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首页 > 物种资讯 > 综合资讯

大江网:大江新闻:2022年的沉浸式旅游,从庐山开始!

媒体:大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内详   专业号:庐山保护区 2022-01-07 16:23:38
2022年元旦 庐山含鄱口日出  @一百李 摄

  7点10分,太阳穿过鄱阳湖上浓浓的水雾,2022年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越过含鄱口的山岭,开始向东依次铺满庐山的山谷,这座被国学大师季羡林誉为“人文圣山”的千古名山露出了异彩纷呈的“真面目”。

 

  庐山,地处最亮丽、最神奇的“北纬30度”风景线上,北临长江,东濒鄱阳湖,江环湖绕,是我国首批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并当选为“中华十大名山”。

 

  春秋时期编年体通史《竹书纪年·周纪》记载周康王:“王南巡狩,至九江庐山”;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也写道:“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

  文火煮山,愈久弥香。“庐山”二字在史书中出现的时间之早令人惊叹!自大禹以降,这座大山与中华民族的整部历史息息相关,几乎鹤立于中华名山之中。

 

《竹书纪年·周纪》与《史记》

  庐山是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田园诗的诞生地。古往今来,三千多名诗人词客纷至沓来,留下了一万六千余首关于庐山的诗词。

  还有那散落山间的900余处摩崖石刻,以及600余幢西式老别墅组成的“万国别墅建筑群”,也都在诉说一个个悠久的历史故事。

  千百年来,这里“一山藏五教”,是深受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人士垂青的形胜之地。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庐山》中写道:“佛学宗师慧远和道学宗师陆修静分别驻足的东林寺和简寂观,成为中国文化两个重要的精神栖息点。”

 

 

 

 

  1928年,胡适游庐山后,在其所著《庐山游记》中提出:

庐山有三处史迹代表三大趋势:㈠ 慧远的东林,代表中国“佛教化”与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㈡ 白鹿洞,代表中国近世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㈢ 牯岭,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

  庐山是佛教净土宗祖庭,这里有慧远,佛教在这里拉开了“佛教中国化”的历史序幕;

  庐山是南天师道的祖庭,这里有陆修静,道教在这里实现了“道教殿堂化”的华丽转身;

  庐山是理学发展的集成地,这里有朱熹,理学思想在这里汇聚成中国思想界的一座丰碑......

 

 

  唐代诗人李白曾这样赞美庐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白居易也在《庐山草堂记》篇首写道:“匡庐奇秀甲天下山”。

  庐山经历了第四纪冰川的“洗礼”,山体“外险内秀”,既有怪绝嶙峋的奇峰,也有意趣横生的幽谷。

  庐山东南、西北方位的山体陡峻,悬崖壁立千尺,展示出雄浑、刚毅、俊伟的气势;东北、西南方位的山势平缓,渐形低落,有着“平莽数十里”的舒展美。

 

  襟江带湖的独特地理环境给庐山带来了丰富的水文和气象景观。

  这里湖幽潭深,飞瀑流泉遍布山间。瞬息变幻的云雾、澎湃奔泻的瀑布云,连绵千里的云海,如梦如幻的流云......被称为庐山绝胜之景。

  清代文人舒天香因醉心庐山云雾之美,竟在山上住了一百余天,只为看云。

 

 

  在这里,春天山花烂漫、腾云奔雾;夏天浓荫清凉,流泉飞瀑;秋天红叶灿烂,波光岚影;冬天银装素裹,玉树琼花。

  在这里,或登山揽胜、或临高看云、或傍山听泉、或漫步林间、或夜观灯火......

 

  在这里,你可以看见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魏晋风骨;

  你可以看见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盛唐气象;

  你还可以看见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宋意禅趣......

  2022年的沉浸式旅游,从历史悠久、文脉悠长、山川悠远、生活悠然的庐山开始。

  庐山天下悠!

https://tt.m.jxnews.com.cn/topics/news/205304?spm=jtbkzamwwz.0.0.1.672O8D

阅读 411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