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下迷彩服,放下大背包,曾桂友终于可以歇下来喘口气了。5月22日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日,这个概念对他来说还非常遥远,但作为绵阳市平武县木座藏族乡新驿村巡护队队员,他已经投身于这项保护事业中了。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位56岁护林人,曾经竟是一名手持火药枪的狩猎人。
曾桂友背上行囊准备出发巡山
“巡护队14人中7、8个曾因违规狩猎坐牢。”他的话更让人惊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盗猎现象普遍,160多户人中60多户的男人被捕入狱,新驿村一度成为附近村民口中的“寡妇村”。是什么让曾经的打猎人变成了现在的护林人?又是什么,让昔日的“寡妇村”变成了如今的“管护村”?
曾经违规狩猎普遍,新驿村成了“寡妇村”
新驿村位于四川和甘肃交界的岷山深处,良好的森林植被覆盖,让这里成为大熊猫、羚牛、黑熊等野生动物的天堂。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村民们下地干活遇到它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当时一张熊猫皮卖到外头十几万,羚牛肉也能卖20元一斤,后来涨到100元一斤,咋个不叫人动心呢!”曾桂友说,当地以打猎为生者不在少数。
虽然明知道打猎犯法,但二十多岁的他就自制了火药枪,常常和邻居一起上山打猎,“一般几个人一起出去,从十多岁到四十多岁都有。”
很快,当地相关部门加大了非法盗猎打击力度。“那个东西才碰不得,一抓就是一串。哪个打的、哪个卖的、哪个介绍的、哪个倒手的、哪个买的,一个都跑不脱!”村党支部书记杜林说。
“当年猎人是众人眼中的英雄,比的是哪个爬山快、哪个枪法准,现在说这些都羞人。”他的邻居钟俊德就是因为参与捕猎大熊猫判了七年。还有一个邻居更是被判了死刑,幸好因为法律修改,最高刑期不再是死刑,捡回一条命。
钟俊德正在清点从山上拆回来的猎套
“打击力度确实很大。”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琼说,当时村里的男人抓的抓、藏的藏、躲的躲、跑的跑。到九十年代初,村里仅剩下三四个男人。田地里干活儿的全是妇女,新驿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寡妇村”。
随男人们一起消失的,还有森林中的野生动物。“后来就连野鸡都很少见了。”刘琼说。
三方牵手成立社区保护地,打猎人变护林人
“联合巡护完了,先到我家歇一下脚。”走在巡护队前面的钟俊德,如今是巡护队队长,他家是每次巡护队进出山的落脚点。每年春秋两季,老河沟保护中心都要组织各个社区巡护队一起搞联合巡护。和曾桂友一样,
巡护途中
转变与一个机构的介入有关。
2011年,在当地政府和平武县林业局的大力推动下,桃花源基金会开始在平武县老河沟110平方公里范围开展保护工作。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社会公益型保护地——老河沟。老河沟跟新驿村背靠背,大量服刑回家的老猎人们对老河沟的生态保护造成了现实的压力。
2017年,基金会前来做社区工作的专家田犎觉得不解决好这群老猎人的转化问题,老河沟的保护工作不可能做得起来。但怎么才能撬动这些老猎人放下猎枪开展保护呢?新驿村是块硬骨头,很难正面突破。
通过调查,田犎发现除了打猎,当地的中药材资源也因为滥采滥挖快速衰竭。村民除了对老河沟保护中心的人有戒备,更有对未来药材资源枯竭后的焦虑。
桃花源基金会就从村民都普遍关心的当地中药材管理入手,推动新驿村修改了村规民约对采药进行规范管理。新规矩兴起来了,进山的栏杆建起来了,在此基础上再叠加野生动物的保护。老猎人们的想法也一点点改变了。“以前那种活法确实不能再继续了,确实该改一下了。”杜林感慨地说。
终于,在2017年深秋,平武县林草局、老河沟保护中心、新驿村等三方签订保护协议,使新驿村成为中心支持的社区保护地之一。
“中心提供生态管护资金和技术培训指导,新驿村组建巡护力量巡山护林。”老河沟保护中心主任刘小庚说,中心还对巡护成效进行评估,指导巡护队安装使用红外相机,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新驿村生态保护通过了评估,中心就继续支持村里开展生计发展项目作为奖励。
新驿村巡护队员查看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大熊猫
新组建的巡护队成员们,大多拥有丰富的野外经验。他们熟悉林区气候、地形与动物习性,是巡山护林最佳人选。“一般每周上山3-5天,白天吃干粮,晚上住帐篷,最长一次在山上待了一周。”钟俊德说,他们还和诸如唐家河、白水江等周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队伍开展联合巡护。
联合大巡护途中
巡护成效明显。如今,新驿村原有的盗猎、滥采、毁林活动已经基本杜绝,大熊猫、豹猫、金猫、川金丝猴、羚牛、中华鬣羚、毛冠鹿等一众明星回归。“今年4月收集的一批红外相机数据中,有9台相机从不同区域拍到了大熊猫!”点开办公室电脑中的资料,杜林兴奋地说。
新驿村巡护队设置的红外相机拍摄到大熊猫母子
保护的三门功课:上山、下乡、扫厕所
新驿村的改变,是老河沟保护中心周边社区变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桃花源基金会在大熊猫国家公园老河沟片区以类似的方式成立了多个社区参与的保护地。
“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在保护地红外相机布控、数据监测、社区建设管理等方面,给予了相应指导,提出了相关要求。”刘小庚说,2018年的前8个月,新驿社区巡护员累计巡护1212公里、281人次,结果只找到35个猎套。
他说:“不是大家巡护不仔细,是确实没啥人敢进来打猎了。所有人都知道,林子里面有监控器,还藏着很多相机,万一进来打猎被拍到了,警察肯定找得到。”
巡护员在查看红外相机拍摄野生动物情况
在杜林看来,巡护工作只是保护工作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宣传。“只有让大家理解并认同了保护工作,才能从根本上保住群山,为子孙留下一个好环境。”
推动社区参与保护目前已经成为桃花源基金会的重要保护策略。
这和老河沟保护中心重视社区工作的保护策略相符合。刘小庚说,保护中心的工作就是三门功课,“上山,下乡,扫厕所”,这三门功课就是做扎实最基础的事,上山巡护,下乡走社区,扫厕所也是做好保护区最基础的管理工作。
在刘小庚看来,闭门保护的思维惯性肯定行不通,如何跟政府、旅游公司一起努力,实现在确保林区安全的基础上开展生态体验就是应该做的事。
“保护和发展,是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两大主题。老河沟在保护方面走出新步伐,未来如何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我们将共同探索。”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