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综合动态

睡前听到这个声音,她不再躲进被窝里哭泣

媒体:原创  作者:腾讯基金会   专业号:腾讯基金会 2020-12-21 14:10:26

图片

△ 夜晚孤独地躺在学校宿舍里的二年级学生

在年轻人都说“没人比我懂孤独”的时代,你可能想不到,有一群小学生比谁都更了解孤独的滋味。

他们是来自农村寄宿学校的孩子们。

在肇东市新立小学,三年级的小诗就曾因为太想爸爸,睡觉时故意不盖被子,好让自己生病,让爸爸来看她。后来,小诗的爸爸和奶奶相继去世,没有人知道这个失去至亲的孩子如何度过宿舍里孤独的漫漫长夜。

直到有一天,宿舍广播里那个温柔的声音响起……

她让自己生病

只是为了见见爸爸

小诗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寄宿生活的。

那段时间,新立小学每晚熄灯后,同宿舍的孩子都会因为想家而大声地哭,小诗觉得奇怪,“不就是不在家住么,有啥可哭的”。

后来,爸爸来学校给她送书,当她见到爸爸那一刻,眼泪止不住地流,她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也这么想家,想爸爸。

爸爸是小诗最爱的人。小诗3岁时,爸爸妈妈离婚,爸爸一个人扛起了整个家。对小诗,爸爸总是悉心照顾,了解她的小脾气,也知道她不高兴的时候会躲在哪里。

由于思念爸爸,小诗睡觉时经常故意不盖被子,好让自己感冒发烧。“因为我生病了,老师就会给爸爸打电话,爸爸就会来看我了。”

知道爸爸喜欢成绩优秀的她,小诗在学习上也一直很努力。四年级时,成绩名列前茅的小诗还被评为了大队长。

但也是在这一年,小诗爸爸病故,给她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大约3个月后,小诗的奶奶也因为太想念儿子而去世。

老师们还清楚地记得,当听到爸爸去世的消息时,小诗是怎样拖着脚步从教学楼走回宿舍的。接连的变故让本就不完整的家支离破碎,小诗也好像变了一个人。五年级后,原本学习上进,懂事乖巧的她开始叛逆,“什么事儿都想和老师对着干,后来看到有的同学拿小刀在自己胳膊上划,自己也想试试。”

图片

从逆境中走出来后,小诗说起曾经那段叛逆时光。

没有人知道,失去至亲的小诗如何度过宿舍里的每个漫漫长夜。那些被她用小刀划下的一道道伤痕,至今依然清晰。小诗划伤自己,就像当年故意让自己生病,让爸爸来看她一样,只是,她再也看不到爸爸了。最爱的爸爸,成了她心里永远的伤。

故事结束

还有个声音叫他们“宝贝”

在农村寄宿学校,还有很多像小诗这样的孩子。

父母外出打工,把他们送到学校寄宿,但由于教师资源严重不足,老师很难关怀到每一个孩子,那些因为想家而产生的情绪就隐藏在哭泣的被窝和看不见的深夜里。

2017年9月,歌路营“新一千零一夜”睡前故事开始在新立小学播放。小诗说,有了睡前故事后,大家都不再哭了。每天晚上,广播里的故事让她们有了一种被陪伴的感觉,让她们不再害怕夜晚的到来。听完故事,还会有个声音叫他们一声“宝贝”。

图片

小诗最喜欢的故事是《把梦想带在身边的冰坛王子》。故事讲述了一个从小体弱多病的男孩,凭着自己对滑冰的热爱和坚持,最终在23年后登顶世界冰坛的追梦历程,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小诗的心。

“爸爸身体不好,总是打针、吃药,以前我就想过要当医生,《冰坛王子》的故事让我坚定了目标,现在我只想好好学习,将来做一名真正的医生。”

不只是小诗,宿舍里的其他孩子也慢慢变得更加阳光、开朗。他们都有自己喜欢的故事,比如《猫吃了一朵蔷薇花》、《一罐辣椒酱》……这些故事看似简单,却在孩子们心里悄悄地生了根,发了芽。

如今,正在读初中的小诗虽然还是会想念爸爸,但她会把这种思念转化为成长的动力。

图片

目前在肇东五中就读的小诗

去年有一次,小诗回到新立小学看望老师,她挽起袖子,露出那一道道代表着曾经年少叛逆的伤疤问:“老师,我的疤还能去掉吗?”

