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首页 > 物种资讯 > 动物资讯

与恐龙同时代的它濒临灭绝,和我们一起护送它回家

媒体:原创  作者:阿拉善SEE基金会   专业号:阿拉善SEE基金会 2020-12-11 14:14:02

2019年底,白鲟被正式评估为已野外灭绝,没能跨入2020年。

这无疑是2020年第一条悲伤的消息。以后的孩子也许只能从邮票、影像里看到美丽的白鲟了。

图片

▲中国于1994年3月18日发行的《鲟》邮票,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除了白鲟,长江里还有两种我国特有的鲟鱼——长江鲟和中华鲟,一起在IUCN红色名录的“极度濒危”等级里。它们在这条母亲河里已经生活了1.5亿年。

和恐龙同时代的长江鲟

鲟鱼最早出现于白垩纪,曾和恐龙共同生活过几千万年。

作为长江中鱼类的旗舰物种,它们的数量和生存状况,反映了整个长江生态系统的状况。濒危和灭绝的是长江中的物种,但反映的却是长江生态系统的衰退和崩塌。

白鲟灭绝以后,拯救长江里另外两种极度濒危、野外种群几乎都难觅踪影的野生鲟鱼——长江鲟、中华鲟迫在眉睫。

图片

不同于江海洄游的中华鲟,长江鲟是长江内的短距离洄游鱼类,主要生长在长江上游至金沙江下游,在武汉以上江段都曾有发现,主要产卵场在重庆江段以上。而且由于长江鲟个体较小,在野外重新形成新的种群栖息地的可能性更大。

送长江鲟回家,他们在坚守

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长江鲟一直是经济鱼类。因为过度捕捞、水电工程建设和航运疏浚等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鲟的生存环境每况愈下。

为了守护长江鲟,守护长江,2019年5月26日,阿拉善SEE重庆项目中心正式启动了“送长江鲟回家”项目。

图片

项目启动初期,进行了长江鲟认养放归、持续监测、环境教育等工作。

图片

▲放流活动现场

图片

▲公众环境教育活动现场

图片

▲指导教案

图片

为了保护长江生态,农业部通告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这对于生活在长江里的鱼儿们无疑是个大好消息,而巡护员们在禁渔期的任务也更加繁重了。

他们中有接到过威胁电话,试图被人恐吓逼走的巡护员——渔民大哥陈师傅。他和另一位渔民是江津区鸿鹄护渔志愿队的巡护员。陈师傅说,因为我曾是渔民,熟悉这片水域,也知道可能下网、电鱼的位置,有时候碰到认识的人在非法捕捞,我也一样不留情面,反映给公安依法进行处理。因为护鱼,就不能怕得罪人,不然也就干不了巡护员。

图片

▲巡护员割开地笼解救被困鱼类

图片

▲从水中收起违法网具

他们中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硕士研究生小潘,在危起伟教授、杜浩博士的指导下,一直在监测放流出去长江鲟。每天上午8点准时开始,乘坐小船,利用Vemco超声波遥测技术手段对长江鲟亲鱼进行移动监测,晚上还要读取固定监测站的数据,以此了解长江鲟的扩散、迁移、栖息和分布状况。经常漂在江面上的小潘被晒成了“人干”。他笑笑说,搞监测,让我黑得已经交不到女朋友了。

图片

▲小潘正在下载超声波接收仪里的数据

他们中有放下手头的古建筑工程,跑来做夜间巡护的刘鸿。他从2014年开始就做志愿巡护,威胁、谩骂这些早已成了家常便饭。为了能追赶上电鱼船,他也随之更新速度更快的发动机,螺旋桨更是不知道打烂了多少个,每年他都自己投入数十万元的资金来做保护。

图片

▲重庆市江津区鸿鹄护渔志愿队队长刘鸿

图片

▲凌晨5点42分,蹲守的重庆市江津区鸿鹄护渔志愿队队员驾着快艇慢慢靠近偷捕者,还有20来米时,快艇的发动机轰地一声开始加速,强光电筒也打开了,非法捕鱼者落荒而逃,钻进玉米地里。图:张质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图片

▲护鱼队员将粘网上的鳊鱼解救放生。刘鸿介绍,我们在网中救下的鱼大多有伤,以后我们有条件了,救下的鱼可以先消毒,然后再放生,增加鱼儿的存活率。图:张质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图片

▲队员将缴获的十多张非法网具堆进大船里。图:张质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图片

民间的协助巡护肯定离不开渔政部门的理解与支持。重庆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的魏耀东副处长早在我们放流长江鲟之前,就专程去了一趟松溉古镇的放流现场,安排好江津、永川的执法人员和巡护员,并会同公安,联合加大巡护检查力度。在一次巡护中,远远看见一位捕鱼人正抱着地笼网在逃跑,江津所公安也马上靠岸和巡护员一起去追捕。

图片

▲公安和巡护员一同追捕非法捕捞者

图片

除了日常巡护,2020年5月,阿拉善SEE重庆项目中心联合西南大学团队,开展了从四川宜宾到重庆江津的保护区河段长江鲟系统调研,主要工作为长江鲟栖息地物理生境调查和环境DNA样品采集;并于6月前往四川宜宾,收集长江鲟养殖样品,为环境DNA特异性引物设计做准备。基于两个月的系统调查,初步确定了江津油溪和丁家坨江段可能是长江鲟重要的栖息地。

图片

▲阿拉善SEE重庆项目中心对长江鲟进行移动和固定监测

图片

重庆是享誉世界的“山水之城”,不仅有丰厚的人文积淀,更有绚丽多彩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作为世界上水生生物最丰富的河流之一,长江哺育着424种鱼类,特有鱼类183种,而长江流域重庆段就有683公里。

除此之外,据统计,重庆市域内分布有野生维管植物6000余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49种;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800余种,包括黑叶猴、林麝、金雕、红腹锦鸡、长耳鸮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65种。

因此,除了和恐龙同时代的长江鲟,重庆还有很多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朋友。比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全球种群不到 10000 只,重庆綦河便是它们重要的栖息地,现在数量也在急剧减少;还有重庆平行岭谷上空10万只的猛禽,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它们的迁徙境况也愈加严峻。

图片

(左上:苍鹰-马凯渝供图,右上:中华秋沙鸭-江华志供图,左下:长江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供图)

特有的山水造就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历经亿万年的大浪淘沙、自然演化,才有如此丰富多彩的野生动植物与我们共享这个美丽世界。阿拉善SEE重庆项目中心启动的“千羽千鲟”项目,就是想通过支持重庆地区的NGO伙伴和科研机构以监测巡护和公众教育的方式,促进长江上游以长江鲟、中华秋沙鸭和猛禽为旗舰物种到生物多样性(万物)关注,提升公众对物种的认知,共同行动,促进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流域可持续健康发展。

图片

识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和我们一起保护重庆野生动植物,保护长江上游生物多样性,守护我们不可替代的朋友

今年,我们加入了“99公益日自媒体合伙人计划”,化身公益传播大使,带更多朋友们走近公益项目,走近 99公益日“一块做好事”。

图片

图片

阅读 169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