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来自贵州从江高增侗寨的吴凤英带着女儿离开丈夫。
她始终记得丈夫对自己说过的话:
“出去打什么工?我是冷着你还是饿着你了?”
“你不要再生了,你肚子里装的就是女儿!”
婆家重男轻女的观念太重,吴凤英最终决定重新开始。如今,回乡创业的她不仅当起了民宿老板、侗歌队队长,还曾带一群唱侗歌的孩子上央视表演,成了女儿心中的“女神”。
在我国广袤的乡土之上,越来越多的“吴凤英”活出了自己向往的模样。
打工挣的钱买不来陪伴
她打算返乡创业
初中还没毕业就去大城市打工,适婚年龄结婚生育,自此成为“xx媳妇”、“xx妈妈”……这是吴凤英也逃不过的乡村妇女前半生。
15岁南下广州,吴凤英把广州当作第二故乡。婚育后的她仍想出来打工挣钱,回到自己的社交圈,没想到旁人不屑地泼冷水:“我们把你饿着了吗?”
这个湖南家庭既希望吴凤英生一个儿子,又希望她做一名家庭主妇,把自己奉献给家。但最让吴凤英接受不了的,还是言语上处处透露的男女不平等观念,“太压抑了。”
于是,她选择离婚。
吴凤英和孩子们
然而,要独自抚养3个孩子并不容易,吴凤英只能继续打工,把女儿留在贵州上学。
有一次,老师打电话告诉她,小女儿的行为有些怪异,也不爱说话。她这才深刻意识到“钱满足不了孩子的心理”,开始有了回乡创业的打算。
性别不平等的观念不分地域,娘家人也不看好吴凤英。2008年,全村人都在等着看她笑话,“我也让他们如愿以偿,我失败了。”吴凤英笑笑,提起糗事,她很豁达。
再后来,一场严重的车祸使她两条腿受到重创,光住院就花去大半年时间,吴凤英的经济又陷入困难,不得已再次外出打工。
直到2014年,孩子跟她说:“妈妈,你再不回来,我的童年记忆里可能就没有你了。”吴凤英心里咯噔一下:再不回家就赶不上女儿的童年了。
组建侗歌队、做民宿
她成了女儿心中的“女神”
没有文化,也没有足够资金,吴凤英想不到什么创新的挣钱方法,只能摆摊卖气球和各种杂货,先在家乡立足。
虽然家里经济困难,但在吴凤英心里,活得开心更重要。业余时间,她和乡里的姐妹组建了一个侗歌队。
吴凤英的侗歌队
侗族的歌谣里藏了许多老祖宗富有哲理的话,也给吴凤英艰难的生活带来了宽慰。
2017年,作为侗歌队队长,吴凤英得到了广东绿芽基金会一次妇女骨干培训的机会。在这里,人们并不会因为农村妇女的文化水平而先入为主地认为“女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没有了思想禁锢的吴凤英,从未感觉如此自信。
回去之后,她尝试在村里开展了一些大大小小的主题活动,涉及孩子、环保等等。再后来,随着乡村旅游的振兴,吴凤英又开起了“云上民宿”,做起了“深度体验游”。
“我跟别人不一样,我是一个单亲妈妈。”吴凤英坦言,回来做民宿也有一个私心:她想有一个自己的家,而且一个家不够热闹,她希望周围的小朋友们、姐妹们都一起来热闹!2018年,她和村寨的返乡青年一起发起做了村寨联盟,吴凤英拥有了一个江湖气的称号:总教头。
还没离婚的时候,吴凤英的女儿曾对她说:“妈妈,你能不能开心一点?你可以打扮漂亮一点。”
如今,当人们问起吴凤英现状如何,她微微一笑:“原来我可以这么开心!”无论是侗歌演出还是演讲活动,她都穿着侗族传统服装,“这是一种文化自信!”
她还被女儿称为“女神”。第一次听到这个称呼,吴凤英还很惊讶:“你怎么会叫我女神呢?”女儿说:“因为你现在特别漂亮,做的事很有正能量,我为你感到骄傲。你就是我的女神!”
第一次创业失败
她哭过之后就从头再来
同样在回家创业中找到另一条求生道路的,还有广东韶关的陈翠练。
在老家的村子,大部分女性都无法自主地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陈翠练18岁那年就曾经收到家里的电报:“母亲病重,速回”,结果从工厂辞职回家,却发现这竟是一场相亲骗局。
她的脑子当场就“嗡”的一声炸开了。“你们有没有搞错?第一次见面就要订婚,婚姻大事就这样决定?我不同意!”
母亲动怒道:“如果你不同意,我和你爸爸就在你面前自杀!”
陈翠练不想就这样跟一个人过一辈子。婚礼当天,天还没亮,她凌晨4点起床,捡了两套衣服就离开了家。
多年后,“不认命”、“不放弃”成了很多人对陈翠练的初印象。丈夫身体不好,她咬咬牙说,你在家里带孩子,我出去打工;从厂里辞职回家创业,她把仅有的几千元积蓄用来养鸭,2000多只鸭子染病死去,她哭过之后就“从头再来”。
“我养殖鸡鸭鹅都不喂饲料,全是环保的,喂青草米糖。这样的缺点就是养殖时间比较长,但是品质也比较好。”在竞争激烈的养鸡市场,陈翠练决定再冒个险:做与众不同的环保生态鸡。
一开始,成本高、价格贵的生态鸡卖不出去,陈翠练就让人免费品尝,“好吃再回来买”。不到一个月,销路就打开了,回头客也越来越多。如今,陈翠练家的鸡鸭已经有了很稳定的客源。
除此之外,她还和村里其他妇女一起参加了广东绿芽基金会的培训,学习生态种植技术。2019年,在绿芽基金会的资助下,陈翠练实现养殖发酵零排放,用清理出的排泄物开垦新的丝瓜地。今年夏天,靠着这三亩地的丝瓜收成,陈翠练两个月收入近万元。
性别不平等
不是一两次扶贫就能解决
在农村,性别不平等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地人自己都察觉不到。
中山大学人类学女博士、绿芽基金会秘书长邹伟全曾在广州从化乐明村驻扎三年,她发现,当地留守妇女面临的困境有一些共性。
邹伟全
比如涉及财产的宅基地、土地权都没有女性的份额;男孩上学的机会总是比女孩多;父母因为儿子要娶媳妇儿盖房而嫁掉女儿,以获取彩礼钱……诸多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仍存在今日的农村。然而,妇女仍然需要承担不亚于男人的农活,把走出大山打工的机会留给男性。在闭塞的山村,妇女如此大的劳动量不仅得不到应有的价值认可,更没有机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这种不平等,不是一两次简单的扶贫就能解决的。邹伟全所在的绿芽基金会注重的是妇女的“发展”。当留守妇女有机会进入生态种养、生态农作物加工等项目工作,并获取一份收入,“经济上提高,家庭地位和话语权也逐渐有所提高。”
为了帮助更多希望实现个人和社区价值的乡村女性,绿芽基金会发起半乡学堂公益计划,通过资金和资源对接,支持她们组建团队,营造社区中心,通过线上和线下的体验式培训,形成乡村女性创变者行动网络,与社会各界共创妇女儿童友好乡村。
近四年,半乡学堂已支持108个村庄的姐妹在自己的社区开展妇女、老人、儿童关爱服务或者生计、环境改善计划;助力超过9382名乡村姐妹的学习成长;把儿童性教育课程推广到了1441多所乡村学校,服务覆盖近359213人次乡村儿童。
透过半乡学堂,我们看到乡村变得对儿童和妇女更加友好。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