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人类保护生态平衡与农业丰收的麻雀,曾经被污蔑为“家贼”。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首诗用来描述麻雀的荣辱遭遇十分贴切。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因为粮食短缺,极少数假农业专家把麻雀吃粮食的一个微小问题无限扩大,却无视麻雀吃害虫与保护生态平衡、农业丰收的重要作用,欺骗政府把“麻雀、苍蝇、蚊子、老鼠”一起作为四害,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除四害”运动,导致麻雀在中国濒临灭绝。
事实是,由于麻雀数量的急剧减少,农田里的害虫失去了天敌,就开始肆虐,导致了粮食产量不增反降。这场人鸟大战,最终以人类的惨败告终。
让人们开始反思,重新审视麻雀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麻雀虽然会吃一些粮食,但它们也吃大量的害虫,对农业生产的贡献远远大于其造成的损失。
为了保护中国本土麻雀不灭绝,在西伯利亚引进上万只树麻雀,与本土麻雀进行交配繁殖,麻雀数量逐渐增加。
那些欺骗政府把“麻雀”定为“家贼”的假农业专家与现在那些与无良老板内外勾结制作假合格环评报告来破坏湿地、草原、森林、江河湖海的无良生态专家一样才是实实在在的中国人民的“家贼”。
中国人民应该用“除四害”的狠劲,除掉当前破坏生态环境的唯一的“一害”家贼:“无良专家”,中国的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根本性保护。
二、树麻雀的重要特征。
树麻雀别名麻雀、家贼,是雀形目、雀科、麻雀属小型留鸟。
嘴一般为黑色,额、头顶至后颈栗褐色,头两侧白色,耳部有一黑斑,在白色的头侧极为醒目;下体污灰白色、微沾褐色;脚和趾等均污黄褐色。
中文名:树麻雀;拉丁学名 Passer montanus;
别名:麻雀、家雀、老家贼等;
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雀科-麻雀属-树麻雀;
监测拍摄地点:松花江南岸草皮沟湿地。
监测拍摄人员:庞明路、栾业明。
监测拍摄时间:2024年7月11日。
树麻雀有10个亚种,分布在黑龙江省松花江沿岸属于树麻雀东北亚种。
树麻雀繁殖期3-8月,自然生长状态下寿命多数在4年以内。
中国麻雀种类主要包括树麻雀、家麻雀与山麻雀。
三、树麻雀饮食结构帮助人类保护了生态平衡与农业丰收。
喜欢栖息在有人类生活的各种生境。
食性较杂,主要以谷粒、草子、种子、果实等植物性食物为食,繁殖期间也吃大量昆虫,特别是雏鸟,全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昆虫主要来自鞘翅目、鳞翅目、同翅目。
麻雀虽然会吃一些粮食,但它们也吃大量的害虫,面对麻雀为人类保护生态平衡与农业丰收做出的突出贡献,麻雀吃的那点粮食损失微小的不值一提。
四、树麻雀的栖息习性保护了湿地生态系统等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树麻雀是人类的主要伴生鸟类之一,也是中国城市乡村常见鸟类之一,喜欢成百上千只集群活动,大多在固定生活区域内生活、繁殖和觅食,对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做出了突出贡献。
树麻雀生活环境主要是在人类生活环境周围的城市、农村的房舍庭院、山地丘陵、平原农田、林间、草原、沼泽湿地内,为保护湿地、草原、森林、农田农作物健康生长和生物多样性做出了突出贡献。
五、树麻雀营巢方式主要有三种。
1、喜欢营巢于人类居住平房屋檐下、桥梁拐角处;
2、在村子周围的树洞、墙洞、土洞、岩石裂缝里营巢;
3、在灌木林、乔木林树枝间营造洞外巢;
4、占用或者抢夺喜鹊的巢穴等生活繁殖。
树麻雀的巢呈杯状或碗状,洞外巢则为球形或椭圆形,有盖,侧面开口,树麻雀一生在这些巢穴里栖息繁殖,为人类生活区带来无穷的生命活力和乐趣。
六、留鸟麻雀具有智慧的迁徙习性。
在寒冷山区,由于季节气候变化剧烈,为了取暖越冬和觅食,在秋末冬初,麻雀会顺应自然的从海拔较高的上游地区迁徙到相对温暖的下游地区越冬生活,生物学上叫垂直迁徙现象。
新疆、青海地区游牧民的春秋两季的转场,就是一种与麻雀短距离迁徙一样的发展生存方式。
七、麻雀种群现状与保护级别;
树麻雀估计全球数量为2000万,对于保护地球生态平衡与粮食安全起到很重要作用。
依靠麻雀等鸟类物种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平衡,来保护生态平衡和消灭农业害虫是确保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向。
但是,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化肥农药大量使用,树麻雀种群数量出现了下降趋势,所以应该加以保护。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八、急需实施的保护麻雀的方式方法。
解决办法1:
提高城市和农村乔木林、灌木林株数和面积,为麻雀搭建巢穴繁殖后代提供生存基础。
解决办法2:
严厉打击违法放牧、违法割草、割芦苇等对湿地、草原、森林生态系统的毁灭性破坏,确保湿地、草原、森林里的绿色植物正常繁殖,为麻雀等鸟类提供足够的种子、嫩芽、嫩叶、虫子、鱼虾等食物来源和筑巢基础,保护麻雀等鸟类数量的生态平衡,确保生物多样性。
解决办法3:
适度保留农村平房数量、尤其是保存泥草房数量,对于保护麻雀搭建巢穴和促进麻雀数量的合理增长非常关键。
农村人口在极速下降及城镇化建设增速,农民平房、尤其是泥草房正在被大批量扒掉和快速消失,这严重破坏了麻雀搭建巢穴的生存基础,麻雀的生存处境却日益艰难。
九、保护麻雀与确保全中国生态平衡、农业丰收具有紧密的共生共存的关系。
—哈尔滨市方正蚂蚁河三角洲省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科长庞明路
2025年2月21日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