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首页 > 物种资讯 > 植物资讯

山野寻奇——火草

媒体:学习强国  作者:杨向红   专业号:丽江拉市海管护局 2023-10-08 09:31:00

 

火草中文名为钩苞大丁草,是菊科、大丁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过去人们燧石取火时,多用其作为引火的易燃物,故名火草。根据地域分布不同,又叫白叶不翻、白叶火草、小一支箭、白背艾、火门艾等。

火草根状茎粗短,直或斜升,常为枯残的叶鞘所围裹,被白色柔毛,具有粗肥而长的须根。叶基生,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干后黑色,上面变无毛,密被有光泽银灰色小腺点,下面除叶脉外,被白色厚绵毛;叶柄上部具窄翅,基部具鞘,被蛛丝状绵毛。苞叶在花葶下部的疏生,近顶部的密生。

头状花序单生于花葶之顶;总苞基部狭,陀螺状钟形,略短于舌状花冠;总苞片4—5层,顶端和上部边缘带紫红色,外层小,卵状钻形;花托平坦,无毛;雌花花冠舌状,淡红色,舌片长圆形至狭椭圆形;雄蕊着生于花冠管中部,花药伸出于花冠之外,基部具长尖尾。

未成熟瘦果圆柱形,具不明显的6纵棱,密被白色柔毛。冠毛粗糙,刚毛状,干时变黄白色。花期11月至翌年2月。

火草性喜温暖湿润,喜散见光,从滇中到滇西的广袤地区都有火草分布,多生长于海拔1800米至3200米的混交林或小山丘等地带,目前尚未由人工大批引种栽培。

火草嫩枝与叶可烹食,云南丽江一些民族地方群众常把火草与玉米粉、面粉、糯米粉、糖等和在一起做成风味独特的火草粑粑食用。其叶背为薄膜状的白色纤维,交织无序,可以撕下捻线,多与麻或棉混织成透气性和保暖性很好的布料。有文献记载,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制作和使用火草布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其味辛、微苦,性凉,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化瘀止血、消积杀虫等功效。

乡间无闲草,会用都是宝!不过需要提醒的是,云南生物资源十分丰富,颜色相近、形状相似的也多,所以切勿单凭图片或文字描述进行采食,以免中毒!

来源:丽江市发改委

 

阅读 504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