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保护动态

震旦鸦雀

媒体:网络  作者:网络
专业号:挖掘智慧 2020/3/29 22:46:32

IMG_20200329_222743

震旦鸦雀

震旦鸦雀,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种,被称为“鸟中熊猫”。它的名字非常中国化,古印度称华夏大地为“震旦”。这种鸟的第一个标本采集发现是在中国南京,所以定名为震旦鸦雀。 震旦鸦雀是一种体型长约18cm的中型鸦雀,已被列入国际鸟类红皮书,为全球性濒危鸟类。目前其分布仅限于黑龙江下游及辽宁芦苇地和长江流域、江苏沿海的芦苇地。 2018年3月,震旦鸦雀在北京市房山区牛口峪附近出现,这是该地区首次发现这种鸟类。[1]

中文学名

震旦鸦雀

拉丁学名

Paradoxornis heudei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鸟纲

雀形目

画眉科

鸦雀属

震旦鸦雀

分布区域

分布于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长江下游、黑龙江等地

收起

物种命名

震旦鸦雀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种,被誉为“鸟中熊猫”,为全球性近危物种。“震旦”是中国的古称,以此给一种小鸟命名,暗示了该物种的古老、神秘。

实际上,震旦鸦雀真正为世人所知还不到150年,之前它们在中国东部沿海的芦苇丛里“默默无闻”,甚至连土名都没有。直到1872年,法国传教士、著名博物学家阿芒·戴维根据采自江苏(包括今天的江苏省和上海市)一个湖边芦苇丛的标本,对该鸟进行了科学命名。

震旦鸦雀与上海的渊源还体现在,它是上海滩真正的“土著”,是少有的能够代表上海地区特色的物种。它是留鸟,不会迁徙到远处。 据《中国鸟类野外手册》记载,震旦鸦雀属于全球性近危物种,是分布于中国东部及东北至西伯利亚东南部的特有种;在中国境内有5种,仅分布于黑龙江下游及辽宁芦苇地和长江流域、江苏沿海的芦苇地;在上海,则主要在崇明、南汇东滩等处的滩涂湿地芦苇荡中筑巢、觅食。[2]

IMG_20200329_222818

形态特征

震旦鸦雀震旦鸦雀震旦鸦雀7张

震旦鸦雀

震旦鸦雀中等体型(18厘米)的鸦雀。黄色的嘴带很大的嘴钩,黑色眉纹显著,额、头顶及颈背灰色,黑色眉纹上缘黄褐而下缘白色。上背黄褐,通常具黑色纵纹;下背黄褐。有狭窄的白色眼圈。中央尾羽沙褐,其余黑而羽端白。颏、喉及腹中心近白,两胁黄褐。翼上肩部浓黄褐色,飞羽较淡,三级飞羽近黑。 虹膜-红褐;嘴-灰黄;脚-粉黄。 叫声:尚无记录。

在人类靠近的情况下,震旦鸦雀个体或者集群会采取逃逸、 哨兵行为和警戒鸣叫或这些行为的组合做出反应,哨兵行为和警戒鸣叫常常伴随出现,人类接近时,出现哨兵行为和警戒鸣叫的个体和集群的比例呈现明显的月变化,在繁殖季节(4-9月),哨兵行为和警戒鸣叫出现的平均比例远低于非繁殖季节(10月-次年3月),出现哨兵行为和警戒鸣叫的集群比例随着集群大小的增加而增加。

震旦鸦雀的集群大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繁殖季节以单只和较小集群为主,而非 繁殖季节以较大集群为主.人类接近时,不同季节和不同集群大小中 哨兵行为和警戒鸣叫的出现与否呈现极显著的差异, 方差分量估计表明警戒行为表现的差异主要由集群大小引起。

震旦鸦雀也是快乐的小精灵,它们的叫声急促而连贯,非常好听,唱得高兴的时候,它们还会展翅欢唱,可是力度并不大,但扇翅膀的频率比较高,一边振翅,一边低唱。

IMG_20200329_222800

9张

震旦鸦雀图册

10张

震旦鸦雀图册

栖息环境

震旦鸦雀喜欢吃苇杆里和芦苇表面的虫子,震旦鸦雀性活泼,结小群栖于 芦苇地。专家们称为“芦苇中的啄木鸟”。它飞行能力很差,必须依赖 芦苇荡的环境生存。

生活习性

震旦鸦雀夏季以昆虫为食,冬季也吃浆果。震旦鸦雀体型娇小,活泼好动,嘴里不断发出短促的“唧唧”声,在树枝上稍作停留后,又一阵风似地轰然飞去,极少下到地面活动。它们吃昆虫,也啄食种子。震旦鸦雀的窝极隐蔽,敌害不易察觉,更难以接近。

