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首页 > 物种资讯 > 动物资讯

真假鸳鸯

媒体:原创  作者:3.14   专业号:3.14 2023-03-12 06:53:32

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这样描述鸳鸯:

玉童收夜钥,金狄守更筹。

共笑鸳鸯绮,鸳鸯两白头。

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也写道“鸳鸯同白首,相得在中河”。观察了几年的物种,就从来没有见到过白头鸳鸯,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查阅资料,才知道此鸳鸯非彼鸳鸯。古人指的鸳鸯实际上是赤麻鸭。赤麻鸭 (学名:Tadorna ferruginea),鸭科麻鸭属,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无危物种。其次级飞羽端为带有金属光泽的墨绿色,形成明显的绿色翼镜,为该物种所特有。

1-1

因为赤麻鸭的生活习性多为成双成对结伴而行,另一个醒目的特征是雌雄头部呈白色,很容易让人产生“百头偕老”的联想。
2


3

4

5

赤麻鸭是一种忠贞不渝的鸟,古人观察并写道“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思而至死,故曰匹鸟”。值得注意的是赤麻鸭雌雄其实很难区别,仅在繁殖期雄鸟颈上才显出一圈黑环。
DW7A3729_副本

名称混乱的根本原因是古人不懂分类学。鸳鸯的古名叫“鸂鶒”(xīchì),也因其常常是雌雄相伴活动,古人视作鸳鸯的同类,取名“紫鸳鸯”。
7

在传统文化中鸳鸯是“美好爱情”的象征,它需要具备雌雄易辩,外形美丽的特征,这点假鸳鸯“鸂鶒”具备;但“鸂鶒”并不是专一的鸟,特别是雄鸟是个“花花公子”,必须把真鸳鸯的这个生物特性嫁接过来,所以“鸂鶒”变成了鸳鸯,真鸳鸯变成了赤麻鸭。
o_1gr4llf8919m51gna1k7f1n3ol1a17

这种艺术创作也无可厚非,但物种观察是严肃的科学活动,所以我们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阅读 1421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