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综合动态

净塑自然| 以城市之名,启发世界

媒体:原创  作者:世界自然基金会   专业号:世界自然基金会 2020-11-20 14:32:18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届世界城市论坛上,世界自然基金会正式启动国际“净塑城市”(Plastic Smart Cities)倡议,并与联合国人居署“智慧减废城市”(Waste Wise Cities) 开启合作,共同推动城市发挥更大作用,寻求全球城市最佳实践,提高可持续的废弃物管理,从而加速解决塑料污染问题。

为什么是城市?减少塑料污染,城市可以做什么?当塑料污染已经成为街头巷议的话题,讲述减塑实践,鼓励更多行动,是我们新征程。

塑料,从城市到海洋

全球正经历着高速的城镇化进程,目前有超过55%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预计到205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约67亿,占全球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二【1】。城市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推动人与人的联结,但它的发展也伴随着不少问题,废弃物的处理就是其中之一。

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在刺激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大量废弃物的产生。据世界银行2018年统计分析,世界人均生活垃圾日产量740克。平均而言,城市地区的可支配收入为农村地区的10-20倍。城市人口增加和系统的复杂,不仅使得废弃物的收集系统愈加复杂,同时在城市环境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废弃物处理变得更加困难。仅以塑料为例,据估算,海洋中60%的塑料废弃物来自城市【2】,而这些塑料垃圾主要从陆地进入河流,最终汇入海洋。所以要解决海洋塑料垃圾的问题,作为源头之一的城市是必须要攻克的阵地。

©WWF

城市是人类活动最密集的区域,是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多元因素融合与冲突的复合生态系统;城市也是创意与合作的迸发之地,拥有产生创新解决方案的无限潜力。

以城市之名,启发世界

2018年7月1日,西雅图颁布塑料吸管禁令,成为了美国首个禁用塑料吸管的大城市,这一举措让更多媒体关注到塑料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也推动了更多企业开始思考减塑的实际行动。

正因为城市,特别是全球重要城市和知名旅行目的地城市,有着能够启发世界的影响力,WWF在全球正式启动“净塑城市”倡议,通过搭建一个关于以城市为主体,分享减塑最佳实践的知识共享平台,释放城市的减塑潜力,支持循环经济,提高可持续的废弃物管理,推动包括政府、企业、公众、研究机构等多方相关利益者寻找解决方案,从而加速解决塑料污染问题。

目前加入WWF“净塑城市”的城市地图 ©WWF

WWF希望与全球各地的城市携手合作, 2030年邀请全球1000个城市加入“净塑城市”倡议,共同探索由全球顶尖专家团队制定、并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一系列减塑方案,通过WWF的线上知识共享平台以及其他国内外高级别会议在全球宣传推广,让更多国家、伙伴听到城市减少塑料污染的关切和承诺,从而实现“净塑自然”愿景。目前全球已经有20个城市承诺成为净塑城市。

“净塑城市”倡议同时也直接贡献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中的7项目标,其分别为SDG 6-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SDG9-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SDG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 SDG 12-负责任消费和生产,SDG 14-水下生物,SDG 15-陆地生物和SDG 17-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

如何做?我们有5个建议

“净塑城市”倡议正在全球收集减塑的最佳实践,期待全球更多的城市加入我们的净塑网络,以期为城市的减塑目标达成提供更多的参考。这些实践涵盖经济激励、源头减量、废弃物收集、重复使用和回收循环这五个方面。

01 经济激励

  Financial Instruments

经济激励措施旨在诱导个人和机构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其诸多手段包括奖励(如回收激励措施)和付费(如押金制、垃圾征费)。从成本效益角度来看,经济诱因的效率优于直接管理。

最佳实践

伦敦——直饮水基金

全球每分钟卖出约100万瓶装水,而到了十年后,每年的塑料瓶装水的销量超过5000万亿瓶。然而与此同时, 91%的塑料瓶都没有被回收利用,大多数塑料被填埋、焚化或丢弃在自然界中【3】。

根据一项西方的民意调查显示,公众表示如果外出时能轻松找到直饮水取饮,有65%的人愿意自带水瓶外出,不购买瓶装水。为此,英国伦敦通过设置专门的直饮水基金,在伦敦增加了28处新的直饮水取饮处,为民众和来自各地的游客提供免费直饮水,并发#oneless(再少一瓶)活动,鼓励市民自带水瓶出行。

02  源头减量

   Prevention

源头减量包括避免或减少对物品/材料的需求,减少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浪费和污染,以及通过增加重复使用次数或延长产品寿命,从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最佳实践