IMG_20200329_222725

震旦鸦雀常常用粉黄色的脚爪牢牢地钩住芦苇秆,就像一名手拿钢枪的小战士站在枝头张望,一发现有虫子,它们就会像啄木鸟一样用坚硬的嘴敲打芦苇秆,发出清脆的响声,把藏在芦苇皮里的虫子揪出来吃掉。为了觅食,它们常常会在芦苇秆之间跳来跳去,有趣的是,如果一不小心,到了芦苇的最上端,因为芦苇上端很细,承受不了它的体重,于是被压倒在地上,它们会再次跳起,跃到别的芦苇上觅食。有时它们也会偷吃蜘蛛网上的虫子,不劳而获。

2张

震旦鸦雀图册

3张

震旦鸦雀图册

分布范围

震旦鸦雀分布仅限于黑龙江下游及辽宁芦苇地和长江流域、江苏沿海的芦苇地。河北衡水、山东济宁、山东东营、上海、黑龙江大庆等地也发现了比较可观的震旦鸦雀种群,标志着这一物种数量的发展壮大。

IMG_20200329_222743

繁殖方式

震旦鸦雀是鸟类中的“模范夫妻”,在长江口地区,它们每年4月开始筑巢,雌雄共同筑巢。它们会用坚硬的嘴巴撕裂 芦苇叶,以叶片中纤维为建材,将纤维丝缠绕在2~5根芦苇上,然后一圈一圈地绕成巢样。

IMG_20200329_222700

震旦鸦雀每窝产2~5枚卵,当中能孵出 雏鸟2~4只。哺育初生儿的时间大概在9~11天,由雌雄共同承担。雏鸟刚离巢时不能飞行,必须借助密集的芦苇秆攀爬、跳跃。小雏鸟还不会主动觅食,离巢后必须由爸妈带着喂养十多天,之后,它们才会由爸妈递食变成爸妈搜寻食物、雏鸟啄取。可爱的是,此时期递食和搜寻食物主要由 雄鸟完成, 雌鸟尾随,“两人”的角色完全换了位。

亚种分化

1、震旦鸦雀 指名亚种(学 heudei heudei),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长江下游自江西至江苏和浙江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江苏南京

2、震旦鸦雀黑龙江亚种(学名:Paradoxornis heudei polivanovi)。分布于 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东北兴凯湖。

种群现状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曾有记录,而后就消失在人们视线中。辽宁省于1991年在盘锦市东郭苇场苇塘曾发现分散成小群的震旦鸦雀,为当时省鸟类新记录种。它在 盘锦市数量增多,是因为这里有其适合生存的良好条件,也充分地说明了盘锦良好的湿地环境。

南京作为震旦鸦雀的 模式标本产地,20世纪80年代曾有过记录,但此后20年再也没有见到过。

2007年2月江苏野鸟会在最后一站六合龙袍镇湿地调查中,发现了80多只震旦鸦雀,这是一种全球濒危物种,并创下全国一次性发现震旦鸦雀数量最多的纪录。

2007年,专家们在江北一片保存相对完整的芦苇荡,找到了南京震旦鸦雀仅存的栖息地,足足100只,之后震旦鸦雀再次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2013年4月,河南商丘 黄河故道新郑阁水库一带发现震旦鸦雀的踪影,在故道的北岸与山东接壤处,二三百亩芦苇荡就是震旦鸦雀的栖息地,自发现震旦鸦雀以来,这些美丽的小精灵就没离开过这片芦苇荡。但是,因其栖息地已被列为开发区,该地区的震旦鸦雀种群生存前景依然堪忧。

2013年5月初,震旦鸦雀的行踪无意间被绍兴一名摄鸟爱好者发现,发现有十多只震旦鸦雀,还有筑在芦苇中的鸟窝,窝里还有幼鸟。[3]

2014年6月5日下午,河南商丘爱鸟协会会长陈海偕同商丘市爱鸟协会成员来江苏沛县进行旅游景点考察。意外看到了三只疑似鸦雀在芦苇上跳动、嬉耍。专家分析千岛湿地的 芦苇荡里有很多这种鸟,特别是冬季芦苇枯黄时,这种鸟会成群结队地在芦苇上蹦跳,感觉目前数量不会低于一千只。

2018年3月,震旦鸦雀在北京市房山区牛口峪附近出现,这是该地区首次发现这种鸟类。[1]

保护级别

震旦鸦雀,是全球性濒危鸟类,被称为“鸟中 熊猫”,被列入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和国际鸟类红皮书。

参考资料

[1]“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在北京房山现身:中国独有、全球濒危澎湃新闻2018-03-022018-03-02[引]

[2]哪种鸟能成上海市鸟?灰喜鹊曾被提名,政协委员推荐震旦鸦雀

[3]失踪20多年的鸟中熊猫再现滨海新城芦苇丛

内容转自网络 图文编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阅读 8040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