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首页 > 物种资讯 > 植物资讯

能退烧的树——金鸡纳树:孙英宝植物科学画科普(46)

媒体:原创  作者:宝哥儿   专业号:宝哥儿 2023-03-02

能退烧的树——金鸡纳树

作者:孙英宝

在人类历史上,有一种植物曾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得到医学家的广泛推崇,它的名字叫金鸡纳树,又名奎宁树,是茜草科金鸡纳属的常绿乔木或者灌木,以其根、茎、枝的皮部入药,是治疗恶性疟疾的特效药,又是常用的解热药。金鸡纳树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适宜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拔 800-3000 米的山地,亚洲南部和东南部、大洋洲、非洲等地有引种。

新大陆发现之前,美洲印第安人已发现金鸡纳树皮能治疗疟疾,并用金鸡纳树皮进行退烧解热治病。疟疾是一种经蚊子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感染者以间歇性发高烧为主要病征,严重时危及生命。金鸡纳树皮能够成为疟疾克星的秘密在于其体内的生物碱。科学家从金鸡纳树的干皮、枝皮、根皮及种子中发 现了 30-40 种生物碱,总称为金鸡纳生物碱,其中,含量最多且最重要的为奎宁。奎宁,俗称金鸡纳霜,通过与疟原虫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抑制疟原虫的遗传和繁衍。同时, 奎宁能降低疟原虫氧耗量,干扰其糖代谢,从而抑制其生理活动。

据说,西班牙驻秘鲁总督钦琮伯爵的夫人不幸染上疟疾,高烧不退,后来喝下了混有金鸡纳树皮粉的葡萄酒,病情很快好转并最后完全康复。随后,伯爵夫人带着许多树皮回到了西班牙,并且用这些树皮给发烧的病人治病,此种树皮因此名声大震。后来,瑞典大植物学家林奈为了纪念伯爵夫人,在 1753 年出版的《植物种志》中就以她的姓氏为该树种命名,由于人们把钦琮的名字传给林奈时将“Chinchon”错写成“Cinchona”,中文音译时便译成了“金鸡纳”。不过,近年的研究证明此说不实,医学史家一致认为最早认识金鸡纳树皮药用价值的欧洲人是天主教男修会的耶稣会士。

17 世纪 20 年代,在美洲的欧洲人知道了金鸡纳树可以治疗疟疾,于 17 世纪 30 年代把金鸡纳树皮作为药材传入欧洲。在罗马教皇、天主教会和耶稣会士的支持和倡导下,服用金鸡纳树皮治疟疾有特效这个事实渐渐瓦解了守旧势力的抵制和各种偏见,传播开来。欧洲各国开始向南美洲派遣科学考察队(组)去寻找、认识、考察、调查金鸡纳树林。随着金鸡纳树皮的需求量大增,原本生长在南美洲森林中的野生金鸡纳树资源开始萎缩。欧洲人遂开始大规模引种栽培。其栽培地是南亚和东南亚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林场和种植园。历经各种磨难和挫折,欧洲人的移植引种行动一步步取得成功。

作为药材的金鸡纳大约于 17 世纪中叶传入我国。清朝康熙皇帝用传教士进献的金鸡纳治愈疟疾,是基督教在华传播史和中国医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1693 年,康熙皇帝突发高热,痛苦异常,御医医治无效。来自法国的传教士洪若翰、刘应向宫廷进献了金鸡纳树皮。大臣试药后,康熙服用金鸡纳并痊愈。康熙称金鸡纳树皮为“神药”,并重赏传教士。据考证,广东为我国大陆最早引种金鸡纳树的省份,时间在 1929 年。民国期间,广东金鸡纳树引种主要以政府为主导,呈现多次、多路径、多品种、多形式引种的复杂情形,最终虽取得育苗成功,却因资金、战争、技术、人事等因素的影响,始终未实现规模化种植。

随着化学时代的到来,药物学和化学家们试图提取出金鸡纳树的有效成分。1811 年,葡萄牙伯纳迪诺·A·戈麦斯最先从金鸡纳树中成功分离出一种生物碱,命名“辛可宁”,后以金鸡纳素闻名。1820 年,法国化学家约瑟夫·佩尔蒂埃和约瑟·比内梅·卡方杜从金鸡纳树皮中分离出奎宁和其他生物碱,开启了以化学合成方法制成药物的时代。奎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治疗盟军疟疾病人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疟原虫耐药性增大,这些抗疟药物的效能越来越低,直到青蒿素的出现,这种状况才得到有效改变。


金鸡纳(孙英宝绘图)

金鸡纳(孙英宝绘图)

阅读 756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