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首页 > 物种资讯 > 动物资讯

石门村的“新村民”

媒体:文明遵义  作者:内详   专业号:鸳鸯 2024-06-24 11:07:31

“鸳鸯这个鸟特别漂亮,我对这个鸟啊,越来越执着。只要有时间,我们都在凤冈的山山水水里面转。”凤冈县摄影爱好者蒲德友介绍说,鸳鸯本来应该是候鸟,但如今在凤冈县绥阳镇石门村黄泥塘这些河流甚至稻田里都能发现鸳鸯,凤冈的山水非常适合这种鸟的生存。

鸳鸯喜静,但与住在石门村黄泥塘水库附近的村民共同生活,除了青山碧水,更在于村民与摄影爱好者的保护。

为更好保护鸳鸯,石门村的50位村民自发成立“鸳鸯护卫队”,不定期开展巡逻,让鸳鸯安心落户,到现在已经有了两三百只。

“2002年就发现鸳鸯,我们附近的老百姓为了保护好它们,每天早上、下午都要巡查一趟。”“鸳鸯护卫队”队长付启超说。

据介绍,鸳鸯飞来的前三年,每到春天,它们便结伴北归。2015年,村民们欣喜地发现,有些鸳鸯在黄泥塘过冬后留了下来,还在附近的树洞里生下了鸳鸯宝宝。

随着鸳鸯家族在石门村不断壮大,为了更好保护它们,当地政府关停游船、整改企业,摄影爱好者自发成立护鸟群,充当“护鸟使者”。

“2018年我们成立了一个爱鸟群,平常拍摄鸟的时候,如果发现有人对鸟不太爱护,掏鸟窝或者是拿弹弓打鸟,我们都要制止。”蒲德友说。

“爱鸟护鸟人人有责!”摄影爱好者秦礼兴说,他们会将平时拍摄到的一些鸟儿的照片制成展板,利用节假日到县政府广场、学校等地进行宣传。他说,保护好这些鸟儿,就是保护好美丽的家园。

作为乌江水系洪渡河一级支流绥阳河上的一个小型水库,黄泥塘水库是当地6000余人备用水及5000余亩粮田灌溉的宝库,这里水草丰美、水质清澈,也是不少鸟类栖息的乐园和候鸟迁徙的中转站。多年的精心守护,引得300余只鸳鸯北来,成为石门村的“新村民”。

鸳鸯在凤冈安家,只是凤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凤冈把湿地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保护修复湿地生态和水环境,开展植绿护绿行动,加大鸳鸯等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加强对湿地的监测与监管,让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凤冈县营林工作中心主任张万军介绍说,现在大批野生鸟类来到凤冈繁衍栖息,除大批留鸟安居乐栖外,许多湿地还成为多种候鸟越冬或中途“充电”的打卡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凤冈县有野生动物400余种,其中大鲵、鸳鸯等8种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 ━ ━ ━ ━

来源:直播遵义

阅读 181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