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这个家伙不但名字怪的一批,更是个超级稀有超级昂贵的货色,是诸位蝎友可遇而不可求的珍品,当然,人品不好的话遇也遇不到的。
啥?你问我怎么能买到。实话说哈哈哈还真不好搞,只要搞到一只,直接原地萌新变大神。不是夸张,还真就是这么牛逼稀有的品种。
今天要说的这个品种,我只从资料上略有耳闻,活物更是从来没有机会见过。它外形轻巧行动敏捷,奇特的尾部结构让它从一种沙漠蝎中脱颖而出,它像一个身形轻巧的刺客,悄无声息的爬行在沙漠中,搜寻着那些时运不济的可怜虫。
它就是来自阿拉伯地区的轻身刺客:翼尾伪杀牛蝎(Apistobuthus pterygocercus)。
下图是由Vladimir Timokhanov绘制的成体公母对比图:
▲雄性♂ Apistobuthus pterygocercus
▲雌性♀ Apistobuthus pterygocercus
首先,这个家伙的名字让人看了既拗口又别扭,可是你别说,它名字还真不止一个,翼尾伪杀牛蝎说的是它,翼尾伪钳蝎说的是它,沙特瘤尾钳蝎说的还是它,甚至还有盾尾蝎、圣杯蝎等奇怪称号。
除此之外,在国外也会称其为"Giant Arabian Deathstalker",意为“巨型阿拉伯死亡潜行者”,而"Deathstalker"一词通常用来形容以色列金蝎(Leiurus quinquestriatus),可能是因为与其类似的外形和敏捷的行动能力,或是彰显其同样强大剧烈的毒性。
▲以色列金蝎(Leiurus quinquestriatus),除了尾巴之外,与本文主角Apistobuthus pterygocercus 真的非常类似,但相较于后者的稀有,金蝎其低廉的价格显得更加平民化
尽管名字众多,但是在国内,知道它的人还是称呼它为“ 沙特瘤尾蝎 ”更多一些。下文中我们就简称它为“瘤尾”好了。
▲国外蝎友人工饲养的成母 Apistobuthus pterygocercus 个体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蛛形纲 Arachnida
目:蝎目 Scorpiones
亚目:新蝎亚目 Neoscorpionina
下目:直胸下目 Orthosterni
小目:杀牛蝎小目 Buthida
超科:杀牛蝎超科 Buthoidea
科:杀牛蝎科 Buthidae
属:伪杀牛蝎属 Apistobuthus
种:翼尾伪杀牛蝎 Apistobuthus pterygocercus
在这里我们要先解释一下它学名"Apistobuthus pterygocercus"的来历,以下名称来历摘自bilibili网友Viktoriae:
"Apistobuthus" 一词由" apisto "和"buthus"构成,国内文献对"buthus"的称呼都为“钳蝎”或是“蝎”,但在Dupre的资料上给出的解释是“牛类杀手”,因此正确译名为杀牛蝎 。
接着是"apisto",意为“未确定的”,该前缀本意是奸诈的、不忠的 。
最后是种名,"pterygo"意为“翼状的”,"cercus"意为“尾巴” 。
所以最后定名“翼尾伪杀牛蝎”,当然如果因为“杀牛蝎”这个名字难以接受,想和以往一样用“钳蝎”也行,反正是个人选择,也就会被叫做“翼尾伪钳蝎”。
关于Apistobuthus属,这个属由Susan Finnegan在1932年建立,一直被认为是单一品种的属,沙特瘤尾蝎Apistobuthus pterygocercus即为模式种。
直到1998,另一个来自伊朗胡齐斯坦省的品种被Wilson Lourenço归入,定名为Apistobuthus susanae,这个种名是用来纪念Susan Finnegan而定的。
▲图中的标本正是由 Wilson Lourenço 在1998年定名并归入 Apistobuthus 属的Apistobuthus susanae
Apistobuthus susanae相较于沙特瘤尾蝎的主要区别在于,须肢和步足更粗壮,栉状器更短,体表有更多的隆突。
▲Apistobuthus susanae标本
沙特瘤尾成体肛吻可达8厘米,在蝎子中也属于中型大小,浑身为发亮的淡黄色,拥有修长的身体腿脚和极长的的螯肢,除此之外这个品种最大的特征是尾部从基部数第二节的宽大尾节,这是辨别它与其他体型修长的沙漠品种的最主要不同之处,第二尾节的宽度会随着蝎子发育逐渐变宽。
▲沙特瘤尾蝎第二节宽大的尾节
至于它们为何会进化出如此夸张的尾节,目前为止并无统一定论,但秉着“存在即合理”的理论,将其归于求偶的需要可能会更好解释,但即便强行与交配挂钩,也很难解释为何雌性瘤尾蝎也具有此身体结构的原因。
根据国外已知的相关资料, 这个品种有着极其凶猛神经质的习性。因为这种习性作祟,瘤尾蝎在人工条件下很难繁殖。仅有的人工饲养案例即便在外网上也是极其罕见的。
暴躁不安的性格使它们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殖行为变得难以控制,不同于其它雄性蝎子在交配时蛰刺雌性是为了使对方冷静,这种神经质的蝎子处在狭窄和备受监视的人工环境下发生在求偶活动中的蛰刺行为更多的是出于杀戮的目的......
