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飞的麻雀
“你认识麻雀吗?”要是问你,估计绝大多数人不会说自己不认识。
说来也是,无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教科书里的典故、人类文明史上的事件和当下的网络热搜哪个方面,麻雀的名声,可谓如雷贯耳、家喻户晓,谁不知道麻雀?
不过,从物种生态学的科学要求来说,你不一定认识麻雀。
麻雀,是鸟纲雀形目雀科麻雀属鸟类的通称。全世界共有28种,中国产5种。这里说说中国产的5种,它们是:麻雀(树麻雀)、山麻雀、家麻雀、黑胸麻雀和黑顶麻雀。
这个属的5种麻雀,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我概括为四句话:外形相似有“三短”(嘴短而强健,腿短喜跳跃,翅短不远飞),主食谷物兼昆虫。与人伴生不迁徙,繁殖力强年多窝。
1
麻雀(英文名:Eurasian Tree Sparrow,学名:Passer montanus),中文名又叫树麻雀,俗名就多了,各地都有不同的叫法。体长为14厘米,雌雄同色。外形显著特征为黑色喉部、白色脸颊上具黑斑。麻雀是中国最常见、分布最广的鸟类,广布于中国全境,也广布于欧亚大陆。
麻雀栖息于居民点和田野附近,白天四处觅食,活动范围在两三千米以内,不耐远飞。鸣声喧噪。主要以谷物为食,繁殖期食部分昆虫,并以昆虫育雏。繁殖力强,在北方每年至少可繁殖两窝。在南方,几乎每月都可见麻雀繁殖。大多筑巢于屋檐下和墙洞中,每窝产卵4-6枚,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1-12天,雏鸟15天以后才能出飞,自行觅食。
1958年,中国将麻雀列为“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之一,政府动员全国城乡居民,在规定的日期和时间内,采用掏窝、捕打以及敲锣、打鼓、放鞭炮等手段,把麻雀赶尽杀绝,一时间麻雀销声匿迹。我村里就有一位村民因消灭麻雀成绩显著当了4个月的乡长。60年代初“四害”中的麻雀被蟑螂顶替,停止捕杀后,数量恢复正常。
《中国鸟类观察2022年报》公布的公众数据反映的中国各地2022年最常见鸟种,麻雀名列第一。但也有研究认为,必须关注的是近年来本物种的数量一直呈下降趋势。
2
山麻雀(英文名:Russet Sparrow,学名:Passer cinnamomeus),俗名有叫红雀、黄雀的。体长14厘米,雄雌异色,雄鸟顶冠及上体为鲜艳的黄褐色或栗色,上背具纯黑色纵纹,喉黑,脸颊污白。雌鸟颜值稍逊,具深色的宽眼纹及奶油色的长眉纹。山麻雀与麻雀的区别,在于白色脸颊有没有黑斑,山麻雀无黑斑。鸣叫声音较其它几种更悠长。易与鹀类中的三道眉草鹀混淆。
山麻雀因多栖息于山地而得名。杂食性,主要以植物性食物和昆虫为食。喜结群,除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集群活动,在树枝或田野或灌丛间飞来飞去,飞行力较其他种强,活动范围亦较其他种大。部分有垂直迁徙,冬季常随气候变化移至山麓草坡、耕地和村寨附近活动。
营巢于山坡岩壁、桥梁、屋檐和和墙壁洞穴中。繁殖期4-8月,年繁殖2-3窝,每窝产卵4-6枚。
3
家麻雀(英文名:House Sparrow,学名:Passer domesticus),又称英格兰麻雀(English sparrow)、欧洲麻雀。体长15厘米。常与麻雀混群,易于混淆。雄鸟与麻雀的区别在顶冠及尾上覆羽灰色,脸颊无黑斑,且喉及上胸的黑色较多。雌鸟色淡,具浅色眉纹。
掠食谷物也食昆虫及一些树叶。与人类有共同的栖息生境。性喜结群,除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呈小群。筑巢地点很广泛,繁殖期4-8月,1年繁殖1-2窝。
家麻雀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鸟类,种群数量大。在我国黑龙江、内蒙古、新疆、青海、陕西、四川、云南及广西均有分布,为区域性常见留鸟,近年有向东扩的趋势。
4
黑胸麻雀(英文名:Spanish Sparrow,学名:Passer hispaniolensis),
体长15.5厘米,成年雄鸟头顶及颈背栗色,脸颊白,上背及两胁密布黑色纵纹,颏及上胸黑色。雌鸟较为单色,似家麻雀雌鸟但嘴较大且眉纹较长,上背两侧色浅,胸及两胁具浅色纵纹。
地方性常见留鸟,栖于旷野及有树的田地。集群活动,尤其是非繁殖期,常和其他种类的麻雀混群集成大群。分布于新疆南北部、甘肃西部及内蒙古西部,在新疆南部更为常见。鸣唱似家麻雀。
5
黑顶麻雀(英文名:Saxaul Sparrow,学名:Passer ammodendri),体长15厘米,繁殖期,雄鸟头顶有黑色的冠顶纹至颈背,眼纹及颏黑,眉纹及枕侧棕褐,脸颊浅灰。上体褐色而密布黑色纵纹。雌鸟色暗但上背的偏黑色纵纹以及中覆羽和大覆羽的浅色羽端明显。栖于沙漠绿洲、河床及贫瘠山麓地带等地。冬季常与黑胸麻雀混群。
主要栖息在中国西北地区,甘肃、内蒙、宁夏、新疆都有分布。为区域性常见留鸟。活动于海拔850米-1100m米的荒原戈壁。
以上,仅仅是从我国5种麻雀的野外识别聊点皮毛。“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语境下,我们认识鸟类、了解自然,不妨从关注、认识你身边的麻雀开始。
参考资料: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2000版
《中国鸟类观察手册》2020版
《懂鸟·全球鸟类识别》小程序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