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首页 > 保护地生物多样性 > 综合动态

生物多样性第五期线上论坛: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应对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危机

媒体:原创  作者:阿拉善SEE基金会   专业号:阿拉善SEE基金会 2020-12-29 17:23:09

摘要

气候危机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个重大问题。二者错综交织、息息相关。在此背景下,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联合二十国基金会平台(Foundation 20)、维斯基金会(Wyss Campaign for Nature)共同发布了一份政策建议报告《关联报告: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应对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危机》。

(注:中文报告在文末阅读原文下载,英文全文详见SEE基金会G20峰会前夕联合国际机构共同发布:《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应对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危机关联报告》 )

为助力CBD COP15的前期准备与重要研讨,在COP15执委办的指导下,12月18日,SEE基金会与世界经济论坛联合举办了生物多样性系列论坛的第五场,也是今年的最后一场。研讨会以《关联报告》为载体,邀请了报告的主要作者和资助者、中外顶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解读这份报告。会议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之间的协同增效、不同公约之间的整合、中国生态保护红线和国土空间规划等议题,展开研讨。

开幕致辞

图片

刘宁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二级巡视员、CBD COP15中方谈判代表、COP15执委办执行副主任

气候变化危机和生物多样性危机是整个全球热议的话题。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对于正确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充分认识人类赖以生存地球家园的生态价值,有效利用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中国生态保护红线的做法与经验是值得推广的。2010年,中国提出构建以生态功能红线、环境质量红线、资源利用红线为核心的三条生态保护红线体系,将全国生态功能最重要、生态环境最敏感的区域优先保护起来,提升生态系统固态能力,为减缓气候变化,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保证,这一做法和国际上通行的NBS的做法高度契合。

通过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维持和改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恢复力,依靠自然的力量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屏障,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降低气候灾害风险的影响,推动形成生态系统保护恢复与应对气候变化之间的协同增效,高水平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图片

孙莉莉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第八任会长

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协同增效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可能是当前最好的应对措施。随着各国对疫苗研发出现突破,疫情出现重大转机,经济重启的步伐加快,新一轮的经济重振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绿色转型已成为共识,因此,需要有效的方案改变过去的经营发展模式。为此,这份报告的核心结论便是充分运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保护恢复和连通。

首先,随着几个重要的国际性会议推迟,这份报告对未来有了更强的政策建议价值。

其次,中国在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都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多样性大会将于明年在中国昆明举行,我们要把它举办成为下一个十年制定全球多样性框架奠定基础。近期,中国的2060碳中和目标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为了体现中国的这一承诺,我们需要强有力的措施。中国和新西兰是基于自然解决方案联盟的轮值主席,这都使我们在研究报告与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有了很强的关联。

最后,SEE基金会与世界经济论坛,生物多样性联盟合办一系列论坛。我们希望通过一个有形的报告为载体,将我们今年的研讨延续下去,继续为CBD COP15助跑。

报告发言

图片

Brendan Mackey

格里菲斯大学教授,气候行动灯塔研究项目主任,《关联报告》的主要作者之一

生态系统面对的现实就是气候在不断变化,生物多样性在不断减少。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或者说是战胜气候变化。我们需要能够看到各国更加有效的进行协作,这样才能够带来协同的效应,否则我们是没有办法在这个领域获得真正成果的。这个报告的主要宗旨就是为了能够梳理目前的各国政策,找到这些政策上面的缺口,更好地去做出国际合作的建议,来创造这种协同性。

图片

魏辅文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

《关联报告》的发布非常及时,也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和G20提出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不同公约需加强合作,协同增效,避免各说各话。中国的生态红线举措就是很好的例子,值得向世界推广。我们必须要重新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很多认识是将人和自然相对立的,我们需要回归到人和自然的主题,天人合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分子,这是非常好的一种思想。

图片

王毅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

这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报告非常有意义,特别是对于中国的NGO走向世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个报告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把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友好的连接起来。这两个角度都是目前人类面临最重大的全球性挑战,为COP会议提出了建议和可量化的原则。但报告也有进一步的改进的空间,在国际案例的研究上包括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上,中国应发挥领导力;在未来的报告中,期待在量化和模型研究上,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图片

Stefan Schurig

二十国基金会平台秘书长

气候的危机和生物多样性的大量的丧失之间建立一定的关系是至关重要。要快速应对目前的气候危机,在疫情过程当中我们要应对疫情所带来的各种各样负面的影响,所以说要折中找到一条非常好的解决之路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疫情实际上已经让我们了解到需要有种非常合作的方式,以非常具体解决方式来应对一件事情。实际上气候变化和气候危机也是一样,我们也必须要用一种同样的姿态去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各种危机。未来,例如说在土地规划中进一步加强监管,我们也希望推动G20国家采取这样的政策,在疫情之后的经济复苏决策中,更好的去增加对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的韧性,更好地保护自然的脆弱性。

图片

Brian O'Donnell

维斯基金会“自然守护行动”主任

NBS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护和加强生态和生物的完整性和它的多样性,这也是核心的要务。它也是在NBS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层面。希望在未来这些解决方案可以更好的去应对未来或者现在没有办法解决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中国的确在全世界当中是起到了非常领先的作用,而且是非常好的一个学习者。

图片

Virginia Young

澳大利亚雨林保护协会,《关联报告》的主要作者之一

这个报告确实带来了一个非常好的窗口效应,而且它带来了一种指南性,而且帮助我们去优化我们未来工作,而且会对未来的工作进行排序,可以更好地帮助到我们。

闭幕致辞

图片

朱春全

世界经济论坛热带雨林和生态文明大中华区总负责人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基础,自然出了问题,我们的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就很难可持续,实际上自然界、经济、社会是有机联系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只不过是人为的把它分成了不同的领域、不同的问题。我们这个世界目前是支离破碎的,分头去解决问题,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解决方案。

图片

阅读 685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