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在南麂列岛东侧海域实地调查获得的数据,采用多样性分析、相似性分析以及丰度/生物量曲线等,对调查海域内虾蟹类资源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研究,掌握其资源情况,以期为合理保护南麂列岛虾蟹类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科学管理渔业资源提供基础资料。
虾蟹类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资源量丰富,其中大多数种类作为高营养级鱼类的重要饵料,参与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及物质循环,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东侧海域水文环境主要受台湾暖流与江浙沿岸流交互影响,此外,该海域内众多的岛礁和岬角使得上下层海水混合相当剧烈,特殊的地形及环境在此形成上升流,使该海域水质优良、饵料充足、水文及气候条件优良。因此,众多的海洋生物在此聚集,栖息共存,海洋生物种类繁多、区系组成复杂、生物多样性水平很高。
进行实地拖网调查
近年来,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东海的主要经济鱼类资源被过度捕捞,资源衰退,虾蟹类已成为海洋捕捞的重要对象,在海洋渔业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同时,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人类对南麂列岛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周边海域的生物群落也在逐渐变化。因此,对南麂列岛虾蟹类资源进行有效评估,研究虾蟹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实验室生物鉴定
《南麂列岛东侧海域春秋季虾蟹类生物多样性》一文的结果如下:(1)共鉴定出调查海域的虾蟹类30种,其中虾类16种,隶属于1目6科12属,蟹类14种,隶属于1目5科6属;(2)秋季虾蟹类物种数高于春季,且春秋季物种数在整个调查海域大致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增多的趋势;(3)春季优势种依次为: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双斑蟳(Charybdis bimaculata)、日本鼓虾(Alpheus juponicus)、细巧仿对虾(Parapenaeopsis tenella)和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秋季优势种均为蟹类,依次为三疣梭子蟹、双斑蟳和日本蟳;(4)虾蟹类生物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是春季大于秋季,丰富度指数(D)则是秋季远高于春季;(5)根据聚类分析(CLUSTER)与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nMDS)分析,可将虾蟹类划分为3个群落;(6)丰度/生物量曲线(abundance-biomass comparison curve, ABC曲线)显示,南麂列岛调查海域的虾蟹类群落处于稳定未受干扰的状态。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