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保护动态

中华鲟:我的征途是大海!

媒体:原创  作者:阿里巴巴基金会   专业号:阿里巴巴基金会 2023-05-24

我是一条鱼,一条名叫中华鲟的鱼。

或许你听过我的名字,但有个问题你未必能回答上来——中国的鱼类那么多,为什么只有我冠名“中华”呢?

我出生在长江中上游流域,幼年时我就在江水里生活,随着水流一路向下游。一旦我的身长长到10厘米以上,我所生活的长江底层水域里,天敌就很少了。我一路吃,一路玩,日子过得别提有多快活。

但是我的基因里有着对辽阔大海的渴望,所以当我从长江入海口游进东海的一刹那,我就知道,那将是我一生的栖息地。我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我国东海、黄海、台湾海峡等大陆架水域。

无论我在大海里过得多么惬意,当性成熟之时,我身体里贮存的幼年时的遥远记忆会被唤醒,冥冥之中有一个声音召唤我,我会洄游几千千米,到长江入海口,逆流而上,找个地方把自己养得膘肥体壮,之后我就不再进食,而是仅仅靠着自身的营养储备,奋力游回我出生的地方,在那里生下我的宝宝们。生完宝宝之后,我会再次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回到大海里生活,再在大海养精蓄锐5-7年,然后再次踏上返乡繁衍的征程。

从我幼时离开故乡到我成年后重回故乡,这中间会相隔9—26年后,但不管相隔多少年,我都不会忘记故乡。

我只愿意在长江水里繁衍后代,曾经有外国人想把我的同类移居到他们国家,希望它们能在异国他乡生下宝宝,但是真的不行,不论路途多么遥远,不论途经多少险恶,我们都是要回长江的,像海外游子对故乡怀着的深深眷恋。

我们这样的生存方式已经持续了上亿年,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科学家们至今也无法解释,出生地是如何在我们一代代的生命传承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1963年,我国著名鱼类学专家伍献文教授把我们深情命名为“中华鲟”。

你看我,长长的梭形身体,三角形的头,尖尖的吻,一对像豆子一样小的眼睛,尾巴上长下短,像一把扫帚,身体背部呈青灰色,腹部呈灰白色。我没有覆盖全身的鳞片,只在体侧长有五行骨板。我的个头也很大,成年后体长可达0.4—1.3米,体重可达到50—300千克,是长江里个头最大的鱼,人们说我是“长江鱼王”,而且我还有希望长到5米长、800千克,在我的家族历史上是有过这样的记录的。我这个样子是不是挺威猛的?

成年鲟的样子

可别被我吓到了,悄悄告诉你,我是没有牙齿的,所以我注定不可能像鲨鱼那样追着猎物凶残地撕咬,我只能吃点小鱼、小虾、小蟹、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之类的。因为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海底,我的视力不太好,是长在我嘴巴前面的一对长长的触须帮了我,它是我的嗅觉感觉器官,我用它在海底的泥沙里嗅来嗅去,看上去像不像萌萌的小狗在撅着鼻子寻找它的食物?还挺萌的吧?没错,萌萌的我也在寻找泥沙里的食物。

等我找到食物了,我也不会不顾形象地胡吃海塞,我吃东西还挺斯文的,我会先把嘴巴窝成一根粗大的吸管,伸进泥沙里深深地嘬上一口,啊,还有什么比在海水里吃海鲜更享受的事儿吗?那味道鲜美得,包你终身难忘。

我就是这样一条外表威猛、内心蠢萌的鱼,你喜欢这样的我吗?

还有一件骄傲的事儿,我必须得告诉你,你知道吗,我是一种长寿的鱼,是淡水鱼类中的长寿将军,寿命最长可达40年,如果你从现在开始认识我,我能陪伴你半辈子哦。

我的祖先就更厉害了,1.4亿年前,你们人类还没有一根毛的踪影呢,我的祖先就跟恐龙同饮长江水了,所以我是世界上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在鱼类的生物演化史上,我是介于软骨鱼类与硬骨鱼类之间的中间类型,拥有很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所以你们看,我的骄傲不是没有道理吧!

