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首页 > 保护理论 > 理论研究

暴躁的“外星”生物-峨眉髭蟾

媒体:企鹅号  作者:美丽科学   专业号:峨眉髭蟾 2022-03-26 21:05:41

之前向大家展示过峨眉髭蟾,以及我们寻找它们的经历(观看《峨眉髭蟾》)。

这一次,美丽科学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这种像外星生物一样的奇特蛙类出眠后都会做哪些事情。下面这一视频将会展示出眠后的雄性峨眉髭蟾和它们的一些有趣故事。

出眠历程

每年二月中旬,冰雪消融,溪谷里逐渐恢复往日的生机。

雄性峨眉髭蟾会在这时从冬眠中苏醒过来。此时的温度并不高,只有10摄氏度左右,水温则低至4摄氏度。

这些髭蟾会在深夜出发,前往冰冷刺骨的水中寻找合适的繁殖场所。它们一般会选择裸露出水面的大石头底部的石洞作为自己的领地。

多数峨眉髭蟾会跋涉相当长的距离来选择最佳的石头和石洞,并且繁殖期内峨眉髭蟾不会进食。

每年这个时期,雄性峨眉髭蟾都会在上唇边缘长出10-14个硬质尖刺,用来相互搏斗,争夺领地。体型越大的雄性髭蟾,其尖刺的比例也就越大。

当两只髭蟾看上了同一个石洞的时候,髭蟾的暴脾气就显现出来。雄性之间会使用粗壮的前肢和吻部的尖刺互相冲撞搏斗,经常打得满身是伤。

雌性峨眉髭蟾通常会晚几天出来,它们身型比雄性峨眉髭蟾要瘦小一些,吻部也没有坚硬的黑刺。它们会被雄性髭蟾的叫声吸引,寻找合适的伴侣。

胜利者理所当然收获了爱情。而失败者只能重新再去找一个合适的石洞。当然它也可以自己挖一个洞。

在交配过后,雌性峨眉髭蟾会将卵群粘在石洞的顶部,而雄性峨眉髭蟾会在这里守护卵群,直到其孵化后才离开。

在卵孵化之后,雄性峨眉髭蟾上唇的尖刺也会全部脱落,只留下一排白色的印迹。已经日渐消瘦的峨眉髭蟾会尽快回到山上去寻找食物,补充在繁殖期的消耗。接下来会有更多的生存挑战等着它们。

后记

我们此次前往野外拍摄峨眉髭蟾,一个是为了对过去的峨眉髭蟾素材进行补充,同时也希望能够有新的收获。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在野外发现“带刺儿”的雄性峨眉髭蟾。

▲威武霸气的雄性峨眉髭蟾。

今年的拍摄由于疫情原因耽搁了一段时间,我们原计划2月中旬开始寻找和拍摄峨眉髭蟾,但最后直到2月底我们才有机会前往野外,这使得我们没能拍到所有想拍摄的素材。我们计划在明年的这个时候,再回到山中去寻找和拍摄它们。

▲我在拍摄一条山烙铁头蛇,这是这里苏醒最早的蛇类。图片来自于我们的向导李辉先生。

在拍摄中我们观察到,相比去年的这个时候,峨眉髭蟾蝌蚪的数量锐减。我并不十分清楚背后的原因,但是髭蟾蝌蚪和成年个体越来越少已成事实。且大多数其他的两栖与爬行动物数量也没有很好的保持或提升。这让我们感到十分担忧。自然界的生物与生态平衡是非常容易被打破的,我们希望能够在将来及时的观察到这可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也希望未来人们能够更多地去关注自然,去爱护这些神奇的小生灵。

▲山中有许多这样可爱的小蘑菇。

摄影、文字:缪靖翎

助手:王基巍

顾问:侯勉、李辉

出品人:梁琰

—关于“中国动物”项目—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众多独特的动物。由于环境的改变及过去对动物保护工作重视不足,很多中国特有动物数量锐减。另一方面,有很多美丽的动物就在我们身边,但却很少有人关注它们,相关资料也极其匮乏。

两栖与爬行动物对生态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是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指示器"。但与鸟类和哺乳动物等相比,它们却经常被人们所忽视。现阶段“中国动物”项目以高品质的影像记录和展示我国两栖与爬行动物以及它们生存环境的美丽,并希望能以此加强公众对濒危动物以及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阅读 2039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