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当地时间11月4日上午,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中-非中心)举办农业示范区首次玉米收获仪式。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周平剑调研中-非中心,并应邀参加庆祝活动。他在致辞中表示,减贫惠农是中非合作论坛“九项工程”重要内容,中国愿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他同时希望中-非中心在对非农业合作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2022年4月,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中-非中心面对疫情考验顶住压力,正式恢复驻非管理团队派驻工作。在中肯双方科学家和管理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农业示范区进行了首期白玉米(肯尼亚品种)试种。示范区采用中国种植技术管理,在今年严重干旱的情况下,试种白玉米产量达每英亩2700公斤,比周边同类玉米产量高出约50%,顺利达到项目目标。
玉米是肯尼亚的重要主粮,但其产量无法实现自足。近两年以来,包括肯尼亚在内的多个东非地区国家连续数个雨季降雨量不足,干旱导致粮食作物产量严重下降。此次试种玉米的高产丰收也给肯尼亚居民带来了很大的信心。
中-非中心在下一阶段将按照规划种植更多肯尼亚白玉米品种,优化组合灌溉、施肥等田间管理方式,并在减轻鸟害等问题上下功夫,编撰系统的种植管理手册。
此外,农业示范区正分批引进中国品种甜高粱、大粒花生和油葵等油料作物的试种,目标是通过这类经济作物的成功试种和推广,丰富当地人们的食品摄入营养成分,助力肯尼亚早日实现粮食安全发展目标。
中-非中心农业示范区计划在农业基础设施上进行升级。将引进土壤墒情监测、集约化灌溉、超声波驱鸟减害,并开发粮食存储减损方法,积极探索出一套适合肯尼亚气候和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
周平剑大使在收获仪式上致辞
中-非中心农业示范区玉米收获仪式现场
与会嘉宾庆祝白玉米取得高产
周平剑大使参观中-非中心葡萄大棚
中-非中心农业示范区种植的中国小米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