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成语叫做“鸠占鹊巢”,它描述了斑鸠在自身不筑巢的情况下,强行占据喜鹊的巢穴,常常用来比喻强占他人住房、财物或空间的含义。而在动物世界中,许多动物也会利用自身较大的体型和力量优势,去占领其他动物的巢穴,这种行为体现了动物生态中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近日在青海,工作人员利用红外摄像机观察到嘉塘草原上的两种顶级“网红”动物——藏狐和旱獭,经常在同一个洞穴附近发生争斗。推测可能的原因为争夺洞穴的居住权,也可能存在藏狐试图捕食旱獭幼崽的情况,而旱獭则在尽力保护自己的后代。
据工作人员介绍,藏狐作为食肉动物,也会捕食旱獭,特别是旱獭幼崽。然而,更多情况下,藏狐会选择占据旱獭的洞穴,驱赶走旱獭。这主要是因为藏狐惧怕遇到其他猎食者,且其挖掘洞穴的能力较弱。而旱獭拥有强壮的前爪,善于挖掘和建造巢穴,这种巢穴对体型类似的藏狐来说也十分适宜。
在面对藏狐的侵占时,旱獭常常会站立起来,使自己的体型看起来更大,以此试图吓走藏狐以保护自己的领地。然而,藏狐作为食肉动物,其体型通常比旱獭稍大,捕猎技巧和攻击性也超过旱獭。因此,在争斗中藏狐通常会占据上风。
藏狐为何非要抢土拨鼠的洞穴?
藏狐和旱獭,虽同为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穴居动物,但属于不同的动物物种。藏狐属于犬科狐属的食肉动物,而旱獭是一种大型啮齿动物,又被俗称为土拨鼠。
藏狐之所以要抢夺土拨鼠的洞穴,主要原因是它们自己不具备挖掘洞穴的能力,而在繁殖期间,它们又会将幼崽产在洞穴中以保护后代。因此,为了实现自身繁殖利益的最大化,藏狐通常会选择将土拨鼠驱赶走,从而占据其洞穴。
此外,在食物链中,藏狐经常捕食啮齿类动物,因此也会偶尔捕食土拨鼠。然而,藏狐与土拨鼠之间的关系并非单纯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藏狐还需利用土拨鼠来满足自身的需求,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从藏狐的角度来看,它们会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来选择驱赶或捕食土拨鼠。
最后,藏狐之所以要抢夺土拨鼠的洞穴,主要也是为了自身的安全。在高原地区,树木稀疏,缺乏遮蔽物,藏狐很容易成为狼、豹子等猛兽和猛禽的目标,为了生存,藏狐只能抢夺其它更小动物的洞穴。
藏狐的脸型为什么那么奇怪?
一眼望去,藏狐的外观与其他狐狸差异显著:其体型较为肥胖,腿部相对较短,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方字脸型,非常规整,搭配上它那小小的眯眯眼,营造出一种充满鄙夷的目光。这种眼神看似随意,却流露出对周围环境的蔑视,显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
关于藏狐的方字脸型,这其实与其头部特殊结构有关,为了适应青藏高原的寒冷气候,藏狐的耳朵、嘴巴、鼻子和吻部等部位都相对较小,并不突出。这种结构减少了体表散热面积,使得藏狐的脸型看起来更加方正。此外,为了捕猎的需要,这样的脸型有利于藏狐在浅洞中捕食啮齿类动物。
如今,藏狐在网络上已广为人知,它在环境生态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食物链中的一员,藏狐主要以鼠兔和啮齿类动物为食,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藏狐已被列入“三有”保护动物之列,严禁非法捕猎。
关注六维自然 顺其自然认识大自然!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