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札记🌱148
行走的榆槐
在齐齐哈尔市龙沙公园里有很多白榆古树,高大茂密,枝柯横斜,树冠蔽天。那个雨天清晨,又看到大榆树,我就想起了塔城最早的人民公园,那里也有许多高大的榆树遮天蔽日,像嫩江内水流过龙沙公园,乌拉斯台河流经塔城的这个公园,齐齐哈尔罗西亚大街有个俄国铁路人修建的俱乐部,而塔城这个公园当时也有俄式建筑风格的俱乐部,可看电影可跳交谊舞。
重要的是,我想起中学里的暑假到这个公园晨跑时,经常会遇见父亲在公园散步,他手里经常捏着枯干的掉落地上的榆树枝,散步回来也顺手扔在家里的灶台旁。那时,父亲比我现在的年纪还要小点……
一句话,我对榆树是从小熟悉的,爬树采摘过榆钱,学树木学时,白榆、垂榆、圆冠榆、裂叶榆都见过。
抛开杨柳,相对于榆树,我来到关中过见到最多的是槐树,而榆树鲜见,即使关中北边叫榆林的地方,我去过几次,但印象深刻的是柳树、樟子松,也没榆树的记忆,犹如当时学树木学时,我仅仅只见过龙爪槐。
然后,我就发现,榆树多生长在遥远僻静的地方,而槐树就伫立在内地人口密集的城镇、村庄。
我见过无数的槐树古树,渭南的(包括白水冯家山村的“天下第一槐”、老家合阳潘家山的“龙槐”)、歧山的、天水的、山西的,但却没有见过一棵野生的槐树。
《山海经·中山经》记载的“东三百里,曰首山,其阴多榖(gǔ,构树)、柞,其草多术、芫,其阳多㻬琈(tūfú,一种玉)之玉,木多槐。”足以证明槐树是原产我国的。
槐树,别名国槐、家槐,豆科槐属落叶乔木。高可达25米,树皮暗灰色或黑色,小块状裂。小枝光绿色,有明显的淡黄褐色皮孔。小叶7-15,卵状矩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叶轴微有毛,下面有白粉及平伏毛。圆锥花序,花淡黄色。荚果串珠状,长2-8cm,熟时 黄绿色;果皮肉质,含胶质,不裂;种子1-6,肾形,黑褐色。关中花期6-7月,果10月成熟。
原产我国,现野生者极少,多为栽培。北自东北南部、内蒙古、新疆,南至广东、广西及西南各省普遍栽培,以黄河流域分布较集中,多见于山麓、山腹、平地及村落附近,东部在海拔750米以下,湖北西部山区可达1200米。日本、越南、朝鲜也有国槐分布,朝鲜见有野生国槐。
中等喜光,对土壤要求不苛,酸性、中性、石灰性及含盐不超过0.2%的土壤都能生长。在深厚湿肥的条件下,生长较快,寿命长,各地多见有百龄以上的古树,根系深,萌芽力强,较耐旱。
木材淡褐色,质坚重,有弹性,耐水湿,结构略粗,建筑、家具、车船、农具等用材;花蕾烘干后可做黄色染料;花亦为良好蜜源植物。花、果、根、枝、皮和树脂均入药。花分槐米(槐花蕾)、槐花。花、果苦,寒,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皮祛风湿,消肿止痛。树脂化涎。叶治肠风溲血、痔疮、疥癣、疔肿和湿疹。嫩枝治崩漏带下、心痛、目赤等。根治喉痹和蛔虫病。植物各部也可做土农药。花、叶、茎皮和荚果有毒。花和果中主要含多种黄酮、异黄酮和甙类,种子含金雀花碱、苦参碱等生物碱。人食槐花(非刺槐花)和叶后中毒症状为面部浮肿,皮肤发热、发痒。叶和荚果人食后可刺激粘膜,产生疝痛,下痢。
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及烟尘等抗性较强,为北方地区的重要用材、行道树及“四旁”绿化树种。
相比较榆树,槐树文化内涵博大深厚。
西周时期,我国就有槐树的记载。
《周礼·夏官·司爟(guàn,古代祭祀时为祛除不祥而举火)》曰:“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疫”,东汉郑玄注:“郑司农说以鄹zōu子曰:‘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冬取槐檀之火。’”这最早记载了先民取火用火的方法。有学者认为,缘于古人崇拜火,从而膜拜槐树。
而《周礼·朝士》载:“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意为周代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三公朝天子时,面向三槐而立。故后人以三槐喻三公,槐用于指代官职。
至此,槐树在古代象征着权位、显贵和吉祥:
1.古汉语中槐官相连:如槐鼎,比喻三公或三公之位,亦泛指执政大臣;槐位,指三公之位;槐卿,指三公九卿;槐兖(yǎn,古代上公穿的礼服),喻指三公;槐宸chén,指皇帝的宫殿;槐掖,指宫廷;槐望,指有声誉的公卿;槐绶,指三公的印绶;槐岳,喻指朝廷高官;槐蝉,指高官显贵。此外,槐府,是指三公的官署或宅第;槐第,是指三公的宅第。
2.象征科举及第:隋唐开始,科举考试关乎读书士子的功名利禄。古汉语常以槐指代科考,考试的年头称槐秋,举子赴考称踏槐,考试的月份称槐黄,因槐象征着举仕有望、三公之位,“槐”、“魁”又相近,祈愿得魁星神君之佑而登科入仕。
3.表达怀祖和先祖庇护后代如意:槐树还是古代迁民怀祖的寄托,也是吉祥和祥瑞的象征。
