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前胡--植株:图片来源:本草植物
白花前胡是当前市场主流产品,而白花前胡的应用以其浙江淳安(浙前胡)、安徽宁国(宁前胡)和江西上饶(信前胡)最为道地,且是古籍中常出现的白花前胡的三大主产地,被认为其药材质量较佳。随着前胡野生资源的枯竭,其栽培已趋于常见,且非道地产区的引种栽培大面积出现,如重庆涪陵,贵州安顺,遵义毕节等,发展迅速,但较道地产区前胡质量差。
对于前胡入药历史的考证,前胡之名始载于《名医别录》,但就其原植物形态及药材性状均为提及,因此关于前胡的基原无从考证。而结合对古文献的研究,许多学者发现关于茈胡的记载,结合现代植物分类学,推测出茈胡为现在入药的白花前胡,而茈胡最早则出现在《五十二病方》中,随后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据此可知前胡入药历史的悠久。对于前胡植物形态详细描述则可追溯到《本草图经》,但根据其记载,入药前胡有5个基原,但根据其形态的描述,《图经》中记载的质量佳的为白花,苗似斜蒿,可证明所用前胡为白花前胡。
白花前胡--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
紫花前胡--植株:图片来源,本草植物
作为单独品种入药,很多药农和经销商在一开始都显得极不适应,还有用其做前胡入药,因此前胡的伪品就有了“紫花前胡”。那么紫花前胡产地如何呢?紫花前胡主产于河南、湖北、江苏、湖南、广西、广东,江西的修水县产量也很大。但究其道地性,根据古文献记载未有明显的记录,因此也就作罢了。
作为药用,紫花前胡在古时亦有记载,根据《本草图经》性状描述,紫花前胡在其记载中用作前胡、滁州当归,出现了一物多种用途的情况,而在《植物名实图考》将紫花前胡称为“土当归”。可见在古时紫花前胡入药比较混乱。
根据现有标准可知紫花前胡常于秋、冬二季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晒干。后润透,切制薄片制成饮片,以供药用。紫花前胡具有降气化痰,散风清热。用于痰热喘满, 咯痰黄稠,风热咳嗽痰多,其功能主治与前胡相同,所以两者常相互应用。
由于两者功能相同,又因为两者干燥根性状极为相近,从性状上区分较为困难,所以市场上出现了两者相混或直接用紫花前胡(价格便宜,质量较前胡差)充当前胡的情况时有发生。那么怎样区分两者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两个层面上区分,一是原植物区分;二是借助显微进行鉴别,下面就一一介绍。
一、原植物区分:主要从两者叶、花和果实上进行区分:
前胡叶片对比(左为白花前胡,右为紫花前胡):图片来源,本草植物
2、花不同:主要集中在花色和总苞上,白花前胡:花白色,总苞片为线形;紫花前胡:花紫色,总苞片卵形。
前胡花序对比(左为白花前胡,右为紫花前胡):图片来源,本草植物
3、果不同:主要看有无毛,白花前胡:双悬果实表面有毛;紫花前胡:双悬果实无毛。
前胡前胡对比(左为白花前胡,右为紫花前胡):图片来源,本草植物
二、药材或饮片显微差异:
主要差异在两者横切面上,主要区别点是木质部中有无木纤维和散在的油管。白花前胡:木质部中有明显的木纤维和散在的油管;紫花前胡:木质部中无明显的木纤维,没有散在的油管。
以上即为前胡整体鉴别特点,整体总结如下表:
类别 | 白花前胡 | 紫花前胡 |
叶 | 叶无柄,叶缘有缺刻 | 叶有柄,基部常膨大呈叶鞘,叶缘为规则的细锯齿 |
花 | 花白色,总苞线型 | 花紫色,总苞卵形 |
果 | 果有毛 | 果无毛 |
显微鉴别 | 木质部有木纤维和散在的油管 | 木质部少见木纤维,没有散在的油管 |
此文仅是个人感受,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交流。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