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保护动态

11月资助报告 | 千佛山保护区临退休护林员自我生存保障能力建设

媒体:原创  作者:保护地友好体系   专业号:保护地友好体系 2022-01-30 14:34:06

保护地友好资助

千佛山保护区临退休护林员

自我生存保障能力建设

-PAF2105-

为促进自然保护地及周边友好发展,保护地友好重点针对自然保护地及周边社区或促进保护地友好发展的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民间组织、个人等进行资助,每月支持1-2个项目,每个项目金额2000元,友好产品类项目优先,可反复申请。点此申请2022年1月资助 / 点此了解往期资助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千佛山保护区临退休护林员自我生存保障能力建设

项目目标:提高临退休生态护林员的基础生存和谋生能力,进而提高其收入水平

执行机构:四川千佛山自然保护区安州区管理处

本期执行时间:2021年11月10日-2021年12月15日

本期资助金额:2000元

二、项目实施过程

在四川千佛山自然保护区安州区管理处的指导和支持下,在绵阳市安州区千佛山生态护林员协会和当地社区的协调和配合下,11月中旬经过多方沟通和对接联系到了当地周边社区有一定养蜂技术经验和能力的养蜂技术能人“土专家”,表示愿意结合自身多年积累的养蜂经验和传统知识实地现场给出指导意见。

图片

千佛山生态护林员养蜂环境

11月下旬,在众多生态护林员的翘首期待下,当地的养蜂技术能人分享了一些自己多年养蜂的感受和病虫害防治实用知识,并重点专门分享一些自己在冬季养蜂期间应该特别注意的事项,就今冬明春养蜂季节性过渡期间如何保证蜜蜂安稳过冬、确保蜂蜜质量和蜂巢安全做了精彩的讲解和分享,得到众多生态护林员一致的认可。

图片

现场查看蜜蜂的生长情况

图片

生态护林员养蜂技术培训笔记

在实地指导期间,大家纷纷向“土专家”请教自己在养蜂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难题和疑惑,并仔细在笔记本上记下解决方法,得到解答的生态护林员在表达感谢的同时对来年提高蜂蜜产量和质量增加了足够的信心,进而对未来提高家庭收入、增强自身生存保障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

实地查看和指导生态护林员养蜂状况

本次生态护林员冬季养蜂技术培训是针对性、靶向性、可行性和时效性兼具的,用最小的成本激发出最大的活力和可能性,在恰当的时间、地点把握、凝聚了多方社会力量和资源参与、融入到保护地生态护林员队伍群体的能力建设工作当中,具体表现在:

a)养蜂受季节性和周期性制约,冬季养蜂技术培训恰恰能够提高生态护林员应对冬季不可控因素的能力;

b)当地养蜂技术能人“接地气”的讲解方式和实用的操作技术契合生态护林员的接受水平;

c)生态护林员通过养蜂等替代生计产业能显著缓解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矛盾;

d)护林员来自于社区又处于保护区管理序列下,其双重角色通过充当保护区和社区间的桥梁推动保护地友好事业的发展。

 

三、项目实施结果

a)提高了生态护林员养蜂技术能力和水平;

b)强化了生态护林员应对冬季养蜂期间不可控因素的能力,进而提高了增收能力和潜力;

c)优化了保护区和社区间的沟通机制,促进了保护地友好发展。

图片

千佛山生态护林员对保护地友好资助的感谢

四、资金使用详情

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养蜂技术培训专家费、学习资料购置费、交通餐饮费,剩余资金全部用于资助给千佛山15位生态护林员后续蜂箱和其它养蜂所需设备的维护、换新、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

图片

保护地友好项目资金使用明细表

五、其他说明

生态护林员是自然生态系统最前沿、最基础、最坚实的第一道屏障,扎根于祖祖辈辈生育、养育他们的这一方水土,他们冒着严寒酷暑,风雨无阻地穿行于崇山峻岭当中,足迹踏遍从小养育他们这片山林的每一个角落,默默无闻地守护着祖国的一片青山绿水。他们多数是由于国家生态扶贫政策提供的公益性岗位加入到这支温暖的大队伍中去的,捉襟见肘的家庭收入加之有限的增收渠道决定了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当下的局面,此次资助为当下生态护林员的生计发展解了燃眉之急,为保护区社区共管共建提供了新的契机。

阅读 432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