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首页 > 物种资讯 > 动物资讯

北椋鸟

媒体:原创  作者:“复叶槭”自然札记   专业号:“复叶槭”自然札记 2025-04-22

🌿🌻自然札记🌱293

                     北椋鸟
IMG_20250419_171402       4.19.在守望那棵春天结满黑紫核果的桂花树时,我还幸运地第一次遇见了北椋鸟。

这是一只气定神闲的雄鸟,它一直孤单地栖立在桂花树顶端的枯枝上,并不像身旁的白头鹎们在枯枝上稍作观望便飞进树冠里觅食。它的头及胸灰白色,腹部白色,羽色素净,显得极其冷峻高傲和孤独,而背部灰紫色闪耀出金属般的光泽,两翼上浅墨绿色也闪耀着光芒,并具醒目的白色翼斑,这具有金属光泽的羽色又让北椋鸟望去很神秘,我的直觉是它恍惚来自另一个星球。
IMG_20250419_171400
IMG_20250422_101009

 说真的,我第一眼看见它,就感觉这不是一种让人想亲近和喜欢的鸟类,再凝望它,就又感到它近在咫尺,但其实很遥远,它是一种“可远观而不可近亵玩焉”的鸟,或者讲,与乌鸫这个鸟类中的诗人不同,它应该算是鸟类中的哲学家、思想家。
IMG_20250419_102251_edit_1006261053428226       北椋鸟,别名燕八哥、小椋鸟,雀形目椋鸟科北椋鸟属鸟类。
IMG_20250419_171409       体长16-18cm。雄鸟头顶暗灰色,枕部具一带金属光泽的黑紫色斑。肩羽紫褐色,端部棕白色;体羽紫色具金属闪光。嘴角褐色,下嘴基部蓝白色。跗蹠、趾黑色,爪黑褐色。雌鸟羽毛黑褐色,缺少金属光泽。

陕西省分布于西乡、汉阴、周至、户县、眉县等地,渭南市大荔黄河湿地、蒲城卤阳湖湿地有观察记录。居留型旅鸟。

北椋鸟栖息于平原及海拔800m的开阔山地疏林中。性喜成群,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时候多成群活动。常在草甸、河谷、农田等潮湿地上觅食,休息时多栖于电线上、电柱上和树木枯枝上。

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所吃昆虫种类主要有蝗虫、胡蜂、地老虎、柳叶蜂、尺蠖等,为食虫益鸟。繁殖期6-7月,营巢于树洞、墙缝或人工巢箱中,巢用禾本科草叶、细草茎、树叶等筑成,浅盘状,每窝产卵4-5枚,卵天蓝色。
IMG_20250421_104155       邂逅了北椋鸟的第二天4.20.清晨,我又来到那棵桂花树下,守望许久,终于望见北椋鸟也像白头鹎一样,穿梭在树冠里啄食春天的桂花果,依然很安静娴恬。总觉得它应该有个小伙伴,但一直未观察到。

鸟类学家说北椋鸟“性喜成群”,我是没看到,虽见过灰椋鸟的成群结伙,心中还是疑惑这些高洁冰冷的鸟儿会有很多小伙伴。鸟类学家说这种鸟叫声多变,甚至能够模仿其他鸟类的鸣声,我一直没听到它们鸣唱。鸟类学家说它们“食少量植物果实”,我是亲眼目睹了。
IMG_20250422_101125
IMG_20250422_101309

邂逅北椋鸟后,我不由地想了解这孤傲的鸟儿。冥冥之中,我先是十分惊讶地读到一个让我热泪盈眶的故事——

1964年5月,日本山阶鸟类研究所收到了一封经由莫斯科方面转交的朝鲜来信,朝鲜著名鸟类学家、时任朝鲜科学院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的元洪九在信中向日本同行求助,希望获知他在平壤牡丹峰公园里发现的一只戴着日本脚环(编号C7655)的北椋鸟是在哪里放飞的。日本鸟类学家通过元洪九提供的脚环信息,很快就找到了环志者。结果出人意料——这只北椋鸟竟然正是元洪九的儿子、韩国庆熙大学生物学教授元炳旿wù于1963年在韩国首尔环志放飞的。
IMG_20250421_104117       元炳旿是元洪九的小儿子,自幼就耳濡目染受到父亲的影响,对鸟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无情的战火分裂了朝鲜半岛,致使无数骨肉亲朋离散。元洪九夫妇和一个儿子最终留在了朝鲜,而元炳旿则同另外两个哥哥身在韩国。原本和睦温暖的一家人自此天各一方,生死未卜。也许是思念甚至是为了纪念远在北方的亲人,元炳旿继续了他的鸟类学爱好和研究,并于1961年在日本取得了博士学位。

在失散了整整15年之后,父子二人以这样不可思议的巧合,得知彼此尚在人世。这只北椋鸟身上佩戴的小小脚环传递的信息,将无法见面的骨肉亲人,在漫长的分离之后,再次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IMG_20250419_171408       有资料显示,全国鸟类环志中心成立初期的工作人员张孚允、杨若莉伉俪曾统计:在1983-1990年近八年间大陆地区共环志了62755只鸟,但只回收到了国内环志鸟162只,即仅仅有0.26%的环志鸟能够被回收。

由此不难想象,一只鸟被儿子环志,而能够再被父亲所回收的概率究竟会有多小。

朝鲜于1992年发行有关元洪九和这只神奇的北椋鸟的纪念邮票。
p1clm6ejbojbe19jk8s7fhp1p2vr_edit_1053083438813790

我又查索了许多资料,但没有找到详细记录它们分布、迁徙、生活习性的论文。但在散乱的资料中,我慢慢知道自己为什么对北椋鸟好奇心强烈,情有独钟了——

北椋鸟的繁殖地主要集中在外贝加尔至中国东北一带。到了冬季,它们会迁徙至东南亚及大巽xùn他群岛,或是途经中国东南、华南、西南直至海南岛越冬。是典型的东亚﹣东南亚迁徙候鸟。
IMG_20250419_102252_edit_1006279589766244       它们3月下旬至5月中旬,从东南亚越冬地返回北方繁殖地,高峰期在4月。8月下旬至10月初,离开繁殖地南下,9月为迁徙高峰。其迁徙路径贯穿我国东部及中部。就是说,我遇到的这只北椋鸟已从东南亚或我国南方飞到关中,中途短暂停歇。它第一天栖立枝梢冷静地思考:是飞往东北还是飞向蒙古、贝加尔湖畔。它第二天啄食桂花果,依赖昆虫和植物果实、种子补充能量后,它将继续飞翔迁徙,一路向北。.
IMG_20250419_102254_1_edit_1006293354490721       我总以为,北椋鸟高洁清冷的羽色是北方的白雪染就,但作为候鸟,它们应该并没有见过多少雪,不过,像黑尾蜡嘴雀一样,肯定也有冬天滞留北方看雪的北椋鸟。我猜想并相信,北椋鸟久远的祖先在皑皑雪域一定穿越过远古的冬天,它们才会拥有如此清新脱俗、桀骜不驯的姿容,让我觉得我那青春的飞鸟也许长的就是这般模样,30年前大学英语课文《昔日重来》中的那只白鸟也许也是这般模样,禁不住眼眶湿热……

其实,我多么想和孩提时一样,可以肆意地泪流满面,多么想与青春时一样,可以拥有“心中泪流成河”的诗意……只是,我已行走了半个世纪,所幸,善良和真诚让我已不清澈的眼睛还能够湿润……
IMG_20250421_104117


 

 

阅读 781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