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保护动态

翻山、涉水、改造竹林...这位四川“最美巡护员”在国家公园守护大熊猫

媒体:原创  作者:腾讯基金会   专业号:腾讯基金会 2023-04-28 17:08:42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今年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腾讯公益、腾讯新闻联合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共同发起“一起种地球”的小红花日活动,以“关心所有人的国家公园”为议题倡导,希望更多公众一块关心生物多样性、共同守护我们的地球!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

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一个物种的灭绝,不仅会使这个物种永远从地球上消失,还会通过生物链引起连锁反应,造成另外10-30个物种出现生存危机。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为保护物种多样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并于2015年发布试点方案,拉开了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序幕。国家公园是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

到2021年10月,我国已经设立了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首批5个国家公园,标志着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在逐步转型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家在三江源国家公园

与国家公园一起成长

巴丁江措,今年25岁,现在是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的一名生态管护员,同时也是长江源区治多县索加乡牙曲村四社的社长。在负责国家公园日常监测与维护工作的同时,还肩负起了牙曲村的行政工作及国家公园建设。

图:巴丁江措(左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在牙曲村,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位负责任、有担当、踏实能干的小伙子,是大家的共产党员,是牧民们的好帮手。在有困难的时候,大家第一个找的也是他,他总会在第一时间给大家解决难题。

从2019年开始,牙曲村通过布设红外相机,对野生动物进行监测与保护,他也是监测员之一。其实,他在2012年,就开始在牙曲村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在他看来,牙曲村是索南达杰的家,保护意识深入每一位牙曲人心中,我们更应该好好保护我们自己的家,保护雪豹及其他野生动物。

图:巴丁江措在野外安装红外相机©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2021年10月,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成立。对巴丁江措来说,从三江源保护区、到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再到成立,他与这片土地、与国家公园一起成长,从最初的政策学习者,到现在的政策宣传与落实者,他一直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列,未来也会更加坚定的守护这片土地,守护我们的国家公园。

阿拉善SEE自2012年启动三江源保护专题以来,通过三江源保护项目资助金额超过2800余万元,已累计带动三江源地区115家在地环保组织和个人,以在地保护力量为主体,通过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当地和外界共同认可的保护模式,促进政策改进与公众认同,实现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长久守护,同时,通过整合阿拉善SEE的企业家资源及公众资源投入到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设中。

大熊猫国家公园

长久守护

付明霞,同事们口中的“大总管”,也是他们亲切的霞姐、明霞。

她出生和成长于青海,在内蒙读书,本以为会在北方的辽阔里安居乐业,却不曾想到,一个机缘巧合扎进了四川荥经的大山里,从此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除了典型北方女子的爽朗与豪迈,明霞身上多了几分南方女子的温婉与甜美。明眸皓齿、皮肤白皙,乍一看,令人心生欢喜。

图:付明霞 ©大相岭保护区

2017年怀揣守护大熊猫的梦想,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明霞加入了荥经的保护队伍,成为了一名保护大熊猫的基层工作者。

经过几年的历练与突破,以及在前辈野保人的帮助下,明霞飞速地成长着,接过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科研监测的重担,主要负责荥经片区的科研监测工作,包括大熊猫种群动态监测调查、大熊猫野化放归前日常监测巡护、泥巴山大熊猫廊道监测、大相岭大熊猫栖息地景观植被恢复监测等。

在她的带领下,荥经保护这支新生队伍的科研能力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图:付明霞野外监测巡护©大相岭保护区

白天,明霞带着队友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在崇山峻岭里找寻大熊猫的痕迹。又在大相岭的深山竹海里穿梭遨游,改造密集竹林,只为能给大熊猫提供适宜栖息生境。晚间,她又灯下伏案,整理数据、撰写报告和论文。

几年的艰苦奋斗,从无到有的开拓创新,明霞和她团队的保护事业也开始一点点做了起来。

持续深入开展荥经片区野生大熊猫动态监测、伴生动物调查、大熊猫主食竹监测、人类干扰情况调查等,布设红外相机280余台,完成片区内红外相机监测全域覆盖。加强大熊猫DNA信息收集,实现野生大熊猫保护管理在种群数量与结构、物种分布、遗传编码等方面的分子水平跨越。

图:付明霞和团队在野外开展工作©大相岭保护区

在泥巴山廊道区域启动廊道监测项目,制定监测方案,定期开展系统的、持续的监测工作,监测108国道泥巴山段大熊猫及栖息地状况,加强熊猫走廊带建设,基本摸清了大相岭片区野生大熊猫分布,掌握了大熊猫栖息地状况和主食竹分布情况。

摸清了同域动物种类、分布及人为干扰等现状,为大熊猫野化放归和其他科研项目顺利开展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安全保障,加快栖息地修复改造工作。

图:付明霞在野外开展工作©大相岭保护区

同时,与阿拉善SEE天府项目中心、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等NGO组织深度合作,在知名专家和科研团队的指导,科学规划设计大熊猫栖息地恢复实验,探索栖息地修复模式,对人工林、次生林等退化栖息地采取不同的修复方式,加快制定栖息地修复“荥经标准”。

截止到2022年,已完成栖息地改造750亩,栽植以槭树、桦木为主的本土乔木树种近40000株,新培育苗圃基地3亩。

通过栖息地修复改造,采用管控人为干扰、保育和恢复廊道内受损栖息地的方式,促进大熊猫种群间的正常交流,同时也为其他野生动物迁徙和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增加区域物种多样性,给当地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中的大熊猫栖息地恢复和廊道建设树立典型案例。

图:种植苗木©大相岭保护区

她说:“性别分男女,但职业没有男女之分,既然选择了野保这份职业,那就脚踏实地、攻坚克难、突破创新做好本职,守护好荥经这片山山水水。”她也说:“远离家乡的孤苦与落寞,不能常伴父母左右的愧疚与挂念,因为父母亲朋的理解与支持,同事队友的陪伴与帮扶,心里的这些愁绪抵消了一大半。我想只要心生欢喜,守护在这里就是有意义的、值得的。”

这位青海姑娘,在以男性为中坚力量的野保队伍里,正以自己温婉又坚定的姿态展现着巾帼的风采,为她心中的野保事业发光发热。2019年,明霞被评选为四川“最美巡护员”。

国家公园与你我相关

国家公园以全民所有自然资源为主体,是全体国民的共有财富。国家公园建设需要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和贡献。通过加强环保意识、参与志愿服务、传递国家公园理念等方式,我们可以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1、加强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将绿色生活理念贯穿于工作和生活中。例如,减少塑料袋使用、垃圾分类、不乱扔垃圾等等。这些看似小小的行为都能够降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参与活动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国家公园的意义和价值,同时锻炼个人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实际行动支持国家公园的建设和保护。

3、通过网络和传媒等渠道传递国家公园建设的理念和价值观,引导更多人关注国家公园建设的最新动态和政策变化。同时,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分享关于国家公园的资讯和体验,积极宣传和推广国家公园,帮助更多人了解和认同国家公园的重要性和美好形象。

阅读 799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