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ncy McGarvey/TNC Photo Contest 2022
2023 年 Vol. 9
总第 19 期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通讯
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 Round-up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即保护、养护、恢复、可持续利用和管理天然或经改变的陆地、淡水、沿海和海洋生态系统的行动,有效和适应性地应对社会、经济和环境挑战, 同时提供人类福祉、生态系统服务、恢复力和生物多样性惠益。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项目科学部与合作伙伴汇总近期国内外有关于NbS的最新动态,为关注NbS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信息参考。
2023年起,我们将通讯内容整合为研究、政策与行业动态,新增实践案例版块,将简讯发布频率保持为每月一期,希望在新的一年为读者更为全面、及时地呈现NbS相关动态。
01.研 究
Scaling Voluntary Carbon Markets: A Playbook for Corporate Action
《扩大自愿碳市场规模:企业行动手册》
World Economic Forum, 2023年9月13日
近年来自愿碳市场的高速增长引发了人们对于其可能被企业滥用进行“漂绿”的担忧。本报告为企业参与自愿碳市场提供了实用指南,并识别出四条行动路线:1)确定碳信用额的净零作用;2)识别并交流碳市场活动产生的切实成果;3)调整碳信用组合;4)将碳信用战略纳入企业的净零方法和组织架构。报告呼吁私营、公共和社会各部门采取必要措施,充分发挥自愿碳市场的潜力以加快气候行动。
相关链接:https://www.weforum.org/whitepapers/scaling-voluntary-carbon-markets-a-playbook-for-corporate-action
Forest Investor Club 2023 Annual Report
《森林投资者俱乐部2023年年报》
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23年9月13日
森林投资者俱乐部(FIC)是由森林和自然领域领先的公共和私营部门投资者组成的网络。该网络由美国国务院在COP26上成立,是其为保护和恢复森林及其他自然生态系统所做的90 亿美元承诺的一部分。作为FIC的首份年报,本报告对扩大森林和自然投资规模的障碍进行评估,介绍了FIC及其变革理论,并阐述了FIC在不同倡议中的角色及其自成立以来所取得的进展。报告还对FIC成员主导的战略进行案例研究,并围绕NbS的有效投资进行重点介绍,有助于了解如何在规模、速度和全球影响力方面增强NbS投资战略。
相关链接:https://www.wbcsd.org/Focus-Areas/Forest-Investor-Club/Resources/Forest-Investor-Club-2023-Annual-Report
Nature as A Critical Climate Solution: Busting the Myths Around Nature-based Solutions
《自然作为关键的气候解决方案:破除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迷思》
Nature4Climate, 2023年9月12日
针对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来应对气候变化的负面情绪和报道一直持续不断,大大减缓甚至阻碍了气候行动的推进。为了消除误解,本研究围绕NbS最常被引用的误导性信息进行了分析,试图以积极的方式回应这些负面情绪和报道,并倡导决策者继续优先考虑NbS的行动和投资。报告涉及的领域包括:技术与自然的对立、移除与减排、再生农业、企业声明和洗绿、基于自然的碳信用和自愿碳市场等。
相关链接:https://nature4climate.wpenginepowered.com/wp-content/uploads/2023/09/N4C-myth-busting-paper-FINAL-1.pdf
Capturing Carbon in Savannas: New Research Examines Role of Grasses for Controlling Climate Change
《稀树草原的碳捕获:草地对气候变化的控制作用》
Lael Gilbert, 2023年9月6日
根据研究发现,除了树木之外,不起眼的草在捕获碳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着眼于在热带稀树草原捕获碳,这是一个以树木和草地共享空间为特征的生态系统。本研究进行了植树工作,以捕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将碳储存在两个主要位置:生长树木的木质生物量和土壤中。虽然在研究中已经证实了在树木中储存碳的有效性,但碳在土壤中的储存功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定义。本研究发现稀树草原土壤具有相对较高的碳浓度。草占热带稀树草原土壤碳含量的一半以上,包括树木正下方的土壤。在长期碳储存的背景下,土壤中保留的碳被证明更可靠,特别是对于以变暖、干旱和野火可能性增加为标志的脆弱未来。
相关链接:https://www.usu.edu/today/story/capturing-carbon-in-savannas-new-research-examines-role-of-grasses-for-controlling-climate-change/
Nature-based Solutions to Build Climate Resilience in Informal Areas
《在脆弱社区建立气候韧性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UN-Habitat, 2023年9月
适应气候变化的最大挑战之一是为最弱势群体建立韧性。这部分群体往往生活在城市发展的洼地,因此容易受到气候危害和灾害风险的影响。本报告指出,NbS和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方案(EbA),尤其是与最脆弱的社区合作时,可以通过减少热岛效应、改善洪水滞留和稳定易受侵蚀的土地来降低压力点,同时刺激社会经济,特别是粮食安全。这带来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资产和生物多样性以及有效地使脆弱的城市社区和人造环境适应气候变化的三重红利。
相关链接:https://unhabitat.org/sites/default/files/2023/07/strategy_paper_on_nature-based_solutions_to_build_climate_resilience_in_informal_areas.pdf
New Analysis Reveals Just How Effective REDD+ Is
