鲎(hòu)是地球上少数存留的“活化石”物种之一。6月20日是“国际鲎保育日”,在北海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1000只4~8龄的大规格幼鲎被放回到大海。
工作人员将幼鲎放流至大海。任妮 摄
记者了解到,广西近年来一直开展中国鲎的保护工作,尝试从养殖塘、饵料等技术方面,增加幼鲎成活率,并结合最近研究成果,建立和落实科学放流模式。
据悉,中国是世界上少数拥有丰富鲎资源的国家之一,鲎的数量占世界总量的95%以上。现存的中国鲎资源大多分布在北部湾广西沿海。然而,近30年间,中国鲎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并呈现逐年锐减的趋势,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其升级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自2019年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每年6月20日定为“国际鲎保育日”。
被放流的幼鲎个体。关杰耀 摄
北部湾大学海洋学院副院长、IUCN鲎专家组亚太区鲎工作组联合主席关杰耀介绍,为了提高鲎苗增殖放流的存活率,团队将鲎苗从实验室人工孵化并培育至1龄后,再放到螺、沙虫等海产品的养殖基地上进行混养,待其生长发育至4~6龄阶段再放流。其次,放流时间一般选择在每年4月至9月间、海水温度在20℃以上的时间段。
本次放流活动的组织方北海兴龙公司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该公司目前暂养500只成年鲎用于人工繁育,每年人工繁育幼鲎约20万尾,繁育的幼鲎会全部放回到大自然。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