华丽的羽毛、婉转的歌喉、过硬的捕虫本领吸引雌鸟,雌鸟也希望伴侣英俊而忠诚,能共同繁育后代。白头翁一般呈现一夫一妻制,即每对鸟只会相互配对,互相协助筑巢、孵蛋、育雏。厦门的观鸟人士曾观察了一只白化的、没有华丽羽毛的白头鹎“一闹(鸣叫)二跳(飞翔跳跃)三抖动(翅膀)〞,终于求偶成功的过程。
那么,雌鸟也很多,哪一只怎么样才能博得心上鸟的青睐?有研究者发现,雌鸟会通过飞翔、疾速扇动翅膀、高频鸣叫展示自身的健美和生育能力,鸟类的爱情很简单,就是繁衍后代。
有传说,鸳鸯、天鹅,还有白头鹎,是人类学习爱情的典范,这些鸟一生只爱一次,一个配偶,彼此忠诚,一起生一起死。有报道,在湖南省武冈市区看到有只白头鹎小鸟哀鸣、盘旋、抓拖几个小时,就为了带走它死去的同伴。“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报道者惊叹:鸟儿竟情深至此!白头翁白头偕老,名副其实。
这样美丽的爱情故事,讲给现在的孩子——要在对的时间找到对的人,像飞鸟,彼此健壮,相互欣赏,就能共同生活,抗击风雨,繁衍生息。
他们竟然不以为然:
“人不是动物,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两只情投意合的鸟儿,都有飞翔、筑巢、捕食的能力就足够了,筑巢有大自然的枯枝落羽,喂养有大自然的虫儿芽儿,雏鸟也不会依赖原生家庭,学会生存就飞向远方。每只鸟都一样。”
“农耕时代,人与飞鸟差不多,男人身体强壮,耕田砍柴,女人心灵手巧,织布做饭,共同生活,白头到老。每个家都一样。”
“现在,每个年轻人能一样吗?所以还会有纯粹的爱情吗?”
好在我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我相信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指出,世界存在的基本特征有两个:一个是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另一个是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的确,人与人不同,有的人一出生在罗马,有的人一生风雨兼程,风餐露宿,也没能抵达罗马。世界普遍联系,我也不否认,有些年轻人社会关系与生俱来,一路被庇护被福泽。但世界也永恒发展,如果真的才干卓越、内心强大,在永恒的变化中,在真实的因果转化中,天道酬勤,功不唐捐,定会走向成功。前提是:成功是什么?在我的世界观,成功简单的就是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世上没有可复制的人生,也没有可模仿的爱情。而时间“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这是永恒的。
我想起几十年已经陌生的一句话——“人来到这个世界,总是要留下一些痕迹的。在我们享受着前人创造的不断进步的文明,享受着这个世界物质与精神的财富时,我们该给后人留下什么?”最早,看到它应该在大学的图书馆里。而现在,对图书馆、对书店、对知识的确有些恍若隔世的感觉。
正拥有火红的青春的孩子们,正穿越学习创造的岁月的孩子们(包括年过半百的我), 都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孩子们,一位诗人的说过的话,还不到百年,你们应该根植于心灵——
我也深知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的人生阅历让我懂得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我更坚信一个人的心灵是衣食住行填塞不满的。
大道至简,返璞归真,希望我们以最真实、最自然的心态去拥抱人生。
我幸运地享受过共和国的高等教育,虽然孩子小时候说我上个农业大学,就是个种树的农民。
但昨天,看过白头鹎夫妻树丛中的相伴,望见没有树荫的公园里在健身器材下躲避烈日的两个顽皮的小孩子,我不知怎么也是眼睛迷濛,为自己。
“我要种树/给我的祖国/因为我不愿意看到/我的母亲衣着褴褛”,37年学林务林种树护树,在今天,树荫遮盖着我走过的光阴。我怎么敢闲适?……
孩子们,我们父辈没几个喝过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我比其他同龄人幸运些,我小时候在遥远的新疆经常喝醇香放盐的奶茶,这奶茶浸洇了我善良朴素但向往远方的心灵。
如果今天,有哪个小伙子或者姑娘请你喝香甜的奶茶,请珍惜这一份纯真这一份心意,不要问她(他)有没有经常喝奶茶的零花钱有没有奶牛有没有奶茶店,我相信她(他)可能给爸爸妈妈都没买过奶茶,请珍惜这一如高洁的花瓣的,纯真的情谊……
2024.8.11-12.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