《新的分析揭示了REDD+的有效性》
IUCN, 2023年8月25日
本文发现REDD+基线预测与实际观察到的森林损失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7个国家53个REDD+项目的基线与项目所在州的实际森林损失进行了比较,发现53个REDD+项目区的森林损失比其基线或其周边管辖范围内发生的实际森林损失低10倍以上。分析表明,基于项目的自愿REDD+信贷在系统上是稳健的,并表明REDD+信贷实际上可能是保守的。
相关链接:
https://everland.earth/news/new-analysis-finds-that-redd-project-baselines-accurately-reflect-observed-jurisdictional-forest-loss-globally/
What Drives and Stops Deforestation, R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 An Updated Meta-analysis
《是什么推动和阻止了毁林、重新造林和森林退化?一项更新的综合分析》
Jonah Busch, Kalifi Ferretti-Gallon, 2023年8月16日
本文对关于推动和阻止毁林的相关文章进行了综合分析。毁林始终与更高的可达性(受坡度和海拔等自然特征以及道路,城市和空地等基础设施的影响)和更高的经济回报(来自农业,畜牧业和木材)相关。一些人口统计变量始终与毁林的程度相关联,可能会导致较少的毁林(原住民、贫困和年龄)或更多的毁林(人口)。直接影响可允许的土地使用活动的政策与较少的毁林有关(森林资源管理:包括森林保护区、森林法的执行、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社区森林管理和可持续商品认证)。但是主要寻求其他目的的政策和机构并不总是与或多或少的毁林相联系。
相关链接:https://doi.org/10.1086/725051
Catalysing Finance and Insurance for Nature-based Solutions
《促进金融和保险业实现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GIZ, 2023年8月
全球各经济体都面临与自然相关的金融风险。虽然私营部门的参与度有所提高,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仍然严重缺乏资金。本报告介绍了私营金融部门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支持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各种案例。这些案例包括红树林、珊瑚礁和农业系统等各种生态系统的投资项目、基金和保险工具,并强调了其主要的社会和环境影响。尽管目前仍存在挑战(不完整的市场、与项目相关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但私营金融部门已经开发了多种方法,包括利用公共财政、多样化商业模式以及加强当地社区参与等解决方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NbS项目影响和寿命。
相关链接:https://www.greenfinanceplatform.org/case-studies/catalysing-finance-and-insurance-nature-based-solutions
Coastal Blue Carbon in China as a Nature-Based Solution Toward Carbon Neutrality
《中国沿海蓝碳作为基于自然的碳中和解决方案》
Faming Wang, Jihua Liu, Guoming Qin, et al., 2023年7月20日
恢复和保护包括红树林、盐沼和海草草甸等在内的沿海蓝碳生态系统(BCEs)是中国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战略。本研究探讨了中国的BCEs如何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贡献,并概述了中国改善 BCEs 碳储存的潜在做法和技术。中国的 BCEs 在总面积为1,440,377公顷的土地上储存了118 Tg C,其中75% 以上是无植被的滩涂。这些 BCEs 的年沉积碳埋藏量高达2.06 Tg C 每年,其中大部分储存在盐沼和潮滩。
相关链接:https://www.cell.com/the-innovation/fulltext/S2666-6758(23)00109-1?_returnURL=https://linkinghub.elsevier.com/retrieve/pii/S2666675823001091?showall=true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
靳彤, 彭昀月, 曾丽诗, 等,2023年8月
本文通过探索以全社会共同参与为宗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创新解决方案,为进一步应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以提升生物多样性提供指导建议。本文通过论述NbS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修复退化生态系统和可持续管理生产性土地等3个维度提出NbS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推动主流化的具体途径和实践案例,展示了NbS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关链接:https://www.npa.net.cn/cn/article/doi/10.12335/2096-8981.2022072801
02.政 策
国 际
世界各国在联大通过政治宣言,承诺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023年9月18日
宣言承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包括NbS在内的各可持续发展领域,明确支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提出的每年至少5000亿美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刺激方案,以及有效的债务减免机制。宣言同时还呼吁改变多边开发银行的商业模式,以更可负担的利率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私人资金,并支持改革 “过时、失调和不公平”的国际金融架构。
相关链接:https://news.un.org/zh/story/2023/09/1121702?_gl=1*wl3t3q*_ga*MTU3Mjk1ODg0NS4xNjkzMjgwNTcz*_ga_TK9BQL5X7Z*MTY5NTIwMDYzNS44LjAuMTY5NTIwMDYzNS4wLjAuMA..
