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首页 > 物种资讯 > 综合资讯

给志东的一封信

媒体:原创  作者:竹乡豹   专业号:竹乡豹 2023-03-01 08:52:30

 

给志东的一封信

 

志东:

你好!

去年11月上旬,在江西省首届林博会上我们巧遇并聊得很开心。今年1月我们几位好友相聚在一起喝茶,聊天时,你说,将要去宜丰潭山的山上挖几株野生兰花到自己家里养栽。我听了当着好友们的面劝阻你:“野生兰花是不能挖取的!”而你笑着说“挖几棵自家山上的野生兰花,带回家自己养,很多人都这样,没什么大不了的。”紧接着你听我讲了几句关于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意义的话,然后说一声“有事,先回去了!”好友们见此情景,感觉尴尬,不到一支烟的功夫,都走了。如今,大家工作都很忙,再相聚在一起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于是,我萌生了给你写信的想法,详细地讲讲保护野生动植物这方面的知识。

     志东,你赞同“保护野生动植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这个观点吗?

生态学家告诉我们,一个生态系统中,物种越多,各物种所产出的数量就会越多,抗逆能力就会越强。人类的吃、穿、住、行等各类活动所需的物质,都离不开大自然中的动植物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志东,你觉得挖几株野生兰花没有什么,但是,你想过没有,有很多种野生兰花是国家级重点保护物种,江西省境内所有的野生兰花种类都是省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正是因为类似有“挖几株植物没什么”思想的人太多,才致使如今物种灭绝的速度惊人。在许多情况下,物种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直到它们消失后才被人类觉察到。例如,如果以某植物为食的一种昆虫灭绝,那么它所吃的植物可能会疯狂扩大并扼杀其它植物;同时,以这种昆虫为食的鸟类也少了重要的食物来源。还有很多后续变化,在此不一一赘述,所有的后续变化对很多物种会产生无数影响,会持续到生态系统彻底变样。志东,我现在仍然记得你跟别人聊天时说过“时间长的情况下,物种会走向自然灭绝。”经过向专家学者咨询,我明白,物种确实会自然灭绝,但是由于人类的因素,现在的物种灭绝速度比物种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以上,物种一旦灭绝,将不能再生。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数字,全世界大约有1000多种野生哺乳动物、1000多种鸟类和20000多种野生植物面临灭绝的危险;从1600年~1800年间,地球上的鸟类和兽类物种灭绝25种,从1800年~1950年地球上的鸟类和兽类物种灭绝了78种......无须再举例了,多么触目惊心的数据! 如果说这些令人感到沉重的话,那不妨看看我们的生活圈——宜丰、铜鼓一带,宜丰、铜鼓地区生态保护做得最好的地方毫无疑问是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据截止到2016年年底的统计资料显示,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仅高等植物就已知有2398种。下面讲讲今年春季在官山保护区我所见的优美风景。

今年3月中旬的一天早上,官山保护区大坝洲公路下侧水沟里,5只白鹇立在浅水中的石头上,嘴伸进水中,像是在喝水,又像是找什么吃的东西,2只红胁蓝尾鸲正慢悠悠地在公路边草地里边走边啄食虫子。在一个水潭边石壁上,出现了一丛丛开淡紫色、紫色花朵的苦苣苔科草本植物蚂蝗七,蚂蝗七附近有一片片深绿色宽扁叶片鸢尾科常绿草本蝴蝶花,蝴蝶花此时正盛开大朵白色的花朵,与蝴蝶花相映衬的是,其边上一小片几乎贴地生长静静开着小花的葡茎堇菜;此刻的官山保护区多数树木正在展叶,大枫香树的枝头已经泛起浅浅的绿意,而椤木石楠、红楠、木蜡树等树种的枝条顶端发出的嫩枝嫩叶正竞相展现红色的美韵,深深地吸一口气,感觉到饱满的青草、树叶、鲜花夹杂泥土味的气息。白鹇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2005,有动物专家保守估计官山保护区的白鹇有4000只以上,如今,由于官山保护区保护工作做得好,野生白鹇的数量应该比2005年更多。其他的鸟儿们,不知是在林中玩耍,还是早已飞走到远处去觅食,只听到鸣叫声,比如,鸣声悠长、单调而又响亮的大拟啄木鸟,总是不眠不休地重复着“go-o, go-o”的叫声,叫声让人听着有点凄惨的味道,它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呢。赏鸟的时候,哪怕只是看到鸟儿一个低头及一个抬头这样的动作,都会新增许多惊喜。

可喜的是,在我们国家,像官山保护区这样生态保护做得好的保护区越来越多。自从1956年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一直到现在,我国每年都会新增许多自然保护区,就是为了加强野生物种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啊,而保护区界线以外区域的珍稀野生物种并非可以随意利用,而是受法律保护的。

志东,你住的地方离官山保护区不远。希望你有空时到官山保护区走走。

志东,你喜欢读名著,平时与我聊过古今中外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话题。下面,我谈谈古今中外有识之士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欢迎你看过下面文字之后来信或打电话来与我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

人是自然之子,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人的智力高于其它动物,更应有强烈的责任感,不可只以人的利益为原则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志东,你说是吗?下面是我学习中外有识之士论述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时悟出的心得体会。

崇尚自然,爱护和有节制地利用自然资源,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哲学理论上,“天人合一”概念,虽然是由北宋张载才明确提出来的,但是,在《周易》里,已经有关于天人合一的深刻思想,是以后各家各派进一步发挥天人合一观念的重要源头。《周易》肯定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地、人三者是一个统一体,对于六画卦,《周易 · 系辞》在解释其意义时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尚书》中的“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让人明白要尊重大自然。《礼记》“月令”详细规定了所有国民在不同的季节中应如何有节制地利用自然资源,可以说是我国较早的保护自然的法典。东晋陶渊明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长木草,夕露沾我衣”以及唐朝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多么美丽的自然风景画面!诗人居住在茅屋中,若无热爱大自然的深情以及长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经历,那肯定写不出这么优美的诗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将其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中国的有识之士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外国的许多睿智学者们也有与这类似的观点。例如,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历史上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又如,《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写的一本散文集,记录了他在瓦尔登湖畔隐居生活的见闻。在那里,他拥抱自然,过起了一段诗意的生活,用一只笔细致地描摹这方土地上的景物,小到两只蚂蚁的争斗,都写得活灵活现。

    志东,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理论,你说对吗?

当前,中国的发展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促使我国必须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并且提出生态文明理念,该理念包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等基本理念。党的十九大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入了新党章,而且在新党章中规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绝大部分物种灭绝是由人类驱动的这一事实,意味着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身行为来帮助物种免于灭绝。比如,人类可以不吃野生动物,可以在保护好野生动植物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志东,很高兴你能读到这封信!如若赞成我的观点,那么,就让我们用学到的知识,尽最大努力,在全社会传扬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让越来越多的人朝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努力,好吗?

 

 

 

 

                                                               陈  琳

                                                              2021年3月30日

阅读 428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