但是说实话,我也有深深的忧愁。因为这些年,我们种群的生存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个体数量越来越少。根据监测,上世纪70年代,我们在长江还有1万余尾;到了80年代,数量骤减为2176尾;1988年,我被列为中国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到2000年,只剩下363尾了;到了2010年,仅有57尾2010年,我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最近好几年,科学家都没能再在长江流域检测到我的种群里性成熟个体的繁殖活动。因为我们的数量已经跟濒危时期的大熊猫一样稀少,于是我又多了一个悲壮的外号,叫“水中大熊猫”……

你问我濒危的原因?咳咳,原因跟很多因素相关,科学家们分析说,修建水利工程、过度捕捞、水质污染、航运打扰、全球气候变化等等,都影响到了我的种群生存和繁衍。救命,我可不想这么惨!难道我们要灭绝了?要跟你们彻底告别了?

听说了吗,低生育率是全球性的难题,我那些已经到性成熟期的雌鱼阿姨、雄鱼叔叔们,这些年都不怎么爱生宝宝了。我觉得也不能怪它们,其实在自然界中,如果生存环境不够好,动物们都是不愿意生宝宝的。

谢谢你们,为了保护我的种群,你们一直在行动。国家建立了江苏省东台市、上海市长江口和湖北省宜昌市3个中华鲟自然保护区,2020年,国家制定了长江十年禁渔措施,我相信这个措施一定能保护好长江的生态环境,都有点期待未来了。

在自然条件下,鲟鱼妈妈在长江水域里找到一个适合产卵的地方,一次性把几十万到上百万枚受精卵宝宝产在水里,我们的10多种天敌鱼类就会闻着味儿来了,它们会把这些卵宝宝当作食物吃掉。卵宝宝的命运凶多吉少,100万枚卵宝宝中,也就能有几尾能平安长大,活到性成熟期。所以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自然死亡率是极高的。

在这种情况下,科研人员给鲟鱼妈妈建造适合产卵的保护基地,把她产下的卵宝宝保护起来,在人工孵化池里培育几个月,直到养大成为体长20—40厘米、体重100—300克、身体健壮有活力的幼鱼,再把这些幼鱼放流回长江水里,就成为保证我们种群数量的重要措施。

被放流的鲟苗

还记得吗,开头我说了,等我长到体长10厘米以上时,我生活的长江底层水域里,天敌就很少了,到时候我就可以大摇大摆地沿着长江水域吃喝玩乐,恣意生长,直到游进海里。

我现在正式地向关心我的你,揭晓我的身份——我是由湖北省荆州市中华鲟保护中心培育的一条中华鲟幼鱼,刚好7个月鱼龄了,我的身长30厘米,体重达到200克。再过几天就是我回归长江自然水域的日子,我的心情那个激动啊!

这段时间,我在培育基地里生活,也听科研人员讲了不少科学放流的事儿。我知道很多人都很关心我们,听说我们数量特别稀少,就想把我们这些人工培育出的幼鱼多多放流进江里。但是千万不能这么干!科学放流并不是把我们一股脑地投放到长江水中,而是要考虑很多因素——每一次放流,都要选择合适的季节、合适的江段,放流适宜数量、适宜鱼龄的幼鱼,这样才是真正对我们好,能真正起到保护我们的作用。

在放流的前几天,科研人员给我做了DNA基因测序,确定我确实是中华鲟本鲟,咳,他们真是严谨,难道我这个又猛又萌的样子,还有别的鱼能冒充不成?不过我相信他们这样的考虑是有道理的啦。

测序之后是对我的检验检疫,以确保我在放流之前,身体健健康康,不携带病原微生物,这样既是对我的身体负责,也是对长江水域的生态负责。

接下来就到了放流当天的打标环节了,打标是往我的肌肉里注射一个米粒大小的电子芯片PIT码,这个芯片相当于我的鱼界身份证,我也是有身份证的人了,这个身份证可以在我的体内保存100年呢。

放流前植入电子芯片

十几二十年后,当我长成一尾体格强壮的性成熟个体,然后在使命的召唤下,我洄游到长江里,渔业部门发现我之后,只需要用一个手持的小机器靠近我的身体,机器屏幕上就能读出我体内的PIT码数据,他们就能知道我是哪一年被放流的哪条鱼啦。

我一生中都在等待这一天,回归自然,游往大海,大海的波澜壮阔、幽暗深邃,才是我的最终归宿。虽然性成熟后,我会在基因的感召下洄游长江产卵,但产卵结束后,我还是会游回大海,在海底度过我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

我知道,我的征途一定是大海,而现在,我想立刻开启这趟激荡鱼心的旅程。

2023年5月17日是我正式放流的日子,当天上午,位于汉口区江滩地区的武汉渔政码头下着毛毛细雨,来自阿里公益、武汉公益流放站、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来自天猫运动户外爱心商家的志愿者和媒体记者们会聚在这里,共同等待我和几十个兄弟姐妹们现身。