美国农业部投资10亿美元,扩大全国社区的绿化面积
2023年9月14日
美国农业部将提供超过10亿美元的竞争性补助金,用于种植和维护树木,提升绿化面积,以应对极端高温和气候变化,改善城市和乡村的自然环境。研究表明,社区中的树木与改善身心健康、降低极端高温期间的平均温度、增加粮食安全以及创造新的经济机会有积极的关系。这笔资金是投资美国议程(Investing in America agenda)的一部分,旨在促进环境正义,创造经济机会,并在美国范围内建立清洁能源经济。
相关链接:https://www.fs.usda.gov/news/releases/usda-invests-1-billion-nearly-400-projects-expand-access-trees-and-green-spaces
G20领导人新德里峰会宣言
2023年9月9日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于2023年9月9日至10日在新德里举行会晤,主题为“一个地球、一个家园、一个未来”,并在峰会上发布领导人宣言。宣言中强调了保护、可持续利用和恢复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承诺到 2030 年至少恢复所有退化生态系统的 30%,并努力实现土地退化中和;在自愿的基础上,支持二十国集团到2040年将土地退化减少50%的目标;增强森林的保护、养护和可持续管理并加大打击毁林的力度;承诺为发展中国家的森林调集新的和额外的资金。
相关链接:http://www.g20.utoronto.ca/2023/230909-declaration.html
G20建立减灾工作组,鼓励使用基于自然和生态系统的解决方案
2023年9月2日
G20于今年首次建立了减少灾害风险(DRR)工作组。该工作组聚焦五个行动领域,包括早期预警系统的全面普及,抗灾和气候韧性的基础设施,减灾的金融框架,灾后复原、恢复及重建,基于自然和生态系统的减灾方案。工作组鼓励将基于自然和生态系统的解决方案纳入区域、国家和地方在防灾减灾、气候适应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的政策制定,并对DRR相关的基础设施开展评估。此外,工作组还鼓励国际金融机构和多边开发银行扩大对DRR和气候韧性基础设施的投融资规模,向最不发达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等提供与其未来转型相符的解决方案。
相关链接::https://g20drrwg.preventionweb.net/media/89205/download?startDownload=true
美国发布首个生态系统服务效益-成本分析的核算指南
2023年8月1日
《在效益-成本分析中评估环境和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指南》(草案)作为美国首个关于生态系统服务效益-成本分析的核算指导草案,描述了在效益-成本分析背景下分析这些服务的增量或边际变化的最佳实践。该草案旨在将投资自然作为一项优先事项,通过“美丽美国”倡议和白宫自然解决方案路线图,将自然资本纳入其中,扩大国家经济核算体系,实施投资和促进更好的政策选择,有助于为影响自然的决策提供信息。
相关链接: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3/08/DraftESGuidance.pdf#:~:text=This document, “Guidance for Assessing Changes in Environmental,in these services in the benefit-cost analysis context.
