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保护动态

高原的守望 黑颈鹤吟唱的地方

媒体:原创  作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专业号: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2022-12-20 12:51:14

12月11日,陈光会离开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海子管护站准备前往黑颈鹤栖息地给黑颈鹤投食。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九月九迎鹤来,三月三送鹤去”,清晨,伴随声声鹤唳,陈光会走上河堤,抛撒鹤粮,看着越来越多的黑颈鹤,虽寒风凛冽,却满心欢喜。

陈光会今年38岁,是一名志愿护鹤员,她住在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的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这里是我国黑颈鹤单位面积数量分布最多的保护区。黑颈鹤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称为“鸟类大熊猫”,也是国际公认的珍稀濒危动物。

陈光会从2003年开始担任护鹤员,回想刚开始投喂的日子,机警的鹤群并不接纳自己。陈光会说:“尝试了用民歌、方言来唤鹤,都不奏效,最后是通过口哨模仿黑颈鹤叫声,每天准时投喂,慢慢培养出了感情。”

到了黑颈鹤越冬的季节,陈光会每天要监测黑颈鹤数量、投食,必要时还会进行救治,并劝阻闯入栖息地的游客。“黑颈鹤像是我的家人,当它们飞离时心里会感觉空落落的。”陈光会说。

近年来,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积极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食物源基地建设等管护措施,来此越冬的黑颈鹤数量逐年增加。监测发现,截至11月27日8时,抵达该保护区越冬的黑颈鹤数量达2260只,创造了该保护区自1990年建立以来的最高纪录。这里逐渐成为黑颈鹤在云贵高原上最重要的越冬栖息地和迁徙中转站,人鹤和谐的画面在此呈现。

12月10日,陈光会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给黑颈鹤投食。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12月10日,陈光会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给黑颈鹤投食。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12月11日,陈光会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给黑颈鹤投食。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12月11日,陈光会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准备给黑颈鹤投食。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12月10日,观鸟爱好者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堡里观测黑颈鹤。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这是12月11日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的黑颈鹤。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这是12月11日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的黑颈鹤。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这是12月11日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的黑颈鹤。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这是12月11日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的黑颈鹤。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来源:

原创

微信号:cwcawx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投稿信箱:cwcaweixin@sina.com

阅读 293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