天猫运动户外爱心商家代表

汉鼎、BKK、川泽、六鱼、小凤仙参与放流

我被从繁育池中捞出,装入双层塑料袋里,水里被注入了充足的氧气。运到渔政码头后,我被放进一个装着长江水的塑料桶中,我需要在那里适应自然的水体约半小时。之后,一双戴着消毒橡胶手套的手将我从桶中捞出,轻轻把我放入了长江水体中。

接触长江的一刹那,我的内心是多么喜悦和激动啊,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恋恋不舍地和养育我们多日的科研人员告别,感谢他们的精心照料,让我们不仅避开了被天敌吃掉的厄运,还长出了强健的体魄。如今,我们要去自然天地里闯荡了,我们的任务是尽快适应自然环境,让自己长得更加强壮。

顺利的话,再过2个月,我们就能到达长江入海口,在那里逗留一段时间,逐渐适应淡水与海水交混的环境。大约9月份,我们会头也不回地扎进辽阔的大海,在那里自由生长、自在遨游。但我们绝不会忘记故乡,十多年后,待我们性成熟之时,我们一定会奋力游回长江,再来与你们相见!请你们也一定不要忘记我们,耐心等我们回家!

看到这里,如果你也为我高兴,如果你想支持我和我的种群尽快恢复,我要真诚地感谢你,好人一生平安!有一个简单便捷的向我们表达心意的办法,我想推荐给你——现在打开淘宝,在搜索框输入“长江濒危鱼类回家”,就可以在弹出来的宝贝详情页里捐赠你的善款了。

“长江濒危鱼类回家”是爱德基金会联合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发起的公益项目这次活动是在阿里公益的支持下,由天猫运动户外联合天猫超级品类日和爱德基金会一起落实的一次特别放流。通过像这样在渔政部门指导下建立合法的放流场所和公益放流站,做示范性放流和宣传,“长江濒危鱼类回家”希望可以让更多人加入行动,帮助长江濒危鱼类重回长江,贡献于长江大保护。

说起来都是泪,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丰富的水资源孕育了多样的生命,它曾经是400多种鱼类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然而近50年来,由于受到多种人为因素的影响,长江水域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生生物的多样性极速下降,白鱀豚、白鲟相继绝迹,我们中华鲟和长江鲟都已多年未见自然繁殖,连“微笑天使”长江江豚的数量也仅存1249头左右……

说到这里,我很难过,真希望十年禁渔期过后,长江的生态得以很好地恢复,重新变回那条风光迤逦的母亲河!到那时,我也应该性成熟了,我一定会迫不及待地游回来,履行我的故乡之约!

“公益宝贝”在支持许多个

这样的公益活动

再告诉你一件你可能不知道的事情:现在打开淘宝,在搜索框里输入“公益”二字,进入弹出来的“爱心足迹”,然后你就能看到你支持过的“公益宝贝”啦。原来,如果你购买了爱心商家设置为“公益宝贝”的商品,在你确认收货之时,爱心商家就会从你的购买额中捐赠2分钱给某个公益项目,让许多围困在困境中的生命获得公益上的帮助。

不要小看这2分钱,数据表明,阿里作为全国范围内最早的电商公益平台,发起“公益宝贝”计划17年来,一共有800万个爱心商家联动7亿名消费者捐赠了数十亿元善款,帮助了国内外约5000万人次受益。

有了“公益宝贝”计划,你的每一次买买买的行为,都拥有了特别的意义。说不定,我和我的兄弟姐妹的人工培育和科学放流,其中就有你贡献的一份爱心呢!

虽然最近这两年,我国每年在长江流域放流约3亿尾中华鲟幼鱼,但科学家们也老实承认,他们并不知道这种放流会不会真的对扭转我的种群的命运产生实质性的效果,要留待十多年后,看有没有较多的性成熟个体游回长江流域自然繁衍后代,那时才能知晓。

在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更好的保护措施之前,只有不断地人工繁育、科学放流,我们才有机会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将种群个体保持在一定数量,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机会恢复在野外的自然繁衍。

我知道,你们每个人都真心希望我们这些“水中大熊猫”濒临灭绝的命运,能和陆地大熊猫一样得到逆转,让我们一切携手努力,逆天改命吧!

阅读 1094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