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应对策略研究与实践”项目专家咨询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顺利召开。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环境风险不确定性不断加大,社会面临着各种风险因素积聚、交错、叠加带来的挑战,复合性灾害频发,灾害风险应对面临日益复杂的系统性挑战。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下频发的自然灾害,做好防灾减灾、提升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响应的能力,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减少气候变化给人民群众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内蒙古老牛慈善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等共同发起“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应对策略研究与实践”项目,旨在通过以社区为基础的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和应急响应能力建设实践,以实践案例分析为抓手剖析气候变化条件下调整和完善防灾减灾公众参与及灾害应对策略的理论研究,探索科学有效的适应气候变化的自然灾害应对方案。
为此,本次研讨会以“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应对策略研究与实践”项目策略研究为议题,从系统认知、实践挑战、有效应对和社会力量参与四个层次递进的角度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新时期的自然灾害应对策略和创新发展。来自气候变化、风险治理、可持续发展、公共管理、社会组织等多个领域的10余专家学者及实践者参与研讨交流。
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强教授主持。内蒙古老牛慈善基金会高级项目经理杨雨春从系统认知的视角分享了项目的起源、设计思想和底层逻辑。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项目高级经理喻东以项目在河南基层社区开展的应急能力建设创新实践为例,针对气候变化所导致的自然灾害情境下个体-家庭-社区-社会组织所面临的挑战、需求和实践进行分享。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李阔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大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李瑶博士,分别向与会人员分享了研究报告中“应对策略”与“社会力量参与战略与路径”两个模块。他们介绍到,研究报告以郑州“7·20”暴雨案例为切入点,系统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状况,凝练气候变化影响下全球及中国自然灾害发生的新特征,探讨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发生的内在机理,梳理全球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灾政策与行动,详尽解析国际大城市-纽约、伦敦、鹿特丹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洪水风险管理经验,总结中国上海与深圳适应气候变化的洪水风险管理经验,深入剖析全球变暖背景下郑州“7·20”暴雨灾害的气候成因,结合郑州“7·20”暴雨国务院调查报告,解读适应气候变化的气候灾害风险管理国家相关政策文件,提出适应气候变化的城市洪水灾害管理决策路径,为我国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对策提供思路与借鉴。在此基础上,报告基于韧性视角创新拓展社会力量参与自然灾害风险治理的分析框架,以河南省为案例场域,立足于城乡居民韧性能力现状与社会力量参与灾害风险治理现状,剖析社会力量推动城乡韧性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进而结合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行动、灾害的社会影响分析与全球典型案例经验,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气候变化背景下重大自然灾害应对的创新路径。
在交流环节,来自北京减灾协会秘书长、北京市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气候中心房志玲副主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原执行副会长、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高小平教授,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郑大玮教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赵艳霞研究员,分别从目标与定位、气候变化理论基础、科学严谨性以及研究报告的架构和逻辑等不同的角度为研究报告提出进一步优化完善建议,并对研究报告的下一步理论深化和实践应用提出指导方向。
会议最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许吟隆研究员对专家提出的真知灼见表示谢意并对会议进行了总结,研究团队将系统总结并认真汲取专家的宝贵意见,聚焦关键问题、集中有效目标,通过国际国内适应气候变化的减灾经验对比,系统梳理项目产出的内在逻辑层次,针对基层社区进行气候风险评估以打通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的衔接,凸出创新亮点,提前规划研究成果的传播路径。
- END -
2021年7月,河南遭遇特大暴雨以来,老牛基金会与壹基金共同发起“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应对策略研究与实践项目”。通过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专家团队合作,基于河南特大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典型案例,探索在气候变化下社会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行动策略。项目以实践案例分析为抓手,剖析气候变化条件下公众参与防灾减灾及自然灾害应对策略。从“防、抗、避、减、救”各个环节全方位梳理、探索适应气候变化的灾害应对方案,希望对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及救灾工作提供指导。同时,通过平台建设,开展公众应对自然灾害的风险教育,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升公众对自然灾害的科学认知、增强风险意识,加强对气候影响的适应能力。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