全球“禁塑令”风潮

泰国发布禁塑令后民众想出各种办法寻求替代方式

2020年1月1日,法国和泰国分别实施“限塑令”,法国禁止销售部分一次性塑料制品,包括一次性棉花棒、一次性杯子和盘子等塑料制品,学校食堂也禁止使用塑料瓶装纯淨水, 同时成为全球第一个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国家;泰国则规定75个品牌的百货商店、超市和便利店不再向顾客提供一次性塑料袋,并争取在2021年实现全国禁塑。

2019年2月,中国海南省率先发布“禁塑令”,明确到2025年底前,全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列入《海南省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名录(试行)》的塑料制品。国家发改委、生态环保部在2020年1月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其中包括在2020年底前,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在目标城市禁止或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并在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这些政策旨在大幅降低重点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期望有效控制塑料污染。

03 废弃物收集

  Collection

通过不断完善废弃物收集设施及管理制度,提高收集效率并消除运输途中的泄漏问题。

最佳实践

印尼Muncar——Project STOP

根据估计80%的海洋垃圾来自陆上来源,其中亚洲地区尤其严重。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塑料消耗量也增加了,超过了有效的固体废弃物管理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发展速度。

Project STOP旨在在塑料大量泄漏到海洋的区域中,建立全面并且经济上可持续的废物管理系统。它的成功关键途径是在国家协议和国际支持下,在城市和地区投资、转让技术技能和投入实施团队,建立并资助低成本、闭环、可复制、零泄漏的废弃物处理系统。

04 重复使用

  Reuse

重复使用可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从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在科技和互联网极速发展的当下,创新的重复使用模式也将在用户喜好分析、个性化定制的加持下,体验更加友好。

最佳实践

香港——餐具租借WeUse

活动与宴会里使用的一次性餐具是目前主要的塑料垃圾之一。为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We Use为客户提供可重复使用的餐具出租和清洁服务,通过用高品质的可洗餐具代替一次性餐具,帮助活动组织者减少聚会、狂欢节、音乐会、户外婚礼等活动上的固体废物。

05 回收循环

  Recycling

根据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的研究,目前全球仅有14%的塑料包装被回收循环,而那些进入回收循环的塑料不仅是对环境的威胁,还是对资源的浪费。通过建设回收基础设施、开发循环材料的消费市场,都将有助于减少塑料污染。

最佳实践

Oceanworks

Oceanworks旨在建立一个全球海洋塑料回收材料和产品的市场。他们测试并记录回收到的海洋塑料、监控材料生产过程,还为最终回收材料和相关商品提供影响力评估和减塑故事。

他们与海洋塑料收集者、加工商和制造商合作,以保证海洋塑料回收材料在市场上的认可、接收和欢迎程度。Oceanworks于2018年启动,目前有100多家会员公司采购其回收材料,并用于包括信用卡、鞋子、服装、建筑用品、杯子、购物袋等消费品的制作。

在中国,WWF一直为实现“净塑自然”而努力。2019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全球发起“净塑自然”的号召,从支持全球减塑国际政策、推动企业践行循环经济与责任、助力城乡的废物管理等方面着手,配合提高社会对塑料问题意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减少自然环境受塑料污染的侵害。

©WWF

其中推动“净塑城市”在中国落地也是重点工作之一,这与中国政府启动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项目,不谋而合。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弃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

二者都将致力于全生命周期的思维方式管理固体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多个试点城市开始探索和实践无废建设。其中三亚市在建设“无废城市”过程中,构建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固体废弃物多元共治格局,也通过多种方式实践“无废”理念,如推动“无废会议”,从会前通知、会议签到、会议物资、会议餐饮、垃圾分类等方方面面减少非必要废弃物产生;围绕旅游产业打造“无废酒店”、“无废办公场所”、“无废机场”; 深入推进实施禁塑工作,鼓励宾馆、酒店等经营主体和大型航空集团开展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的可行举措;探索对一次性塑料标准包装物推行押金制度,引导驱动包装废物回收;建立海洋垃圾监测、入海管控和治理机制;以滨海景区、邮轮、海岛为基础单元,探索形成“无废生态岛屿”的建设模式。

©WWF

WWF正积极与三亚市政府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探索塑料垃圾治理技术与能力建设,举办宣教活动与推动国际交流。另外,扬州市也在筹备通过提升垃圾分类工作等方式,来积极的参与WWF净塑城市的工作。

我们期待未来中国不同的城市正式加入“净塑城市”倡议,以城市之名,卷起全球减塑的浪潮。

1111111111111

阅读 4070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