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珍稀程度堪比大熊猫,也被称为“国宝”,目前仅有不到3500只。它们分布于滇西北和藏东南,金沙江与澜沧江之间一个狭长窄小的地域,常年生活在海拔3200米至4600米的雪线附近。
早在19世纪中期,在滇西北出现“雪猴”的传闻就传到了国外。后来,法国人来到云南猎到了7只滇金丝猴,带回了巴黎,并将滇金丝猴以一位采集者的姓“Biet”命名为一个新种发表。直到20世纪30年代,国内科学家才将视野转向滇西北。在此之前,当地的动植物大多都是以外国人的姓名命名的。
滇金丝猴曾一度濒临灭绝,在当时没有关于它的资料,连一张关于滇金丝猴的照片都没有,当时只有当地村民和猎人远远看到过猴子。一直到1983年,云南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之后不少科学家来这里考察,滇金丝猴才慢慢进入大众的视野。
白马雪山保护区位于云南迪庆州德钦、维西县境内,是滇金丝猴的王国,种群分布最为集中。现如今游客唯一能够近距离看到滇金丝猴的地方就在这里。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位于维西县塔城镇一个叫作响古箐的村子里,于2009年建成,主要是为了保护滇金丝猴及其栖息地。
响古箐的猴群是在护林员、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从大群中分离出一个小群,留在响古箐展示区繁衍生息至今。说到这群猴子,就不得不提以余建华为代表的护林员们,没有他们的努力,滇金丝猴就不会进入大众的视野。
最初滇金丝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传说,护林员在雪山上追踪一两个月,能看到猴屁股就万幸了,更别说分离出一个种群。护林员们从1999年到2009年,寻找了十年时间,才慢慢和猴子熟悉起来。大众才得以在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猴群展示区看到这群可爱的雪山精灵。
现如今生活在响古箐的滇金丝猴已达68只,分为11个家庭。这里不同于动物园,猴子们也没有关在笼子里,它们的活动区域很大,自由自在。
松萝、南瓜子、花生,这些都是滇金丝猴喜爱的食物。滇金丝猴投食时间是每天早上9点至11点,因此游客只有这个时间段能够观看猴子,其他时间是不对外开放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滇金丝猴。
响古箐的猴子都有自己的名字,都是根据猴子的特征大家一起商量的。比如:体型偏大的叫“大个子”,脸上有白毛的叫“白脸”,嘴上有小圆点伤疤的叫“米粒”。各个家庭都有各自的主雄大公猴守护,因此家庭都以主雄来概括。
滇金丝猴是长得最像人的雪山精灵,它也是少数有笑肌会微笑的动物。留着时髦的朋克头,红唇艳丽,黑背白腿。每当树上有觅食的猴子出现,就会引来很多游客围观、拍照。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