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曼猫又称缅甸圣猫,传说最早由古代缅甸寺庙里的僧侣饲养,视为护殿神猫,18世纪传入欧洲逐步进化定型。伯曼猫温文尔雅,非常友善,叫声悦耳,喜欢与人作伴,对其他猫也十分友好。
伯曼猫属于中型猫,有且仅有重点色块,肌肉结实,四肢中等长度,脚爪大而圆。
头部宽圆适中,脸颊丰满,鼻子中等大小。
眼睛差不多为圆形,眼角稍吊,为蓝宝石色。耳朵为暗色,中等大小,尖成圆弧形。
尾巴中等长度,与身体协调,尾毛浓密。披毛,中长毛,不会纠结,容易梳理,毛长而厚密,毛质如丝,细密而富有光泽,颈部饰毛长。
颇有特色的是伯曼猫的四肢末端为白色,被称为四肢踏雪,前肢的白色被称为手套,后肢的白色则被称为蕾丝。
它们喜欢在地上活动,但并不热衷于跳跃及攀爬,亦喜爱玩耍,但从不对其饲主有所要求。
爱干净,在舒适的家中生活很愉快,天气晴朗时也喜欢到庭院或花园里散步。
历史起源
在现代历史中记载,一对伯曼猫首次于1919年从缅甸运到法国,在运送途中,雄猫死去,只剩下母猫及其腹中小猫,自始伯曼猫在欧洲不继发展,于1925年在法国被确认。但在二次大战期间,全欧洲的伯曼猫只剩余两只,为了挽救这个濒危的品种,繁殖家唯有以异种交配方法,重新建立这个品种。自始以后,一般伯曼猫的注册必须最少有五代的纯种血统。
伯曼猫于1966年被英国确认,而CFA则于1967年承认这个品种。
一只理想的伯曼猫应是中大型、强壮、拥有长而幼细的披毛,但不及波斯猫般丰厚。毛色方面则应该是浅色,像盖上一层金黄色。重点色在面、脚和尾巴,四爪的白手套标记则是伯曼猫的独特之处。眼睛应该是圆而大,呈蓝色。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