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野生动植物的20个秘密”系列自然科普课程推出的第十七天,这是为了响应3.3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和腾讯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周,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筹备工作执行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下,由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联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从3月3日开始,陆续推出的20位科学家、环保专家、科普博主的不一样的自然课。
今天的嘉宾是爱加自然教育创始人高向宇,给大家介绍人人可以做,且非常有意义的自然活动。
因为疫情,可能很多朋友都已经在家憋了很久,特别想接触大自然。
今天给大家介绍这个活动,是在自家的阳台或者窗外就能进行的——观鸟。
网友晒的窗台上的鸟
说到鸟,什么是鸟?你一定信心十足地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了。
那么,先考一考大家。
上图中的四种动物:蝙蝠、翼龙、企鹅、蝴蝶,哪一种是鸟呢?
答案是“企鹅”。你猜对了吗?
蝙蝠是和人类一样都是哺乳动物,翼龙是生活在恐龙时代的一种会飞的爬行动物,蝴蝶是一种昆虫,它们都不是鸟。
而企鹅,是鸟类的一种。
鸟类的定义是“体表被覆羽毛、有翼、恒温和卵生的高等脊椎动物。”
鸟类主要分为6大生态类群:攀禽、鸣禽、猛禽、涉禽、陆禽、游禽。
那中国具体有多少种类的鸟呢?
细分的话,一共有26目209科1445种鸟。其中有93种是中国的特有鸟类。
中国的鸟类还有个特点,有64种雉鸡类的动物,在全世界大约200种雉鸡类中,中国占了大概三分之一。
所以说中国鸟类的特点,就像中国的地图一样,是世界雉鸡类分布的一个中心。
举个例子,上图这只鸡叫红原鸡,属于鸟类中的陆禽,
它并不是农村常见的大公鸡,而是大公鸡的祖先之一。
“鸳鸯”,正如它们的字一样,底下是“鸟”,属于鸟类中的游禽。
民间观鸟:小行动,大意义
说回观鸟,有人会觉得是闲着没事干,纯粹的消遣时光?
殊不知,其实民间观鸟行动并做好记录,对于野生动物的研究和保护有着巨大作用。
看下面这些图——
左边蓝色圆圈内的数据是说,中国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中的556个物种,关于它们的科学文献有14,788篇。
右边橙色圆圈内的数据,表示同一名录中其他的529个物种,一篇科研文献都没有,这说明我们对近一半的受威胁物种的情况知之甚少。
再来看另一组数据——民间收集的鸟类分布数据多于科学文献。
科研论文只有大概300个鸟类分布数据,而我们民间收集的数据达到了12,700个,后者远远多于前者。
这说明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去参与观鸟的时候进行的记录是有多么的重要。
截至目前,对于研究机构、环保公益组织来说,要保护很多物种得先弄清楚它们分布的热点地区图,但是现在可能还不知道或者不细致,这对于做科研、做保护都带来一定的困扰。
但民间观鸟记录,能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弥补这样的困惑。
地图引用自《中国自然观察报告》
上面这张图,是高老师的同事,利用公民观鸟的数据来进行的一些分析。比如说,在IUCN受威胁的鸟种中,它们的热点分布地区都在哪?这里面的数据有一部分就用到了普通公民的观鸟数据。
可见,民间观鸟记录的对科研、保护的意义是非常大的。
对于普通人,外出观鸟时,只需要带一个双筒望远镜即可。
并通过记录本,或者直接登录“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直接建立自己的观鸟数据库。
通过观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我们才有意愿去保护自然。
观鸟作为公民科学的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想了解观鸟的更多知识,点击最上方视频链接,聆听高老师的完整讲述版。
明天,将由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副总裁田犎老师,为您讲述《高原上的轮回》。
此次系列自然科普课的完整课程,请看下方图片。扫描最下方二维码,或者持续关注“桃花源基金会”公众号,都可跟进完整课程。
特别鸣谢腾讯新闻、腾讯看点|看点直播,腾讯视频,腾讯教育,腾讯成长守护平台,ahaschool,一起教育科技。
— END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