国 内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审议通过
2023年9月25日
9月25日,生态环境部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简称《生物多样性计划》)。《生物多样性计划》紧密衔接“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全面推进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要以制定实施《生物多样性计划》为抓手,全面推进中国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大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和管理水平,在国家层面落实好“昆蒙框架”,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贡献中国经验、中国智慧。
相关链接:https://www.mee.gov.cn/ywdt/hjywnews/202309/t20230926_1041866.shtml
生态环境部审议并原则通过《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2023年9月16日
9月15日,生态环境部审议并原则通过《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管理办法》是规定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基本框架的统领性文件,对于市场启动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管理办法》指出,要抓紧完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制度体系,及时发布项目设计与实施规范、项目审定与核查规则、注册登记和交易规则等配套管理制度;要妥善做好项目方法学发布工作,先行择优发布一批社会和生态效益兼具的项目方法学,如《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等;在市场实现稳定后,逐步扩大自愿减排市场支持领域,强化市场功能;要加快推进注册登记机构组建,建设和运行好注册登记系统。
相关链接:https://www.mee.gov.cn/ywdt/hjywnews/202309/t20230916_1041035.shtml
《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出台
2023年9月7日
规划指出,要实行沙化土地分类保护,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然修复功能,促进植被休养生息,从源头上有效控制土地沙化。同时在科学评估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推进重点区域沙化土地综合治理。中国到 2030 年,要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 1239.82 万公顷(1.86亿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 600.00 万公顷(9000 万亩),全国 67%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相关链接:http://www.forestry.gov.cn/lyj/1/lczc/20230907/521554.html
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揭牌设立
2023年9月1日
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蒙古国乌兰巴托与蒙古国经济发展部、建设和城市发展部、环境和旅游部、国家林业局于9月1日在蒙古国乌兰巴托举行会谈,共同签署了关于支持蒙古国“种植十亿棵树”计划暨开展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的框架协议,并举行了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揭牌仪式。该中心将参与中国政府支持蒙古国“种植十亿棵树”计划,包括在蒙古国援建生态保护与修复示范区,推广中国成熟的植树造林种草和防沙治沙技术和模式;在中蒙荒漠戈壁地区建设沙尘监测站,开展沙尘暴监测与早期预警合作等。
相关链接:https://www.forestry.gov.cn/lyj/1/lcdt/20230905/521067.html
第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举行,中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成立
2023年8月23日
本届论坛于8月25日—27日举行,主题为“以科技引领治沙 让荒漠造福人类”,旨在推动国内外荒漠化防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交流合作,传播中国防沙治沙科技创新经验成果。在论坛开幕式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共同签署了《关于建立中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的谅解备忘录》,并为中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揭牌。
相关链接:
https://www.forestry.gov.cn/lyj/1/lcdt/20230823/518603.html
https://www.forestry.gov.cn/lyj/1/lcdt/20230828/519181.html
03.行 业 动 态
超过一半的自然承诺在六个月内几乎没有进展迹象
根据Nature4Climate开发的NbS承诺追踪器的一项更新发现,127项承诺中超过一半(52.5%)的承诺几乎没有进展,只有14项(11%)提及原住民和当地社区(IPLCs)的具体举措。目前要充分实现大规模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仍存在4.1万亿美元的资金缺口。因此,跟踪这些承诺对于应对自然和气候带来的挑战至关重要。Nature4Climate根据相关数据出版了《NbS 政策追踪》报告,为政策制定者提出了推动NbS有效行动的关键步骤,包括公开发布明确的NbS实施计划,承诺在未来五年采取政策、监管和财政措施来有效推广NbS,与利益相关方合作来为自然保护和恢复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优先考虑原住民和当地社区的权利,制定强制性和自愿性措施以激励企业和金融机构采取可持续、净零做法等。
相关链接:
https://nature4climate.org/nbs-commitment-tracker-update-over-half-of-nature-commitments-show-little-or-no-evidence-of-progress-over-the-last-six-months/
https://nature4climate.wpenginepowered.com/wp-content/uploads/2023/09/NbS_Policy_Tracker_Report_2023.pdf
Grow Asia启动其最大的公私营气候基金,以利用10亿美元的绿色投资
GrowBeyond Fund由Grow Asia推出,旨在通过公私混合融资模式利用高达10亿美元的气候融资。该基金将在未来10年内为小型农业企业提供包容性融资,目标是东南亚处于气候危机前沿的7000多万家中小企业。由于农业食品行业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排放量的20%以上,该基金将优先投资气候智慧型农业、可再生实践和创新技术,以应对东南亚农民和农村社区面临的紧迫气候挑战。
相关链接:https://www.growasia.org/post/grow-asia-launches-its-largest-public-private-climate-fund-to-leverage-1bn-of-green-investment
全球红树林联盟推出红树林恢复追踪工具
红树林恢复追踪工具(MRTT)不仅适用于基于不同恢复方法的恢复项目,也适用于产生单一或多重效益(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恢复项目。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包括3个关键组成部分:恢复前的现场基线;恢复干预;恢复后监测。MRTT设置了多个问题,以便于让信息提供者能够快速且全面地描述项目内容。MRTT的应用可以将红树林保护行动在生物多样性维持、红树林恢复、管理效率、社区生计和治理能力方面取得的成果量化。这也将有助于改善红树林保护行动,同时可建立一个更高效地开展红树林恢复项目的交流社区。