听着睡前故事

曾躲在被窝里哭的她睡着了

图片

和新立小学相似,云南山区的碑格小学也有一群想念爸爸妈妈的留守儿童。

大部分时间,他们寄宿在学校,只有周末才能回到山里的家与爷爷奶奶相聚。平日里,当黑夜如潮水般吞没了教室、走廊和宿舍,吞没了墙壁、书桌和吱吱嘎嘎的床,在一片静谧的黑暗中剩下的只有孩子们对爸爸妈妈的思念。

刚开始住校时,小君就特别想爸爸妈妈。13岁的她正在念六年级,爸爸妈妈在她念二年级时就离开了家,辗转于安徽、浙江等地打工。看到爸爸妈妈留在家里的东西或衣服,小君都忍不住掉眼泪。

图片

小君的爷爷奶奶身体不好,所以周末回家,小君要帮忙洗衣服、做饭、喂鸡,还要帮爷爷奶奶出去拿药。

躺在宿舍的床上,孤独感就更沉重了。小君害怕同学们笑她,就躲在被窝里偷偷地哭。同寝室的同学说起自己的爸爸妈妈时,她也总是默不作声,一个人在角落里难过。

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两三年。直到2018年的一天,准备睡觉的小君从宿舍的小喇叭里听到了新一千零一夜睡前故事。

“同学们晚上好,由歌路营为大家准备的新一千零一夜故事汇就要开始了,请大家安静下来,准备听故事啦……”

老师丁雪还记得,故事开播那天,宿舍里异常安静。低年级的小朋友不再哭闹着要找爸爸妈妈,高年级的孩子也不再打打闹闹,他们都或坐或躺在床铺上,有的托着腮直直地盯着小喇叭,不知道会从里面传来什么神秘的声音。

图片

“听(故事)的时候就不会那么想爸爸妈妈,有时候听着听着就会睡着,”小君说。

她很喜欢的一个绘本故事是《一头灵魂出窍的猪》。小君觉得,自己就像那只被困在山崖里的猪一样,虽然有很多缺点、困难和不完美,但是她会努力坚持实现自己的梦想。

图片

小君的梦想是当一名护士,这样能够更好地照顾体弱的爷爷奶奶,以后也可以照顾爸爸妈妈。

她曾分享故事里的一句话:“我一定要活下去,我还没有实现飞翔的梦想!”

不再沉默的孩子们

睡前故事在碑格小学开播后,孩子们都渐渐变得活泼起来。

图片

过去,由于孩子们大部分都来自少数民族家庭,学校里的汉语教学环境、汉族老师都让他们感到不适应。丁雪老师说,很多小孩以前总是很沉默,晚上在宿舍的时候也显得好像很失落的样子。

后来,宿舍的广播里开始传来标准普通话讲的故事,有趣又神奇,孩子们都听得入了迷。没过多久,老师们惊喜地发现,很多孩子竟然能用普通话描述和复述故事的内容,还会把故事的内容写进作文里,用词也变得丰富许多。

孩子们不再像以前那么沉默了,他们和老师的交流多了起来,眼睛里充满了快乐的光彩。

新立小学和碑格小学的故事,在很多农村寄宿小学也存在。

在越来越壮大的外出打工群体背后,是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经过对10省102所农村寄宿学校进行调研,歌路营结合文献研究制作了《中国农村住校生调查报告(2015)》,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农村地区基础教育阶段寄宿生已达3000万,而寄宿学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面临巨大问题,其中“沉闷情绪比例”高达59.8%,还有65.7%的学生存在抑郁风险。

图片

让爸爸妈妈回到孩子们身边很难,但送他们一个有故事的童年却很简单。

“喂故事长大的山里娃”项目,以“睡前15分钟”为切入点,以“故事疗愈”心理流派为指导,开发适宜农村寄宿留守儿童心理特点的音频睡前故事,每晚睡前播放一个,陪伴他们度过孤独无助的夜晚,改善他们的身心健康。

图片

截止2020年6月,歌路营已经为全国10449所学校,超过431万个孩子带去每天故事的陪伴。

歌路营相信,故事的魔力可以驱散黑暗中的孤独,给孩子们带来抚慰和温暖。一起支持这个项目,让农村寄宿孩子们每天睡前都能听到一个小故事,离家上学的日子不再孤单。

http://pic1.arkoo.com/99DD8469F4AB4F17BE8B53E6D78D7567/picture/o_1ec9ab45k7l111m415bp14fdfst5tt.jpg

阅读 573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