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素有“国家中央公园”之称,是重要生态屏障,也是野生动植物的天然宝库。最近,秦岭不断发现了新的动植物物种:在秦岭北麓,首次发现了蕙兰;在太平河流域,也连续发现了襀翅目和扁翅目的昆虫新物种。这些新发现,是秦岭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持续向好的例证,更是绿色陕西建设的生动体现。
▲秦岭特有的珍稀鱼类细鳞鲑
几天前,在太平国家森林公园,这群前来欣赏紫荆花海的游客,竟有幸看到了秦岭特有的珍稀鱼类细鳞鲑在太平河溪水中恣意畅游的画面。
▲姜鹏飞
细鳞鲑是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它是秦岭特有的珍稀物种,俗称“五色鱼”、“桃花鱼”。像前多年基本上就看不见,但是这两年随着水质越来越好,这个细鳞鲑也是越来越多地会被人们看见。
秦岭水质持续向好
农艺师宋梁栋连续发现新物种
当天,和其他游客一起来到太平森林公园的,还有兴平市植保站的农艺师宋梁栋,去年这个季节,宋梁栋曾在这里发现了一种新的昆虫物种“二叶黑襀”,当时,这一发现成果还被国际动物学权威期刊《动物物种》采纳发表。
随后,宋梁栋又在秦岭采集发现了三个新物种,按照以发现地和发现人命名的原则,《动物物种》期刊又把三个新的物种分别命名为“秦岭小扁”、“宋氏费襀”和“秦岭同襀”,没想到这次进山不久,宋梁栋就又有了新的发现。
▲宋梁栋
这是蜕下的壳,这就是一个襀翅目(昆虫),但不是“二叶黑襀”。看,襀翅目(昆虫)就这么小。
宋梁栋认为自己能这么高频次地发现一个个自然界的新物种,靠的不仅仅是机会和运气,其主要原因,还要归功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
▲宋梁栋
这是鉴定水质好坏的标志性昆虫,这种(昆虫)的数目越多,说明咱们的水质越好。
宋梁栋说,经过严格的生态保护后,如今在秦岭,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那么,多样性的生物世界就可能随时出现在你眼前。
秦岭北麓发现野生蕙兰种群
▲秦岭北麓首次发现蕙兰生长
科考队员拍摄画面
前段时间,秦岭国家植物园的科研人员在园内保护区科考时,就发现了这片面积约有40亩、数量有近万株的野生蕙兰种群,兰花一般分布在亚热带地区,是喜半阴半阳生长的植物,对森林和植被有很强的依赖,第一次在秦岭北麓发现蕙兰生长,植物学家认为这十分罕见。
▲吴振海
兰花一般来说,需要湿润的环境,需要亚热带的环境是最好的。蕙兰自然分布一般来说,就在亚热带的北界,但咱们这次发现的蕙兰,在温带的南缘,也说明了秦岭北坡低山区的环境和秦岭南坡低山区的环境有一致性,植被比较好。
秦岭,是世界上分布纬度最北的亚热带生物宝库,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素有“中国国家公园”及“绿色基因库”的美誉。
根据最新调查结果,秦岭共分布有陆生脊椎动物587种,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种子植物多达3800多种,其中列入国家和陕西省重点保护的野生珍稀濒危植物就有176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
保护好秦岭自身的生态环境,不仅是要维护好大秦岭生物的多样性,也让绿水青山、生态文明的种子更多地生根发芽。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