该品种广泛分布于中东和北非的干旱沙漠地区,据网传资料,在阿美尼亚、阿塞拜疆、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叙利亚、也门、土耳其、埃及等国家都有发布。但近期国外蝎友发布的野生个体多发现于沙特及阿联酋地区。
跟许多纯沙漠蝎一样,瘤尾的生活环境几乎是纯沙环境,这些小家伙们会主动寻找半干半湿的沙丘挖洞,或者或是寻找石缝作为藏身之处。
▲阿拉伯地区原产地的照片
这些小家伙们的洞穴扭曲而狭长,一般情况多为独居,但也有公母同居的情况。 跟大多数沙漠蝎一样,它们主要还是在夜间外出活动,四处捕食昆虫和蜘蛛一类小型生物,细长的螯肢使得它们很擅长抓捕那些行动敏捷的猎物,如蟋蟀和蜘蛛等,除此之外也能让它们在石块隙缝中寻觅猎物。
极其缺水的生活环境使他们进化出了极度控制水分流失的外骨骼,来自猎物体内的水分足以支持它们日常的的生存。
根据目前诸多的原产地蜇伤案例来看,瘤尾是一个高毒品种,尽管LD50值尚未查到,但推测数值应当与以金类似。
LD50:即半数致死量(Lethal Dose, 50%),表示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感染途径,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所需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在毒理学中,半数致死量是描述有毒物质或辐射的毒性的常用指标。LD50数值越小表示外源化学物的毒性越强;反之LD50数值越大,则毒性越低。
比起剧烈的毒性,它们更危险的一点在于在原产地遇见几率很高,因为野外沙漠环境缺乏食物和水,这些刺客经常会出现在当地人的家中,或者碰巧躲在集市堆放在地上的货物之中被当地人带入日常生活区域。
它们会藏匿于人的鞋子、衣服和家具等干燥阴暗的地方,一旦人类在无意中惊扰到了它们,蜇伤就会不可避免的发生。
由于国内蝎圈对于这个品种的相关介绍过少,所以想要找到资料基本都得去翻国外的资料文献。
百度贴吧“蝎子吧”的吧友“爬小二”也是我目前知道的仅有的一位国内玩家,但是据说他手里购自国外的几只亚成体已经不在,不知又是哪位发烧友收购了。希望这些大佬们能试着人工繁育一下,给国内蝎友创造点福利。
▲蝎友“爬小二”手中的瘤尾亚成体
根据这位蝎友在帖子中的说法,他手中的瘤尾繁殖组亚成体均购自于欧洲,怀着一探究竟的态度,我想试着找找这个来自欧洲货源究竟是何人。
在毫无头绪时还是B站的大佬Viktoriae在自己的文章中给出了欧洲上游货源的线索:
目前个人只知道德国有一名蝎商——Mark Stockman出售,国内售价为2400一只亚成体,大部分人是没钱买的,当然总会有人买来收藏或是作为炫耀的资本......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