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第二个周日是母亲节,北京猛禽救助中心接到电话,有猛禽需要救助。
发现地是一家养老院,老人们在院子里发现了一只白毛儿小鸟。康复师赶过去见到了这个小家伙:
是个红隼宝宝,估计出生10天左右,编号230504-23年5月接救的第4只鸟,为了方便我们称呼TA为“蛋生”。
通常像蛋生这么大的宝宝还不能站立,也不太容易从窝里掉出来,但总有例外,首先这是红隼,在筑巢方面极其随意,客气地说是较为简陋,不客气地说就是根本不挑地方。
讲究点的:找个树洞或者其他鸟的废弃鸟巢;
这个巢挺好的但显然不是红隼的,估计是个喜鹊窝,可能是抢的也可能是废弃的。鸠占鹊巢这里的鸠就是指的红隼,而不是斑鸠。(图片来自网络)
不讲究的:在花盆、空调室外机上捡几根树杈子象征性铺一下;
这算是讲究还是不太讲究有点争议,对红隼而言其实应该归类为讲究的了,毕竟弄了几根树杈子,而且还不是白来的窝。
特别不讲究的:直接下蛋。
花盆放久了系列,这个其实还不算很差,还有红隼直接下蛋在空调室外机台子上,因为蛋滚落楼下被人发现……(图片来自网络)
这种简陋的条件万一遇到恶劣天气,或者孩子生多了“家”里挤了点,还不会爬的雏鸟掉下来也时有发生。
可以参考我们上一期讲过的红隼家族,人见人说太凑合,殊不知在红隼里算得上是讲究家庭了。
蛋生没有那几个红隼的好运气,我们没能找到TA的家,只能带回中心了。
全身检查没发现什么外伤,只是精神不太好看上去有点“蔫儿”。
对这个年龄段的雏鸟,每天的喂食就是个大工程,在野外他们的妈妈需要把食物撕成小块,对我们来说除了要把食物处理成小块,还需要按体重定时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除了食物要精心准备,为了避免雏鸟产生“印痕行为”,也就是把人类当成他们的妈妈,每次喂食前康复师也要精心打扮:
第一步:
戴上面罩,把自己伪装成一棵大树;
第二步:
请出我们的“金雕干妈”
第三步:
喂食
“金雕干妈”特写——背景的两个宝宝是19年接救的,是拆除电塔时发现的刚出壳雏鸟初代“蛋生”兄弟/姐妹/兄妹/姐弟,已经在当年通过测试放归了。
这个过程每天要重复4次。
崽崽吃饱了肚子,精神也好多了。
再过两周TA可以自己吃东西就不再需要“金雕干妈”喂了;TA会慢慢褪去绒毛,长出正羽,就会搬去室外笼舍和小伙伴们一起练习飞行;再往后,TA的飞行能力和捕食能力通过评测,就可以重返自然了。
到中心的第八天,蛋生体重从进来时的74g飙升到180g,我们尝试把食物放在盘子里,离开了“金雕”干妈的小蛋生丝毫没有不适应,风卷残云一般吃完了。
第10天,蛋生体重已经达到212g,和成鸟体重差不多了。
待续~欢迎围观蛋生宝宝的成长!
其他“代理妈妈”的故事:
考拉→考拉故事:虽然不能爬树,但是我可以做点别的
非洲象→大象孤儿院:照顾弟弟的小姐姐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