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保护动态

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大熊猫的家园》校本课程开课

媒体:四川新闻网  作者:陈凡坪   专业号:大熊猫 2020-11-05 11:24:14

四川新闻网成都11月5日讯 11月2日中午,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三年级1-5班的教室一片热闹,《大熊猫的家园》校本课程2020-2021学年在此开课。

全国首本大熊猫文化校本课程《大熊猫家园》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四川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共同编着,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等试点学校实施。大熊猫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是成都人最萌的邻居。目前,在都江堰市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大熊猫自然遗产地还有14只野生大熊猫。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大熊猫及其伴生动物,更加主动保护生存环境,有关部门编写了全国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系列教材之《大熊猫家园》,并正式出版。全书共10节课,全面反映了大熊猫的成长过程、伴生动物、生存管理、保护形势、生态实践等内容,是全国第一本大熊猫文化教材。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大熊猫的成长》,是2020-2021学年的《大熊猫家园》系列活动的第一课,讲解了有关大熊猫成长的相关知识并且呼吁小朋友们要爱护大熊猫。除了本校的科技辅导员老师之外,进行组织的还有成都师范学院环保协会二十余名志愿者。

大熊猫最初是叫做猫熊或者大猫熊,有着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以及黑白色的条纹,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大熊猫刚出生时是粉红色的,粉红色的皮肤上覆盖着稀疏的白色绒毛,眼睛还只是一个小黑点,没有眼眶,耳朵也只有一点点轮廓,长度只有一个成年人的手掌差不多。给小朋友们科普了大熊猫的宝宝并不是叫小熊猫,小熊猫是另外一个物种。大熊猫固然可爱,但由于很多人滥砍滥伐污染环境,导致大熊猫的家园逐渐被破坏。呼吁小朋友们保护环境,爱护大熊猫,让大熊猫数量不再减少,让大熊猫有个家。

本次活动4个志愿者一个组,为每一个班的同学们讲授了大熊猫从宝宝时期长成大熊猫的过程,并设置了一些提问环节,同孩子们进行了互动。志愿者们还会多次来成师附校开展《大熊猫家园》活动,一起携手保护大熊猫给大熊猫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陈凡坪)

[编辑:陈默]

阅读 1688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