相关链接:https://www.wetlands.org/blog/global-mangrove-alliance-launches-the-mangrove-restoration-tracker-tool-mrtt/
中国森林地上和地下植被碳储量数据集(2002~2021)
研究团队通过采用回归与机器学习算法融合高分辨率主动微波遥感、长时间序列的被动微波与光学遥感信息,并参考大量地面样地实测数据,发展了一套时空连续的近20年中国森林地上和地下植被碳储量数据,以准确定量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生态恢复等)对中国森林碳储量的影响。通过与已有数据的对比,发现本数据集可更准确地反映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的空间格局以及年际变化情况。数据的空间分辨率为1/120度(约1km)。
相关链接:https://doi.pangaea.de/10.1594/PANGAEA.955074
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在江苏盐城举行
本次会议由江苏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和国家林草局共同主办,于9月25日至27日举行,主题为“绿色低碳发展共享生态滨海”。会议期间发布了全球滨海生态系统状况报告纲要、全球滨海生态系统保护工具包模块化内容,发布《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2023年)》英文版、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集等成果,提出全球滨海论坛伙伴关系倡议并达成《盐城共识》。
相关链接:https://www.mnr.gov.cn/dt/ywbb/202309/t20230906_2799215.html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亚洲中心正式成立
2023年9月25日,NbS亚洲中心第一次会议在江苏省盐城市召开,NbS亚洲中心作为自然资源部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合作机制正式启动。中心依托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运行,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NbS的推广应用,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解决方案。中心近期将编制NbS与韧性城市、海岸带适应、乡村振兴等最佳实践导则,编写旗舰报告,挖掘典型案例,开展培训与能力建设。
相关链接:http://www.lcrc.org.cn/xwzx/gzdt/202309/t20230926_54386.html
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友好的森林修复国际研讨会在宁夏固原举行
本次会议针对不同生态区域森林修复主导方向,围绕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和政策支持4个主题开展深入讨论,分享了兼顾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开展森林修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采取的技术路径。同时,国家林草局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在会上正式宣布启动实施“协林行动”,助力中国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链接:http://www.forestry.gov.cn/lyj/1/gjgjhy/20230918/523435.html
第四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发布
典型案例的发布明确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路径、典型模式和后续工作重点,并通过典型示范引领进一步推动实践探索,不断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这批典型案例分别是:浙江省杭州市推动西溪湿地修复及土地储备促进湿地公园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浙江省安吉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江苏省常州市郑陆镇整理资源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福建省南平市推动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山东省东营市盐碱地生态修复及生态产品开发经营案例、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茶卡盐湖”发挥自然资源多重价值促进生态产业化案例、北京城市副中心构建城市“绿心”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六堡茶产业赋能增值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石漠化综合治理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天山花海一二三产融合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生物多样性补偿案例。
相关链接:http://gi.mnr.gov.cn/202309/t20230913_2800125.html
“基于自然的基础设施”在线课程
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IISD)将于2023年9月12日至10月12日(每周周二和周四16:00-17:30,CEST)提供“基于自然的基础设施(NBI)”在线课程,旨在帮助相关人士评估和分析基于自然的基础设施的经济表现和共同效益,并做出有关基础设施投资和利用NBI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明智决策。
相关链接:https://nbi.iisd.org/5-week-program/
04.实 践 案 例
© Arup/London Legacy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London - NbS for a leading sustainable city
英国伦敦NbS支持城市可持续发展
大伦敦管理局(GL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制定了伦敦中央活动区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目标,包括增加绿地面积、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热岛效应和防止山洪暴发,而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则被视为是贯穿各领域的关键问题。伦敦目前已经开展了大量的NbS项目,如绿色屋顶和墙壁、种植行道树、扩大或改善绿地、发展城市农业、采取自然保水措施(NWRM)以及废弃土地的回收利用等。
全伦敦绿色网络(ALGG)计划打造一个绿色和开放的空间网络,旨在促进灰色基础设施向绿色基础设施的转变,以帮助伦敦适应气候变化的风险。英国土地信托基金(The Land Trust)为开发商设计了一种服务付费模式,以确保绿地得到长期维护,这种模式让所有新住宅的居民共同承担维护绿地的成本。这笔资金当中还包括一名社区护林员的部分费用,这名护林员将推动社区参与、组织社区志愿服务以及相关活动,这能够提供自然教育机会并让社区居民参与生境维护。
相关链接:https://oppla.eu/casestudy/19456
10月重要日期概览
10月4日 世界动物日
10月14日(10月第二个星期六) 世界候鸟日
10月20日 国际树獭日
10月21日 爬行动物保护宣传日
10月23日 国际雪豹日
10月24日 国际长臂猿日
10月24日 国际淡水豚日
10月27日 国际熊猫日
10月27日(10月最后一个星期五) 世界狐猴日
本期编辑:靳彤、彭昀月/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科学部;徐嘉忆、姜雪原、杨海涛/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自然项目;杨方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国代表处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