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保护动态

迁地保护研究13年,昆明植物园的西畴青冈首次结实

媒体:原创  作者:植物园联盟
专业号:植物园联盟 2021/7/14 13:33:20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定植于所史馆(昆明植物园原科研办公楼)前的一株西畴青冈(Cyclobalanopsis sichourensis Hu)结出了形似小馒头的幼果,这是该物种首次在昆明植物园开花结实。

西畴青冈为壳斗科(Fagaceae)青冈属(Cyclobalanopsis)常绿乔木,小枝有沟槽,叶片上部有疏锯齿,叶背粉白色有梳毛,其坚果大、扁球形,直径3-4cm,高可达2cm,由木质化壳斗完全包被,同青冈属其它物种均不同。西畴青冈是世界广为关注的极度濒危物种,在2010年云南人民政府批复的《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2010-2015)和紧急行动计划(2010-2015)》中被列为亟待拯救保护的62个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之一。在NSFC-云南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高风险灭绝机制及保护有效性研究(U1302262)”和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中国西南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调查与种质保存(2017FY100100)”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团队(极小种群保护团队)对西畴青冈种质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同时,系统开展了其保护生物学研究。目前,该物种仅发现6个分布点共17株,分布于云南省东南部西畴(4个分布点)、富宁县(1个分布点),以及贵州省册亨县(1个分布点)海拔900-1525米的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分布面积仅12700m2。

西畴青冈扁球形壳斗(全包坚果)(孙卫邦摄于2015年11月11日)

西畴青冈扁球形坚果(俗称:种子)(孙卫邦摄于2015年11月11日)

2008年,为了对西畴青冈进行抢救性保护,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周浙昆研究组从富宁县采集了一批西畴青冈种子。昆明植物园采用这批种子开展繁育技术研究,成功培育了一批苗木,2010年定植于园区开展迁地保护生物学观察研究。为了便于观察和体现保护园艺学(Conservation Horticulture)的内涵,其中1株定植于昆明植物园原科研办公楼前,与其它物种共同组成了园林景观突出的人工植物群落。极小种群保护团队对迁地保护的西畴青冈进行了长达12年的系统观察,终于在今年发现了定植于植物园原科研办公楼的植株开始结实,该株高约7m,胸径约19cm。此植株的结实标志着西畴青冈在昆明植物园实现了“从种子到种子”的迁地保护,说明了其较广适应性,种质资源发掘利用前景广阔。西畴青冈树形优美,幼叶鲜红,果实大而美观,是优秀观赏树木,可以开发成行道树;其果实中富含淀粉,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昆明植物园繁育的西畴青冈幼苗(孙卫邦拍摄于2008年9月4日)

昆明植物园原科研办公楼前的西畴青冈幼树(孙卫邦拍摄于2013年8月17日)

迁地保护于昆明植物园西畴青冈鲜红的嫩叶(孙卫邦拍摄于2020年7月16日)

昆明植物园的西畴青冈幼果(陈智发摄于2021年7月10日)

昆明植物园的西畴青冈叶背面(陈智发摄于2021年7月10日)

据悉,分布于富宁的西畴青冈已建立了保护小区,对每个单株及其生境进行了保护。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极小种群保护团队先后成功培育苗木2000余株,同马关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富民县林业和草原局、大理云龙漕涧林场等单位合作,较系统的开展了近地保护(near situ)、迁地保护(ex situ)、回归自然与种群恢复重建(population reintroduction and restoration)等抢救性保护,共定植苗木1600余株,成效显著。西畴青冈已经脱离了险境。

昆明植物园首次结实的西畴青冈植株(陈智发摄于2021年7月10日)

回归马关县古林箐的西畴青冈(孙卫邦拍摄于2014年10月30日)

阅读 1187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