在民间文化中,槐树有时会被视为鬼树,这是因为槐树在古代很多的传说中,树身吸附一些邪恶的精怪、鬼魅;槐树生长迅速,往往树干空心,使得蛇、鼠、鸟等会在树干中筑巢,让人感到不安;“槐”又是由木和鬼字组成,一些人出于对未知的恐惧,或因为生活不顺遂,而产生联想认为槐树是一种不祥之木。
在今天,槐树是人们同根怀祖的文化与情感认同。的确,最原始天然的槐树无迹可寻,但千年古槐矗立不倒,中国的大街小巷、村头巷尾、房前屋后生长着亘古的大槐树。
据查索,我国最古老的槐树是位于甘肃平凉崇信县被称为“华夏古槐王”的一株国槐古树,古槐高26米,胸围13米,距今3200年。2023年10月,作为“最美古槐树”入选“全国100株最美古树”。
再说说朴实卑微的榆树。
白榆,别名榆树、家榆,榆科榆属落叶乔木。高可达25米,胸径1米;树冠近圆形或卵圆形,树皮暗灰色,纵裂而粗糙;枝条细长,灰色。叶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尖或渐尖,基部近对称,叶缘常具单锯齿,侧脉9-14对,无毛或叶下面脉腋微有簇毛。花先叶开放,两性,簇生;花萼4裂,雄蕊4。翅果近圆形或卵圆形,果核位于翅果中部,熟时黄白色,无毛。花期3-4月,果4-6月成熟。
产东北、华北、西北及华东等地区,为东北平原森林草原区野生乔木主要代表种。东北、华北、淮北和西北平原栽培普遍,常见于“四旁”、山麓和沙地,一般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下地区,天山可达1500米。苏联、蒙古及朝鲜亦有分布。
喜光,耐寒,抗旱,在降水量不足200mm的干草原区亦能正常生长。喜肥沃、湿润土壤,但对土壤要求不苛,干燥瘠薄土壤及固定沙丘也能生长,耐盐碱。根深,主侧根均发达,纵横交错密集,抗风力强。生长快,寿命长。对烟和有毒气体的抗性较强。种子繁殖。
木材略硬重,结构粗,花纹美丽,易挠曲,可供车辆、家具、农具等用材;树皮纤维坚韧可代麻;树皮及根皮具粘液,可做造纸糊;树皮磨粉呈有粘性的榆面可食;嫩果实俗称榆钱,可生食或炒食。种子含油率18.1-25.5%,可榨油供食用或工业用;叶可为饲料;榆树的果实、树皮、叶,有利水、通淋、消肿、安神、祛痰止咳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失眠,暑热困闷,痰多咳嗽,酒皶鼻等。为东北、华北、淮北及西北“四旁”绿化、用材林、防护林和轻盐碱地的主要造林树种。
《说文》载:“榆,枌(fén,白色树皮之榆)。从木,俞声。”又载:“俞,空中木为舟也。”俞是独木舟,而榆木是制独木舟的上好材料,故“木”和“俞”组成的字是指榆木是制独木舟的树种。
《诗经·唐风·山有枢》以“山有枢,隰(xí,低洼而潮湿处)有榆。”记载有榆树。
先秦时,人们就已发现榆树的救荒功能。《神农本草经》称,榆树皮“久服轻身不饥”,将之与“槐实”“枸杞”等,同列为“上品”。
过去物质匮乏,包括上世纪的六十年代,人们经常把榆树的果实“榆钱”、树皮粉面揉在玉米面里替代粮食食用。
榆树长有榆钱,“榆〞音同“余”,人们认为榆树是富余的象征。在甘肃河西走廊,一直有“前槐后榆”的庭院种树习俗,祈求富贵和多子多福。
同时,因榆树木质坚硬,“榆木疙瘩”一词又用来比喻一个人思想不开窍或执拗较真,这是取其难解难伐之意。
中国最古老的榆属植物发现有榔榆古树,树龄已有1700年。这棵古树位于陕西咸阳永寿县甘井镇境内,树高近20米,树粗6.71米。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的滦河源国家森林公园里,有一个叫“榆木川”的重要景区,因3万亩的天然榆树林而得名。这里的榆树树龄大部分都在百年以上,是中国乃至亚洲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尚存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天然榆树林之一。
2023年10月,河北张家口赤城县样田乡上马山村一棵树龄约650年的白榆入选全国10株“最美古榆树〞之列,该古榆树高28米,胸围7米。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天山天池景区船坞的白榆也作为“最美古榆树”入选“全国100株最美古树”,这株白榆是生长在海拔近2000米地方的唯一一株榆树,树龄达185年,传说为天山天池的“定海神针”。
写到这里,由衷感谢编写《树木学》教材的林业前辈们,他们讲白榆分布,“天山可达1500米”,确实是对后人高度负责的。所以,依据教科书论述,我相信鄂西一定还分布生长有野生槐树。
虽然先熟悉榆树,再亲近槐树,但有“槐榆”一词,槐在前,古人钻木取火,四季所用木材不同,春用榆,冬用槐,古汉语以槐榆比喻时序。我思量:槐榆,是讲槐树冬日取火应该更为重要,而非槐官的缘故。
槐火仅指槐木所燃之火,而榆火用典又表示“春景”。
就感恩地想:父亲曾经拾拣、母亲慢慢燃烧的榆火依然给予着我永远的温暖和希望。
2024.7.12.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