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斑鸠时,我以为是鸽子,它在学校的草地上慢条斯理地找寻食物。每次见了它,都会坐下来,看看它。它的模样十分朴实,灰色的羽毛,颈上系了个黑底起白点的围巾,加之它的眼神十分温和,就像是我小时候在公交车站遇到的去参加庙会的大妈:她们穿着整齐的藏青色片襟衫,头发梳得溜滑,系着蓝黑格子相间的围巾。随着岁月的流逝,已许久不见这样装扮的大妈们了。有时想去过往,都会认为当年的遇见不那么真实。
但斑鸠仍然在。草地上斑鸠十分安静,它埋着头,像是专注于食物的找寻,过一会,会抬头来看一看,然后又低下头,安心觅食。
后来又去学校,没有看到一只斑鸠,听人说,学校里野猫太多,它们被野猫猎杀了。我有些难过,感觉十分可惜。毕竟,学生坐在草坪上,或闲聊,或看书,斑鸠则在不远处不慌不忙移动着身子的画面,怎么看怎么都感觉到岁月静好。
多年后,又见斑鸠。它们依然系着黑底起白点的小围巾,眼神依旧温和。看上去,它的确不是十分警醒的鸟儿,行动也不敏捷。有时候,远远看见了它,慢慢走过去,它只是好奇地打量着我,偏一偏头,要走得离它非常近了,它才展开翅膀,飞走。
大约就是因为斑鸠警觉性不高,所以云南人有个骂人的词是憨斑鸠。但这个词好像也没有多少贬意,大多是有人因为太过朴实,做出一些不够精明的事时,被人如此骂一声:那个憨斑鸠。但这些年,已很少听到用这个词骂人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朴实的人越来越少,大家都足够精明了,这个词便没有了用武之地的缘故。
虽然学校的草坪上再也没有见过它,但走在树林里,又或路过村庄时,会在不经意间遇见它。它仍然会好奇,也依然不警醒。斑鸠的模样一般,外形包括体形大小都很像鸽子,而且也不是难得一见的鸟儿。但我看到它时,会喜欢坐在一旁边守一守,看它在做什么,有时它看到了我,会抬起头看看我,好像也在看我在做什么,这时我会与它对视一会儿。只要它认为我没有恶意,又与它保持着安全距离,它并不飞走,或仍然呆呆站在树干上,又或继续找寻食物。
而我,越看它,越认为它是只面慈目善的鸟儿。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